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门诊”有多重现实意义

04.11.2015  10:49

  ■ 徐剑锋

  本报近日报道,挂号就诊、缴费取药、取体检报告……以往需往返多次排长队等候的项目,今后通过市人民医院的微信公众号,只需动动手指即可完成。这样的智慧医疗项目改变了以往看病“三长一短”(挂号、就诊、缴费排队长,看病时间短)的问题,方便了就诊市民,值得点赞。

  “掌上门诊”是适应网络社会的就医方法创新,也标志着看病挂号由“面对面”向“键对键”的新时代转变。“掌上门诊”不仅使患者省去了排队咨询的时间,而且突破了时空上的信息传播障碍,让患者可以更加轻松愉悦地挂号看病,其积极意义无需赘言。

  让“掌上门诊”流行起来,关键要在实用好用上下功夫。由此而言,有关职能部门应根据不同群体的习性来完善程序设计、简化操作流程,并且附上简洁明了的操作“说明书”,用最简单的方法、更直观的界面,让人们对“微导诊”能够“无师自通”。

  “掌上门诊”不单转变了挂号模式,而且丰富和创新了医院管理和服务群众的理念和方法。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全面普及的当下,许多传统的工作手段正在被网络取代。无论是传播科学知识,还是推行便捷办事,应该说我们并不缺乏技术手段和传播渠道,关键是看职能部门做不做、怎么做。

  从这个角度来讲,其他政府职能部门不妨学学“掌上门诊”的做法,看看还有哪些服务项目、哪些工作环节也可以利用“微媒体”、借助“微力量”,采用新思路、新办法,让“微传播”、“微服务”成为一种主流。这就需要更加注重对新媒体和新技术的运用,不断完善政府服务机制,加快流程再造。只有不断适应现代社会的信息需求,持续创新给予更优质的管理服务和公共产品,才能更好地便民利民惠民,让群众办事更便捷、生活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