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挑战杯”省赛斩获5项特等奖、蝉联“优胜杯”

21.07.2021  10:42

7月18日,第十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深圳大学落下帷幕。我校竞赛作品荣获特等奖5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3项,特等奖数量和总获奖数为近5届最佳,再次捧得本科组“优胜杯”。

本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共收到全省155所院校的参赛作品3636件,通过网络初评,共有717件作品进入终审决赛。我校有17个项目入围决赛,涵盖了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能源化工、生命科学、哲学、社会、管理、经济和法律等类别。

经过激烈的角逐,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的《农地确权方式与农户长期投资激励效应--基于 IPWRA 模型的比较分析》、《中介组织参与是否有助于提高农地流转对象选择的市场化程度?——基于地块样本的研究视角》、《农地经营权强度与农地投资:实践绩效与政策优化研究》等3个项目,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的《水文化视角下岭南水乡生态振兴策略研究——以中山市三角镇为例》和《稽俗振今,众治兴村:后乡土社会下乡村文化治理的实践与反思——基于连州市保安村的调查研究》等2个项目获得特等奖。同时,《苦瓜青钱柳复合茶饮料改善线虫健康寿命的效用及机制》等5个项目获得一等奖,《气力式蔬菜精量穴直播机》等7个项目获得二等奖,《溴氧化铋基复合物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降解草甘膦的研究》等13个项目获得三等奖。

挑战杯”素有中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奥林匹克”的美誉。为了营造好校内“挑战”竞赛氛围,党委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每年定期举办以华农首任院长丁颖命名的“丁颖杯”竞赛,前期共吸引1.1万名在校生参在校内选拔赛,并自去年11月起开启多轮遴选以及跟踪培育工作,组织多场培训会、答疑会,模拟答辩,对参赛作品、专家问辩、评审材料、展板制作、实物展示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受广州、深圳两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终审决赛由现场答辩调整为网络在线答辩。学工部、校团委在各部门、学院的通力配合下,及时调整备赛方案,充分展现我校学子勇于挑战、敢于追梦的青春风貌。(文图/陈亚励)


附:第十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名单

序号

项目

类别

奖项

参赛成员

指导老师

1

农地确权方式与农户长期投资激励效应--基于 IPWRA 模型的比较分析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特等奖

许金海、陈文晖、张雄、戴明宏、陈颜、黄睿、张欢、周靖、陈滢、陶悦行

胡新艳

2

中介组织参与是否有助于提高农地流转对象选择的市场化程度?——基于地块样本的研究视角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特等奖

林月、郭欣琪、吴润民、石梦琳、杨斯涵、王诗怡、丘扬靖、任凯达、林蔚楠

蔡键

3

农地经营权强度与农地投资:实践绩效

与政策优化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类

社会调查报告和

学术论文

特等奖

任乾坤、吴诗雨、罗辉龙、谢咏诗、张海信、吴瑾、刘洋帆、郑康丰、袁俪庭、陈家浩

米运生

钟文晶

4

水文化视角下岭南水乡生态振兴策略研究  ——以中山市三角镇为例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特等奖

曾昭仪、刘宏斌、揭皓阳、李浩荣、罗颖琪、梁翠仪、邓佳宜、梁舒婷、陈乐淇、马文略

卢丹梅

王婷

5

稽俗振今,众治兴村:后乡土社会下乡村文化治理的实践与反思——基于连州市保安村的调查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特等奖

蔡健婷、李钰涵、郑琪、刘德义、林韵茹、胡潮林、何美慧、郑欣柱、郑潼、梁浠玥

赵建华

卢丹梅

吴宝娜

6

苦瓜青钱柳复合茶饮料改善线虫健康寿命的效用及机制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一等奖

林伊梓、华夏、欧佳淇、柳彦慬、张睿、张轩、谭荣杰

陈运娇

7

基于纳米金簇的聚集诱导发光效应实现快速检测有机磷农药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一等奖

邱紫茵、刘思谦、刘信心、张倩莹、杨慧、林煦彬、曾炜、陈鋆

秦为为

刘英菊

8

共享用工”模式的法律风险与发展前景——基于广东省东莞市实践情况的考察研究与实证分析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一等奖

陈洋、李家妮、陈桂义、苏卓君、曾婷、黄曦、刘灿霞、陈怡奋

罗明忠

李锦顺

9

空间正义视角下的农民工城市融入——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一等奖

冯碧盈、邓云心、胡柔美、欧静敏、冯浚英、吴铭洵、李明璐、朱倩倩、唐楚婷、罗凯茵

叶昌东

王凌

  叶涯剑

10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蔡李佛拳的传承与活化——基于京梅村不同代际的口述史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一等奖

黄玉兰、胡文锋、王昀、刘东妮、庄汶柳、黄允杰

林敏慧

张机

11

气力式蔬菜精量穴直播机

科技发明制作类

二等奖

文智强、方嘉儿、张新瑞、刘宇菲、袁晓琪、艾雪艳、卢凯欣、黄古礼桀

曾山

杨文武

胡炼

12

基于智能手机的沙门菌高通量快速检测系统

科技发明制作类

二等奖

邬雨倩、温俊平、黄雪欢、林琦杰、贾开元、陆必嘉

张建民

易晖

13

水果仿生采摘机器人

科技发明制作类

二等奖

陈淑绵、郑镇辉、焦镜棉、梁智勇、莫杏康、樊宗源、关乃源、张梓扬、林欢、彭铭键

熊俊涛

余丹华

14

一种新型伯氏菌  JT79 微生物产品在植物促生防病上的应用

科技发明制作类

二等奖

朱咏珊、陈正桐、梁浩然、黎坤婷、郑恩彤、王伊诺、周智恒、曾钧宏、吕钊杰、吴晓青

舒灿伟

蔡燕飞

杨哲宇

15

群养环境下生猪的自动识别和体况计算研究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二等奖

张宇晴、袁伟俊、郑晋图、王帆、黄健、陈熠金、陈浩铭、黄浩、古威

梁云

涂淑琴

16

褪黑素和一氧化氮对纳米氧化锌胁迫下水稻生长的影响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二等奖

黄琢理、陈家乐、卿博文、谭江滔、刘河城、杨文静、谢汇佳、徐戴天舒、叶秋怡、梁金燕

莫钊文

林轩东

郭梓亮

17

地理标志产品立法保护的调查与研究--以《江门市新会陈皮保护条例》为例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二等奖

刘嘉浩、朱欣琪、林恬玮、冯展焌、李晓盈、廖艺雅

徐芳

18

溴氧化铋基复合物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降解草甘膦的研究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三等奖

杨曼洁、石情、杨源欣、王智淋、杨璐

徐悦华

19

锐钛矿/金红石 TiO₂/g-C₃N₄多异质结光催化全解水制氢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三等奖

方玉璇、沐琦、李志铭、梁迪圳

张声森

20

中国垫跗螋属一新种记述及对扁肥螋的重新描述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三等奖

叶潇涵、郭雨欣、赖宏宇、杨果润、王志涵、黄楚阳、王豪杰、吴欣宇、陈姿、张超

谈庆娟

杨哲宇

刘卫欣

21

图论中若干化学指数的极值研究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三等奖

成锟、陈甜缘

刘木伙

22

引贤归乡:组织化理论视域下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现状及其对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以云浮市云城区为例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三等奖

席振华、曾镇坚、李钊淇、陈新佳、彭镇聪、黄温思、何铭欣、刘静怡、李明晖

唐斌

李韵婷

23

广东省乡村党建引领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三等奖

倪楠冰、黄柔雪、姜栋洋、王欣婷、江嘉辉、陈港桁、冯少勰、杨炜龙、莫泳妍

杨正喜

24

硅点用于定位和检测植物体内外过氧化氢

科技发明制作类

三等奖

姚钰莹、张景淞、董文雅、谢镇熙

雷炳富

25

鸡  A、B、K 亚群禽白血病遗传抗性分子标记的发掘及其应用

科技发明制作类

三等奖

聂瑜、李文雪、谢姿、赵琪琪、陈胜、王玥、何丹琳、钟文迪、李迪江、胡兆莹

陈伟国

谢青梅

何冬梅

26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温室运载机器人

科技发明制作类

三等奖

梁颖、钟灼、李中行、林国茂、王源、郑智城、邹璐嫣、程炜彬、冼昊岚、邓兆宏

熊俊涛

27

农机自动导航作业管理系统

科技发明制作类

三等奖

粟玉坤、伍海彤、刘益鹏、谢梓颖、刘志鹏、黄韬

张智刚

朱鸿运

28

全自动潮汕工夫茶机

科技发明制作类

三等奖

廖滔、黎维健、黎文瀚、张嘉谋、林洁琪、韩雪、曾志豪、邱伟彬、文汉永、刘宇星

 

卿艳梅

林伟波

王慰祖

29

植物酸奶适制性发酵剂及其产品开发

科技发明制作类

三等奖

张玉玲、黄祖贤、邓晶、黄丽燕、李红丹、刘鑫、陈昕、吴俐俐

方祥

30

EschBlaResPre:基于有监督机器学习的大肠杆菌β-内酰胺类获得性耐药表型预测复合工具

科技发明制作类

三等奖

方畅、吴名柔、林思展、黎锦英、方昱森、凌宏韬、高源、吴玉寒

廖晓萍

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