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广州首列新型有轨电车

29.05.2014  10:21
摘要: 今年年底,广州首条有轨电车就将开通;5月28日,将用于广州的世界首列超级电容储能有轨电车也露出真容。该新型列车共有4节车厢,最多可载368人,最高时速70公里。

首列超级电容低地板有轨电车下线。 符超军 摄

 

今年年底, 广州 首条有轨电车就将开通;5月28日,将用于广州的世界首列超级电容储能有轨电车也露出真容。

记者跟随广州有轨电车公司亲临列车生产厂家了解到,该新型列车共有4节车厢,最多可载368人,最高时速70公里。值得一提的是,列车到站即能自动充电,每次可跑4公里。

列车预计在下个月可运抵广州开始动态调试。在年底,广州将有7列有轨电车上路运营,预计发班间隔为10分钟。

●南方日报记者 胡良光 通讯员 叶子川 杨穗

外观

纯白车身加火红木棉

广州首条有轨电车试验段起于万胜围站,止于广州塔站,线路全长约7.7公里,共设置11座车站。

纯白色的车身,加上火红木棉花贴膜的点缀……记者在列车生产厂家——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看到,首列车外观充满了岭南文化的韵味。

我们着重要表现包容、优雅、怡然自得的姿态,借鉴汉字‘广’的线条,整个造型方案线条流畅,形态饱满,体现了广州的人文特征。”有轨电车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结合广州天气,车身图案采用耐用贴膜,在保证视觉效果的同时,可配合不同时期的主题方便对车身图案进行更换。

车厢

最多可载368人

据介绍,广州市首列有轨电车共有4节车厢,车辆长度约36.5米,最大载客能力368人。

不仅是车辆外观,内装设计也颇有讲究。比如,车内顶板的净高达到2.288米,车门入口净高也超过2.05米,营造宽敞舒适的空间。 该车型车门口地板距地面仅0.325米,无需站台,乘客抬脚即可搭乘,低地板技术使得四节车车门数量达到5个,有效分流上下车人数,

车内整体颜色以白色为主,蓝色座椅点缀;全车共有10个橙色的爱心座椅,设置在每个车门入口处,方便有需要的乘客。

此外,每列车在中间两节车内各设置了一个残疾人轮椅区域,方便轮椅的放置。同时在该区域安装了折叠座椅,既不占用空间,也可在有需要的时候提供座位。

体验

样车行驶平稳噪音小

目前首列车已经完成组装,正在进行静态调试工序,预计在今年6月将可运抵广州,7月开始动态调试。”广州有轨电车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毛建华介绍。

由于首列车要运到广州才开始动态调试,记者暂时无法试乘。不过,记者随后坐上一辆工程化样车体验了一把。与颠簸的APM相比,该样车在行驶当中比较平稳,噪音也比地铁列车小。“首列车由于是低地板,无论是平稳性还是噪音,肯定比样车更胜一筹。”毛建华笑言。

他透露,第一和第二列车将在中国南车株机公司的株洲本部生产与静调,从第三列车开始到后五列车均在广州南车基地进行组装、静调、动调。后续列车也已经在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和广州南车城轨基地开始组装。今年12月完成现场联调并正式上线运营。

届时,将有7列有轨电车上路运营,预计发班间隔为10分钟。随着列车增加,今后发班密度或压缩至8分钟甚至更短。

运营

若发生故障,5分钟内到场处理

广州首条有轨电车试验段从万胜围站到广州塔站,共有两个穿过马路中间的拐弯点。如何避免列车拐弯时与社会车辆发生碰撞?

有轨电车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两个拐弯点,将设有信号灯,启动智能交通系统。万一有社会车辆违章发生碰撞时,同时与交警部门联动。

一般情况下,发生列车被蹭的几率相当小。”该负责人说,就像地铁列车一样,发生追尾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每个区间只允许停放一列车;此外,一旦列车在运营中出现机械故障,抢险队员将在3—5分钟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该负责人透露,等年底有轨电车开通时,将要求司机人工播报广州的景点特色,同时该公司还将与交响乐团合作,在有轨电车停车场举办音乐会等方式,推广广州的人文特征。“在法国也有一些乐团在有轨电车的列车上举办音乐会,深受游客欢迎。

长度:36.5米

车厢:4节

座位:73个

时速:最高70公里

■新型有轨电车指数

载客量:368人

运量:单向高峰小时0.8万—1.5万人

充电:站内最大充电时间为30秒

超级电容:充放电次数可达100万次,使用寿命可达10年

▶对话丁建隆

论证花了三年 造价只有地铁1/6

为何广州会选择这种新型有轨电车?今后会否继续推广?记者就此专访了广州地铁总公司总经理、广州有轨电车公司董事长丁建隆。

他表示,有轨电车项目论证了接近3年时间。无论是噪音、震动、节能、工程造价,有轨电车都有很多优势。在海珠试验段成功的基础上,下一步计划把有轨电车推广至越秀、荔湾、天河等中心城区。

有轨电车论证了3年

广州有轨电车的规划,试验段的构思,用了多长时间?

丁建隆表示,从市领导、有关专家提出发展城市的有轨电车系统,让城市多一种公交体系,到现在,论证了也差不多三年时间,曾经比较过很多城市,包括国内、国外、特别是欧洲的城市,再结合广州市的实际情况,经过充分的论证、比选,吸取其他城市的经验、教训,最后,广州市选择了储能式超级电容技术。

其最大的好处:第一,没有“辫子”,到站后20—30秒即可充满电,不影响城市景观更可融入景观当中。第二,储能结构,可以把制动过程中产生的热能、能量反馈回来,可回收85%以上的能量,更节能、环保。第三,其运量有368人,空间相对比较大。

无论是噪音、震动、节能、工程造价都有很多优势。”丁建隆称,假如按照2分钟一列或者2分半一趟车,有轨电车每小时的运量达到地铁编组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但它的造价只有地铁的六分之一。

丁建隆还表示,试验段选择在海珠,也是有多方考虑的,主要是环境比较适合,特别是交易会期间,有轨电车和地铁可以方便的接驳。“试验段选用的100%低地板全超级电容有轨电车,是世界首列。但毕竟是第一次采用,我们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继续试验,逐渐完善,为今后全市有轨电车的发展总结经验。

不同区域有轨电车定位不同

今后不仅新城区,老城区会否也推广有轨电车?

丁建隆表示,有轨电车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一环,市政府有严谨和长远的规划考虑。

同一个城市不同的区域,其人口、就业、交通的规模与需求不一样,对于城市来讲应该有多种形态相组合的立体的交通系统。有轨电车在广州人口密集的地方,是地铁的一个接驳与补充,对规划的新区来说,也可以是一个地面交通的轨道线;所以根据所在区域不一样,定位也是不一样的。

据了解,相关部门正在对老城区、新城区和连接新、老城区的交通规划进行研究,待规划定下来,我们会制定一个时间表来推进有轨电车建设。在海珠试验段成功的基础上,下一步将计划把有轨电车推广至越秀、荔湾、天河等中心城区。”他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