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群众路线 高标准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 ——珠海市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情况报告

08.08.2014  19:26

  早在2013年9月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的时候,我市以创建幸福村居为契机,充分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着手部署新一届的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2014年1月1日到3月31日,我市依法依规完成了122个村、189个社区的新一届“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此次我市整个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与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密切结合,更加注重发挥群众积极性、更加强化问题导向、更加注重严格要求、更加注重衔接带动、更加注重分类指导,坚持选举政策群众知道、选举过程群众参与、选举纪律群众监督、选举结果群众满意为主要内容的群众工作法,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顺民意、得民心。选出新一届支部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319人,村委会成员478人,社区居委会成员1199人,村委会妇女干部123人,每个村至少有一名妇女干部;参选率94.57%,群众的依法选举意识得到加强、参与度进一步提高;“一肩挑”和“交叉任职”比例分别为97.43%和97.10%,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个90%的任务,在全省名列前茅。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抓住一个根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是做好换届选举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搞好换届选举工作的根本保证。我市参照省的做法,市委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村居换届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由组织部长和分管副市长为召集人,市、区都抽调骨干力量成立换届选举办公室。各区、镇(街道)党(工)委“一把手”也高度重视、靠前指挥,都落实了领导包干制度,确保村村(居居)有人负责,做到领导挂帅、层层落实。幸福村居挂点领导、驻村干部主动参与指导换届选举工作,各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形成较强合力。

  二、紧扣一个前提——注重做实群众工作。充分认识到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解决好基层的矛盾和问题,努力把基础工作做细做实。第一,早启动,早布置。去年9月布置了对全市村、社区“两委”的摸底调查工作,对全市311村、社区根据预期难度进行三级分类管理,逐个细化,做到“一村(居)一策”,并对重点、难点村居派驻工作组,“先整顿、后换届”。第二,扎实做好工作人员培训。对市、区、镇三级换届办工作人员共约150人进行培训,详细讲解政策法规和操作规程、选举过程中每个环节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其应对办法。第三,化解矛盾,广泛争取群众支持。在摸底调查、离任审计和民主测评过程中,我们都非常注重听取群众意见,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比如土地承包、环境污染等问题,能够及时处理,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为顺利开展换届选举奠定基础。

  三、掌控一个关键——严格依法依规选举。第一,严格把握选举每个环节。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选民登记、候选人的产生,到投票选举各个环节,都注意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努力实现组织意图和群众意愿的“双统一”。进一步规范候选人的竞选行为、规范投票行为,要求及时公告、公开换届选举过程中的有关信息,防止违规操作。第二,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民政、司法部门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坚决查处换届选举中的违纪违法行为,及时纠正和制止不符合规定程序和法律法规的做法。

  四、把握一个重点——及时掌握选情民意,化解选举矛盾。第一,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把握选情。变被动为主动,深入到每个群众家中全面了解社情民意,通过各种办法动态掌握各种影响换届工作的因素,对换届选情进行细致的分析研判,搞好疏导,做好预案。特别警惕宗族派姓、黑恶势力的干扰以及不法分子借历史遗留问题闹事等行为。第二,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制度。要求各级建立信息员队伍,落实信息报送责任人,做到工作进度情况每日一报、突发事件立即报送、经验做法每周报送,及时掌握新情况、新问题。同时,对信息报送不及时,报送内容不准确,影响换届选举进度的予以通报批评。由于信息沟通及时,大量选举矛盾得到迅速化解。第三,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对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实施区、镇(街)主要领导包案制度,落实属地领导责任制,坚持有访必接,有报必查。对群众反映的合理问题,依法依规及时妥善解决;对在短时间内不能解决的,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截至2014年3月31日,311个村居“两委”平稳换届,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反映选举问题的现象比上届大幅度减少,没有引发一起群体性事件。

  五、筑牢一个基础——注重法规宣传,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第一,宣传政策法规,党群达成共识,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最大程度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做到家家清楚、户户明白,推动中央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的严格落实,做到政策宣传不缺位;第二,宣传正反案例,引导正确方向。对贿选等关键问题,通过广泛宣传、分析以往的正反案例,引导群众进一步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选举观;第三,宣传经验典型,营造良好氛围。通过简报等形式,宣传报道各区镇的经验做法,树立典型,营造良好氛围。

六、把握一个稳字--找准部门定位,确保平稳有序。民政部门在换届选举工作中找准部门定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把选举每个环节,注意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具体负责指导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同时注重把握好几下几个原则:一是搞好同组织部门的配合。整个换届选举工作坚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主动搞好与组织部门的配合,自觉服从组织部门的统一调度;二是维护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宣传和坚持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一肩挑”和“交叉任职”的比例;三是重视换届选举的程序问题。各级民政部门在整个换届选举中能严格规范候选人的竞选行为、规范投票行为,及时公告、公开换届选举过程中的有关信息,防止违规操作,妥善处理涉及换届的群众来信来访案件,并及时向有关单位通报。

  本届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平稳顺利,成效显著。我们的主要经验是:领导重视,部门配合,是换届选举成功的前提;广泛宣传,深入动员,是换届选举成功的基础;政策到位,责任落实,是换届选举成功的保证。各级各部门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推动各项工作;领导干部丢开面子、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整个换届选举工作中取得了实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换届选举后续的相关工作:一是做好退出村、社区班子成员的思想工作,指导、督促各村、社区在新一届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做好交接;二是进行查漏补缺,指导村、社区做好换届选举总结工作,建档归档,上报总结报告和有关数据;三是加大村居干部特别是新上任“两委”干部的培训工作力度,增强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四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发挥党员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继续加大发展基层党员工作力度,不断改善党员队伍结构,焕发组织生机活力;五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大投入力促后进村(社区)和问题突出村(社区)晋位升级,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六是建立村居基层后备干部管理长效机制,加大后备队伍管理培训力度,保证村居干部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