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探国产首艘万吨级驱逐舰南昌舰
南昌舰舰长周明辉在战位上(1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琚振华 摄
南昌舰副航海长段春杰在战位上(1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琚振华 摄
新华社青岛1月22日电题:“我们的目标在视距之外,征途是星辰大海”——夜探国产首艘万吨级驱逐舰南昌舰
新华社记者田源、琚振华
身材魁梧的副航海长段春杰趴在电子海图桌上,眯着眼睛绘制航海计划,身旁放着厚厚一叠已经绘制完毕的海图。
“没想到用来迎接鼠年春节的,竟然是连续3天通宵加班。”段春杰直了直腰,笑着对记者说,南昌舰的后续训练任务重。“2020年注定是任务接任务、忙碌再忙碌的年份。”
临近春节,记者来到北部战区海军某支队,远远看见国产首艘万吨级驱逐舰——南昌舰静静地靠泊在军港码头,夜幕中,舰体流畅的线条被淡淡的路灯打成明暗各异的色块,显得科幻感十足。
走进舰艇,一片忙碌景象:作战指挥室内,雷达技师李进的测试工作还在继续;电力部门值班员汪叶正巡逻在各个监测点;而情电部门政委刘天永则在准备“英雄舰员”牌匾和立功喜报,明天一早他就出发,赶在除夕之前将优秀舰员的荣誉隆重地送到他们的家中。
“作为055首舰,南昌舰不仅是作战平台,也是试验平台。我们必须加倍努力,用试验、数据、甚至教训把这型舰艇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天花板撑到最高。南昌舰的天花板就是后续舰艇的起跑线!”舰长周明辉告诉记者,两年来他们提出上千条优化意见,为后来者搬走了“绊脚石”。
↑南昌舰雷达技师李进在战位上(1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琚振华 摄
三级军士长李进曾是支队雷达专业的“三朝元老”,但来了南昌舰之后却被笑称为“最老的新兵”。
“你能想象当我看到原本熟悉的与人同高的机柜,被一块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代替后,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吗?”李进说,他能摸清所有能看见的管路,但对于芯片这种看不见细节的设备,就本能地发怵。
能退吗?李进这样问过自己——但显然不能!
两年来他把自己当作新兵,经常粘着教员请教,甚至把专家处成朋友,终于吃透了相控阵原理,摸清了如毛细血管一样复杂的冷却系统。如今,作为第一代使用者,李进还被邀请参与该型装备的使用说明书和教材编写。
李进的经历,去年从军校毕业的副情电长温状也经历过。作为兼职队干,他在军校期间科科全优,来到南昌舰后主动要求参加部门战士的“每周一小考、每月一大考”,没想到第一次就遭遇了“滑铁卢”:成绩排在倒数第一。
“这个倒数第一没有打击到我,反而让我有一种闻战则喜的兴奋。新装备说明书都没定稿,超越学校教材好几个身位。这恰恰说明装备有多么先进,拿下之后会有多大的成就感。”温状说。3个月后,他就几乎吃透了该型装备的每一个细节,不但成绩名列前茅,还依托理论功底深厚的特点,成了战士们的“业余教员”。
↑南昌舰战士赵长谊在码头上(1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琚振华 摄
温状毕业就被分配到南昌舰,军旅生涯的起点就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驱逐舰,属于“深蓝海军”的原住民。他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自信,是新时代海军所特有的。
与温状一样,南昌舰“90后”官兵占比73%,这些人绝大多数都属于“深蓝海军”的原住民,年轻、自信、拼搏是他们共同的特征。
“作为政工干部,我的责任就是要为他们涂上南昌舰特有的‘英雄底色’。”南昌舰政委陈维工告诉记者,他们的“英雄底色”有三条荣誉主线——
南昌,军旗升起的地方。
101,人民海军驱逐舰事业的起点。
055,国产万吨级导弹驱逐舰的梦想。
围绕这三条主线,南昌舰把“英雄底色”贯穿到政治教育、军事训练和文化建设各个方面。在舰艇通道走廊上,随处可见由全舰官兵“头脑风暴”归纳出来的舰魂:“英雄城、英雄舰、英雄兵,第一枪、第一舰、第一人”。
采访结束后,记者在南昌舰留宿一晚。刚躺下不久,突然铃声大作,房间里的广播传出声音:“操演情况,左机库起火,一人头部烧伤,值班执勤人员组织灭火,抢救伤员!”
几乎同一时间,走廊上响起急促的跑步声,忽远忽近……
此时记者突然想起周明辉的话:“我们的目标在视距之外,征途是星辰大海”。无论是视距之外还是星辰大海,都是由每一名舰员每一天的努力所支撑起来的。
舰长如此,士兵如此;平时如此,新春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