美防长指责中国南海表现 解放军副总长批美霸权

01.06.2014  06:52

  5月31日,王冠中(右一)与哈格尔(左一)在双边会晤中交锋 摄影/本报记者 岳菲菲

  昨天,在香格里拉峰会上,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发表了一场题为“美国对亚太地区安全贡献”的主题演讲,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冠中对于其演说予以驳斥,认为讲话充满霸权主义味道。

  昨天,正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展开第二天讨论。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率先登场,发表了一场题为“美国对亚太地区安全贡献”的主题演讲。讲话中他表示美国将通过“促进和平解决争端、鼓励建设一个以行为准则主导的区域框架、协助盟国建立起能够自我防卫的能力、加强美国区域防卫的能力”等四种方式稳定区域局势,认为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扮演着强势的角色。

  就在哈格尔发表演说之后不久,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冠中对于哈格尔发表的演说予以驳斥,王冠中认为,哈格尔的讲话充满着霸权主义味道,充满着威胁和恐吓语言、充满着鼓动怂恿亚太地区不稳定因素的言辞,同时充满了非建设性。他连用四个“充满”概括了哈格尔讲话中的挑衅意味,同时表达了中方立场。“哈格尔在这样一个大庭广众的场合,以非常坦率的方式和语言,用他讲话的主要篇幅公开点名地、无端地指责中国,这些指责完全都是毫无根据的。我们中国有一个俗语,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哈格尔部长以如此坦率的态度,无端地指责中国,我也以同等坦率的方式对他的讲话谈谈看法。

  王冠中指出,哈格尔的讲话让他联想起前一天晚宴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言论。他强调,安倍的讲话是不点名的指责,充满含沙射影的意味,而美国公开点名的指责,则迫使他不得不作出回应。“我感到他们是一唱一和的。通过两次讲话,我们可以看到究竟是谁在主动地挑起事端、争议和冲突。中国在领土和海域划分等问题上,这么多年来,从未主动挑起事端。在这次对话会上,正是日本和美国主动挑起争论。”王冠中进一步分析,“无论是在香会上还是其他场合,美日认定他们的军事同盟关系是亚太安全的基石,但是这让亚太地区其他奉行不结盟政策的国家做何感想?”在他看来,军事同盟政策隶属于旧的国际关系,无助于世界和地区安全进程,不应该再带入21世纪。

  对于哈格尔在讲话中提到中美之间要共同构建大国关系的话题,王冠中回应,“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提议,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会见中提出的,得到奥巴马总统的积极回应,给中美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他指出,构建新型关系的过程中一定会充满摩擦、分歧甚至冲突因素,但是中美双方可以通过扩大共同利益、努力缩小分歧等方式消解两国之间的矛盾。“这个过程里要的是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可是今天哈格尔的此番言论,无助于消减两国的分歧和冲突,实在是不具备建设性。”发言最后,他表达了对于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和与其相适应的军事关系的信心。“中美之间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大势所趋,也是历史潮流,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另据报道,昨天下午,王冠中在出席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先后会见了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巴特尔斯、马来西亚国防部长希沙姆丁、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欧盟军事委员会主席洛希尔斯和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安全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抹黑与回击

   中国没有违反任何一部国际法

  “在我参加的三届香格里拉对话中,这一次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的讲话是最恶劣的”,军事科学院中美防务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小卓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昨天香格里拉的会场,有股硝烟弥漫的味道。哈格尔发表演讲后,中方代表团团长王冠中立即召开发布会,称不得不出面回应。无论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主旨演讲,还是哈格尔的发言,都表现出“一唱一和”地针对中国。中国则借助香会分论坛和双边会晤等多种方式予以回击。

   1哈格尔:中国在南海挑起事端

  在昨天的演讲中,哈格尔指出,“最近几个月以来,中国已经采取不稳定、单方面行动以维护其在中国南海主张。中国接近黄岩岛,在仁爱礁问题上给菲律宾带来巨大压力,此外在多个地区开始开荒活动,并将一个石油钻井平台移动到西沙群岛附近的争议海域。”随后他补充道,“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使用恐吓、胁迫或武力去坚持这种主张。

   中方:我们从来不是挑事者

  昨天下午,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在参加“维护和管理开放海洋的挑战”分论坛讨论时表示,根据《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的精神,曾被日本侵占的南沙和西沙群岛都为中国所收复。作为二战战胜国之一的美国和战败国日本,对这段历史应该是很清楚的。南沙争议是后来出现的,多年来,中国与有关国家坚持以和平协商的方式谈判解决,在解决之前,应加强对话,管控分歧,共同维护海上稳定与安宁,并积极探讨合作开发的途径。对个别国家单方面破坏共识,挑起争端,也必须予以制止。

  接受采访时,军事科学院中美防务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小卓表示,“美国的盟国尤其是与中国有领土领海争端的国家,非常担心中国在南海问题上采取更强硬的做法。但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们从来不是挑事者,我们都是‘反应’,此外,中国一直以来都是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2哈格尔:美不允许国际法准则受挑战

  今年,菲律宾就南海领土争端问题向国际仲裁法庭提交书面诉状,昨天哈格尔在演讲中,再次表达了对于菲律宾的支持。讲话中他还强调,当国际法准则受到挑战的时候,美国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中方:国际法不应被任意曲解

  在谈到公海自由时,傅莹说,国际海洋法制度和国际惯例对公海自由有明确规定,有航行、飞越、捕鱼和开展科研活动等自由。同时,各国都必须承担义务,促进海洋和平利用,保护海洋环境等。国际法不属于哪个国家或个人,不应被任意曲解,例如日本就应该停止借科研的名义捕鲸。

  赵小卓认为,“美国举不出中国违反国际法的实例,它完全是把国际法当做笼统的概念和帽子扣下来。”在昨天哈格尔演讲的交流环节,北青报记者留意到,在场的军事科学院中美防务问题专家姚云竹向哈格尔发问,当被问及中国具体违反了哪一部国际法时,哈格尔并没有给予回答。

  赵小卓表示,事实上中国没有违反任何一部国际法。“以菲律宾仲裁为例,中国不接受国际法仲裁也是遵守国际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298条规定,可以根据自己国家情况选择解决的方式。

   3小野寺五典:望重启磋商

  安倍在5月30日的主旨发言中说道:中日之间的危机管控机制仍未实质建立。在之后进行的晚宴上,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冠中所在的桌旁,对王冠中说,“我们希望恢复与中国的防务安全磋商”,并且提出希望“与中国重启建立海上联络机制的磋商”。

   中方:日破坏沟通氛围

  王冠中对小野寺五典说:“这取决于日方能否改正错误的对华政策,改善中日关系。日方应尽快改正错误,使中日关系好起来。”关于海上联络机制的重启,王冠中说,“你的建议我听到了。刚才安倍先生的讲话,许多地方含沙射影地指责中国。这些指责是完全错误的,罔顾事实,违背国际关系准则。

  赵小卓在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日本的诚意极其不够,大的氛围极其不好。一方面破坏氛围,一方又说我们来谈,最后把不愿意谈的帽子再扣到中国头上,这个对地区安全,对中日之间的互信极其具有破坏性。

   4安倍:积极和平主义有益于世界

  在主旨发言中,安倍说,就像日本提出的新的旗帜“积极和平主义”一样,日本已经为能够直率而忘我的支持盟友和其他友好的国家而乐在其中,这些国家包括东盟成员国中的每一位,以及美国、澳大利亚、印度、英国和法国等。

   中方:实际都是安倍主义

  王冠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安倍宣扬的“积极和平主义”实际上是“安倍主义”。不管用什么语言包装和修饰“积极”二字,本质上反映了安倍认为日本走和平道路体系已经过时、试图修改日本战后和平宪法的想法。王冠中将安倍的一系列行动概括为“政治上向‘右’的方向走,军事上走向军国主义道路。”基于此,他认为亚太地区的人民都需要提高警惕。

  军事科学院中美防务关系中心主任姚云竹与会并接受了媒体采访,她说,积极和平主义是安倍从去年9月以来打出的旗帜。他的积极和平主义包装很精致,但实质还是要改变战后日本受限于“不拥有陆海空三军”、“放弃宣战权”和“只能专守防御”。

  国防大学副研究员徐弃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安倍的大旗有一个重大的问题,旗帜被宣称为是面向未来的,但日本这个国家的问题是过去一直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安倍演讲极力回避的。他不敢触碰“过去”这个词。

  本组文/本报特派新加坡记者 桂田田 岳菲菲

   积极评价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会见傅莹

  5月31日,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在新加坡出席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会见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李显龙欢迎中方代表团出席香格里拉对话会,积极评价新中关系及东盟与中国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重视中国领导人在近期召开的亚信峰会上倡导亚洲安全观,表示新方愿与中方继续密切配合,加强高层交往,深化地区国家之间的相互信任与互利合作,妥善应对挑战,共同促进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傅莹介绍了中方代表团出席香格里拉对话会的情况,阐述了中国领导人倡导亚洲安全观的理念和内涵,强调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政策,愿与包括新方在内的东盟国家一道,落实好双方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推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取得更大进展。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