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地球气温 走低碳发展道路
控制地球气温 走低碳发展道路
——写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际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法国巴黎布尔歇会展中心召开。大会期间,包括195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约国以及各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相关企业及科学集团在内的各方,在近两周的时间里,将对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治理、新能源开发及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问题展开谈判和讨论。
巴黎气候大会希望达成的目标
2015巴黎气候大会事务特别代表劳伦斯·图比娅娜向记者介绍说,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重要议题是以德班会议商定的结果为主线,所有缔约国(包括温效气体最大排放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通过一项有约束力的普遍协议,对气候问题作出承诺。同时她也希望本届气候大会成为未来全球气候协定(2020年后生效)谈判中的里程碑。
大会的目标是所有签约国能够在巴黎大会上达成协议并在2020年付诸实施,使全球升温与工业化时期相比最高不超过2摄氏度。但根据谈判和磋商的实际情况,该标准可能存在一些变动。
大会主办方希望各缔约国能够就两个方面达成一致:一是控制地球气温升高,二是更好地适应升温的幅度。同时发达国家应当帮助发展中国家,为其找到融资手段,对其进行清洁能源技术的转让,帮助发展中国家走低碳发展道路。
目前大会各方关注的重点在于如何体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尽管现在没有一个国家公开反对“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但原则上的肯定,不意味着行动上的落实。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建议,在2020年之前,发达国家至少应该减排25%至40%,但目前发达国家的减排力度并未达到。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表示,现在发展中国家最关心的,一是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能不能坚持,二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支持能不能兑现。他认为这是会议成功、协议达成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最关切的问题,也是建立政治互信的重要表现和基础。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贡献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碳排放大国,中国一直非常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在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创新发展路径等领域寻求突破。这既是中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全球战略定位的内在需求,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全球人类作出的重大贡献。
在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新时期,要想继续向前迈进,中国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发展路径的创新。由于在人口、经济体量、能耗、排放等问题上均处在世界前列,中国的经济转型对全世界都具有全局性的战略影响,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全球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中国经济转型还将为全球创造出巨大的清洁技术和产业的市场及就业机会,更有望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路径创新起到示范作用。
目前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差距仍然很大,但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一直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2014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比2005年下降29.9%和33.8%。2015年6月,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确立了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的宏伟目标。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的理念,充分展示了向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经济转型的决心。目前,中国的水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太阳能生产能力均居世界第一,纯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光明日报巴黎11月28日电 光明日报驻巴黎记者 黄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