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推介高水平大学建设“广东经验”

03.03.2016  18:30

       

3月1日上午,教育部在北京举办“介绍广东省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向全国媒体推介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广东经验”。
            新闻发布会由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主持,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王创介绍了广东省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情况;华南农业大学校长陈晓阳介绍了该校推进原始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服务现代农业创新驱动发展情况;广东工业大学校长陈新介绍了该校服务创新驱动战略发展情况,三位出席人员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全国近40家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散发材料一

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广东省教育厅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广东是经济大省,不仅地区生产总值要支撑全国,结构调整也要支撑全国,必须在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上走在前列,当好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广东面临发达国家先进生产力和发展中国家低要素成本的“双重挤压”,未来广东想要在挑战中赢得主动,实现新一轮引领型发展,核心是切换动力,关键是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这既是党中央对广东发展的殷切期望,也是新阶段广东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提高广东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另外,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等实践经验证明,实施重点建设是我们迅速缩小与高等教育先进国家和地区差距、引领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已成为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广东只有加快推动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才能在我国“双一流”建设格局中争得一席之地。

广东虽是教育大省,但不是教育强省,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数量少、科研力量不足,这是制约创新能力的突出短板。2014年,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调研时指出,今后广东高等教育要围绕提高办学质量和教育水平,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并亲自带队调研深入学校指导,亲自研究和部署高水平大学建设。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强调,广东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离不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高质量创新成果研发推广,要以高水平大学为龙头,带动高等教育加快由外延扩张为主向内涵提高为主转变,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打下坚实基础。

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对于广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中央对广东提出的“双支撑”任务(在地区生产总值上支撑全国,在结构调整上支撑全国)和“双中高”(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目标要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目标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2015年4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意见》(粤发〔2015〕3号,正式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2016年1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广东省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暨高校科研机制体制改革工作推进会,印发《关于加强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的意见》(粤发〔2016〕1号),部署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高校科研机制体制改革工作。

一、建设高水平大学工作

2015年6月,广东省委、省政府批准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7所高校作为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汕头大学、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深圳大学等7所高校的18个学科作为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一)精心组织高水平大学建设。 一是 组织召开了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布置会,强调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是要抓好深化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超常规发展,并对下一阶段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任务进行了具体部署,进一步明确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目标任务。 二是 组织开展了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论证工作,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5所参建高校和18个项目面向全国邀请“985工程”大学校长、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政府部门领导以及行业企业负责人共计200余名专家,对学校建设规划、改革方案和各学科项目建设方案逐一进行论证。通过论证,大家对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特别是对学校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对下一步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任务和措施更加明确。 三是 签订了《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各重点建设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平台基地建设、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目标、任务、措施、资金筹措和使用计划等,并将作为阶段性考核验收的依据。

(二)大力破除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 为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省政府各相关部门加大改革力度,着力破除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扩大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针对性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支持措施。2015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实施省属重点建设高等学校自行采购试点,对纳入高水平建设大学范围的省属重点建设高等学校的科研仪器设备实行统一动态项目库管理,凡纳入项目库的科研仪器设备,高校可自行组织采购,较好地解决了高校科研仪器采购周期长、程序繁杂的问题;出台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人事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提出“五个下放、两个完善、一个加强”的意见,即下放岗位设置权、公开招聘权、职称评审权、薪酬分配权、人员调配权,完善人员考核晋升退出机制、服务保障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目标是健全岗位管理、人员聘用、人才评价、人员流动和退出等制度,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出台的《关于深化广东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创新高校科研组织管理形式、激发高校科研活力、创新高校科研评价考核机制的9条具体措施,充分调动高校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我省还大力推进高校学费收费制度以及学分制改革,并在改善教师住房条件、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支持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政策支持意见。省委督查室对解决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体制机制问题及时进行督办,全省相关单位主动作为、大力支持,形成高水平大学建设改革发展的合力,为高水平大学建设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

(三)充分发挥高校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主体作用。 一是 参建高校大力加强学校建设的顶层设计,“接住用好”办学自主权,并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积极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等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保障学术组织相对独立行使职权;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重点,着力健全岗位管理、合同用人、绩效评价、分配激励和人员退出机制等等。 二是 参建高校坚持以目标任务为导向,强化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统筹规划,突出改革创新。比如,暨南大学强化统筹规划,将高水平大学建设确定为学科组团(13个交叉学科组团)、平台建设(国家级平台、省部级平台、地方政府合作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与专项建设(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生拔尖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三大类项目;华南师范大学在统筹布局校内7大重点学科群、4个公共平台和6个重点领域改革项目基础上,强化目标导向和绩效管理,逐一签订目标任务书,通过年度白皮书、ESI定期评估、校报专栏、专题网页等,建立起全方位绩效考评与动态分析体系;华南农业大学围绕学科建设、内部治理、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转化、资源汇集与配置和大学文化建设设计7个专项工作组,全面启动各个领域的专项改革;南方医科大学围绕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管理、资源配置、科技成果转化等重点领域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和制度;广东工业大学围绕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倍增计划、实验室的配置与改革、人才培养等专题进行重点调研。 三是 参建高校积极强化院系、学科的发展责任,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学科队伍、产出高水平成果以及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积极探索,极大地提高了学科发展能力和水平。

二、建设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工作

(一)出台《关于加强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的意见》。 意见》结合当前广东省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及被批准成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新形势,提出15条具体措施,着力解决高校理工科教育规模偏小、结构不优、水平不高、支撑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涵盖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中的理工类学科、其他各类高校中的理工类学科。

(二)实施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计划。 列入首批建设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有5所高校,包括已列入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以及对科技创新有迫切需求且经济较为发达的深圳、佛山、东莞市所属的南方科技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分别按照国家一流大学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标准进行建设,南方科技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采取省市共建模式重点建设,所需资金主要由所在市自行解决,省里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三、高水平大学建设主要建设成效

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近一年来,各参建高校紧紧围绕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创新、平台基地、国际交流合作等重点领域全面加强建设,各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

(一)学科建设水平稳中有升。 重点学科是一所高水平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根据2016年1月统计数据,在ESI中国内地高校排名中,全省7所整体建设高校有5所进入全国百强(中山大学第8名、华南理工大学第23名、华南师范大学第62名、暨南大学第67名、南方医科大学第68名)。今年1月,有41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与去年1月相比,增加了6个学科,增幅达16%,且基本都集中在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高校。

(二)人才队伍建设明显加强。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是高水平大学的核心战略。各高校围绕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目标,通过集聚高层次人才、为学科带头人搭建事业平台、加快青年教师队伍培养培育和形成有效的制度建设激励机制等举措,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目前,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人才会聚效应逐步显现,人才工程项目初见成效。2015年,高水平大学参建高校新增院士2名、“千人计划”18名、长江学者12名、“国家杰青”18名、“青年千人计划”4名。特别是华南师范大学,一年时间引进长江学者2名、“千人计划”入选者1名、美国、俄罗斯和荷兰科学院院士各1名,引进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各1名。

(三)人才培养改革成效凸显。 各高校将人才培养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核心任务,大力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拔尖创新性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取得明显成效。暨南大学在2015年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上获得6项大奖,与西安交通大学并列全国第一。华南师范大学与华大基因联合培养的本科生在国际顶尖刊物《Science》、《Nature genetics》上发表学术论文,教育硕士基地获批首批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示范基地。广东工业大学荣获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称号。

(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2015年参建高校在科研平台和科研成果上再次获得重要突破。在教育部首批11个国际联合实验室中,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各获批3个;暨南大学2015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数居全国第7,重点项目立项数居全国第14;华南农业大学获批1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6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获得批复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达4850万元。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级奖励10项,占全省的83%;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47项,占全省的29.4%。据统计,各参建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的研究院、企业研发中心、新型研发机构、产学研基地、技术转移机构等平台近500个,其中在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佛山等地市合作共建了近30个新型研发机构,通过技术改造、合作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创业投资等方式,服务企业超过2000家,成为集聚创新资源的新载体、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为推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下一步工作考虑

(一)加强交流指导。 一是 建立高水平大学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有关省直部门及参建高校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或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的形式,及时协调解决高水平大学建设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二是 尽快召开高水平大学建设专家委员会会议,聘请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学术造诣深厚、办事公道正派的顶尖专家和行业产业知名专家担任成员,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战略咨询和业务指导等。 三是 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参建高校之间包括管理部门之间、学科建设项目之间的研讨沟通交流,积极营造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良好氛围。

(二) 完善制度机制。 一是 制订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不同类型建设高校和项目、不同建设阶段选取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对重点建设高校和项目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 二是 引入第三方评价。积极探索建立以社会化评价为主的长效机制,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参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绩效评价工作,评价评估结果将作为参建高校建设成效认定、过程监管和动态调整的重要依据。 三是 建立激励与退出机制。根据绩效考核评价情况,对重点建设高校和项目进行动态调整。对工作推进得力、成效突出的高校和项目,继续给予支持,项目学校可整体滚动进入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对工作推进不力、建设效益不明显的,将予以调整,直至取消建设资格,特别是对于与既定建设目标差距巨大的高校和项目,将从学校其他财政投入中核减经费并予以问责。


新闻发布会散发材料二

推进原始创新和产学研合作

服务现代农业创新驱动发展

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农”)是国家在1978年确定的88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也是广东省和农业部共建的“211工程”大学。2015年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国大陆有58所大学入选全球顶尖学科前400名,华农作为广东省内3所入选的高校之一,农业与林业学科位列101-150名之间。近年来,学校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目标,以服务农业和广东社会经济发展为立足点,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全面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主动适应广东省经济发展率先进入新常态的战略需求,强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通过实施五大重点学科群建设项目,力争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的原始创新成果。

一、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提升原始创新引领能力

围绕实施重大建设项目,强化科研平台建设,建立跨学科、跨学院的高水平科技创新研究中心以及新型研发机构,构建新型科技创新平台网络体系,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瞄准国际创新趋势和特点,在植物新品种创制与优质丰产技术、畜禽高效健康养殖与重大疫病防控、农产品及食品安全生产与控制、农业增长方式与转型发展、现代农机装备与技术等方面瞄准行业发展趋势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力争取得原始创新和突破,为广东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持续有力的技术储备保障。

二、创新科技体制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一是创新科技立项机制, 建立“研究思路从产业中来,研究任务紧盯产业需求,研究成果能在产业中应用”的科技项目立项机制,强化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 二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切实提高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收益分配,建立科研人员、团队、学院、学校四级联动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 三是创新科技任务协同机制, 积极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引导和鼓励科技人员深入产业一线,与企业建立有机结合的协同创新体。 四是创新科研评价机制, 将针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展应用研究的科技人员的评价交由产业和市场,以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为评价重点,创新科技同经济对接。通过以上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将学校优势科技资源整合到广东省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构建强有力的技术创新链。

三、强化科技产业服务,支撑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全面推进实施“433新型产业服务工程”,即一个教授团队、联一个企业、兴一个产业、富一方农民的“四个一工程”;进企业、进政府、进农业园区的教师“三进工程”和进村头、进田头、进户头的学生“三进工程”,建立以产业为纽带、多学科科技人才共同参与的产业服务体系,为广东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支撑。以广东省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建设一批农业综合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和分布式服务站,构建集科技成果中试示范、技术推广、成果辐射、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支撑广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四、建设高校新型智库,为“三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充分发挥学校农林经济管理等优势学科的引领作用和科技人才资源充足的优势,打造新型高校智库,对“四化同步”战略中的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公共治理及农业应急、广东农产品供给安全及监督、广东农业文化遗产等重大社会问题和领域开展深入研究,为广东省“三农”政策制定、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等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参考。

五、全力打造五大优势特色学科群

以“整体提升,高原见峰,交融支撑”的思路,实施高原学科见峰计划、优势学科增强计划、特色学科提升计划和支撑学科交融计划。着力打造作物、园艺和林学等植物类,畜牧兽医等动物类,植保、生态和食品安全,农林经济管理类及农业工程类学科群5个优势、特色的学科群。

一是作物、园艺及林学等植物类学科群。 围绕种业这一国家战略性的核心产业,针对我国及广东现代农林种业发展战略需求,致力于研发高产、优质、抗逆、广适的植物品种与优质丰产技术。

二是畜牧兽医等动物类学科群。 围绕国家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重大需求,针对我国及广东省健康高效养殖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开展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为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及保护人类健康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是植保、生态与食品安全学科群。 针对广东农产品产地污染率高、农药残留普遍超标、化肥施用超量等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开展研究,为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链条提供技术支持。

四是农林经济管理类学科群。 围绕我国尤其是广东农业增长方式转型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针对“四化”进程中的农业增长方式转型、农产品有效供给、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综合改革等重要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五是农业工程类学科群。 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对农机装备水平提高的迫切需求,结合南方地貌与气候特征,开展南方主要农作物生产、智能装备与精准生产、农产品商品化处理与综合利用等技术与装备的研发,为农业机械化提供技术和产品支撑。

六、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

华农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将进一步深度介入广东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驱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一是创新校企合作“温氏模式”。 学校与温氏集团打造了享誉全国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促使温氏集团成为国内最大和深交所市值最大的畜牧企业。华农与广东温氏集团合作创建的“校企产学研合作模式”曾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特等奖;华农与温氏集团、大华农生物科技公司等企业开展全方位的深度合作,不断创新校企产学研合作模式——“温氏模式”,这个模式可概括为“五个捆绑”。一是责任捆绑,实现风险共担;二是权力捆绑,实现校企共管;三是利益捆绑,实现利益共享;四是人才捆绑,实现人才共用;五是声誉捆绑,实现共荣共损。“温氏模式”已成为协同创新的典范。

二是构建 政产学研资 合作新平台。 通过构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平台,全面推进广东特色农业现代化。目前华农已与肇庆市人民政府和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共建“华农(肇庆)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同时依托华农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立新农村发展研究珠海分院,并与茂名市共建现代农业研究院。

三是推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改革。 出台了一系列激励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新办法,调动教师和科研人员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积极性。其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规定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按学校5%、所在单位15%、成果完成人80%的比例进行分配;《科技成果技术入股改革实施方案(试行)》规定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入股转化的收益学校按总收益的80%或提取学校股权的80%用于奖励成果完成人(团队);《横向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横向科研项目经费支出的负面清单,扩大了项目负责人对经费使用管理的权限。《科学研究评价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针对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和科学普及等不同类型科研载体,探索建立不同的评价机制;针对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政策咨询服务等不同类型的科技活动特点,建立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分类评价标准。《关于落实高水平大学建设任务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文件,以人事制度的改革突破科技人员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壁垒,建立和完善科技人员在学校和企业间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对具有强烈创业愿望和一定创业基础的科技人员,可保留其基本待遇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相关激励政策出台的半年后,学校已有一大批专利、新品种、动物疫苗等科技成果转让或许可给国内相关企业,并为学校产生了近5000万元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

华农作为全国重点农业大学,在国家和广东省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肩负着为创新农业科技、提升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的历史重任。国务院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为我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明确了任务路径;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战略任务,这为我校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通过高水平大学建设,华农将实现自身内涵式和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优势,以热带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为特色,农、工、文、理、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新闻发布会散发材料三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2015年,学校成功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作为地方工科院校,广东工业大学坚持“与广东崛起共成长,为广东发展作贡献”的办学理念,坚持走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面向广东产业重大战略需求,以重点学科为依托,以科研平台为支撑,整合各方创新资源,汇聚高端人才、打造一流平台、培养创新人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为广东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人才支撑。

一、搭建创新平台,助力产业升级

学校发挥与产业深度融合的优势,搭建具有“造血”功能的协同创新平台,形成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建立“一体双责三延伸”的创新机制。“一体”是指学科、服务、育人三位一体。“双责”是指各类平台要对地方与学校、研发与育人实行双向互动、双向支持、双向负责。“三延伸”包括“向上延伸”聚集国际高端技术资源与人才、“向下延伸”对接产业转型重大需求、“向内延伸”激活校内多学科的创新资源联合攻关,并利用创新平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近几年,学校与地方政府、产业界搭建了广州国家IC基地、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佛山数控装备研究院、河源协同创新研究院等多个重大协同创新平台,利用当地政府近4亿启动资金,吸引社会投资约13亿,孵化企业百余家,服务企业千余家。如佛山数控装备研究院瞄准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需求,围绕机器人、精密装备、3D打印等智能制造领域,进行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和企业服务,已培育孵化60多个高端创业项目,吸引社会投资资金超3亿元,注册实体38家,研发创新产品超过60项,申请专利近400件(其中,发明专利超300件),服务地方企业超500家,已实现技术服务收入超亿元。如佛山研究院孵化的新鹏机器人公司创办不到三年时间,销售超过亿元,成为国内卫浴行业打磨机器人的翘楚,带动佛山本土卫浴行业走向智能制造;韦达尔团队研发了面向电子、汽车等行业的等离子设备,其性能提升了2倍,能耗和成本均下降50%,填补了国内设备技术的空白。河源协同创新研究院扎根于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成立近两年来,实实在在为当地数十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解决了最迫切的需求。

二、做强自身学科,提升服务能力

学校坚持科技创新 “顶天立地”,出台了以成果为导向的科研管理办法,引导教师瞄准广东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突出成果产业化,在服务产业中做强学科。依托重点建设学科,布局了以机械、控制、材料、化工和工业企业管理为主的五大学科群,着力解决支撑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问题,提升对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能力,实现从“适应、服务”向“支撑、引领”转变。

高水平大学建设使学校学科、科研实力大幅提升、加速发展。学校“工程学”学科2012年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后,每年前进100多位。2015年到校科研经费较2010年增长3倍,稳居省属高校前列。专利申请与授权量2014年较2010年增长了3倍,继续保持省属高校领先地位。获国家专利奖数位居全国地方高校前列。三大索引论文2014年较2010年增长了3倍。2015年继2012年后再次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学校牵头或参与组建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近30个,建立各类校企创新平台100多个,覆盖广东主导产业。与全省20个地区、23个高新区、200多个专业镇、20多个广东省重点行业、一大批龙头企业开展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学校服务广东企业已超过6000家,解决企业技术难题1万多个,有力支撑了广东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近年来学校派出500多人次科技特派员活跃在企业一线,派出人数位列全国第二位。

如学校与粤东地区的巨轮股份十多年深度合作,使其成长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行业龙头和国内首家上市的轮胎模具开发制造企业,创造了一个非凡的“神话”。学校与巨轮股份联合开发的硫化机产品、轮胎模具高速高精度并行加工技术等多个国际领先的技术成果在企业得到应用,获得多项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省级科技重大奖项。

三、聚集高端人才,引领产业发展

实现转型升级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学校提出“靠市场、靠机制、靠团队、靠服务”的“四靠”引人理念和机制,借力广东产业转型强大的市场拉动力,利用学校搭建的各类协同创新平台,为引进的高端人才提供 “学术与市场”双价值的舞台和空间。

近年来,学校引进“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千人计划”等一大批A类人才,仅2015年引进和培育了12个A类人才团队,产生了明显的人才聚集效应。学校还引进了一批海外顶尖人才,如法国科学院主席莫涅院士,诺基亚前首席设计师、芬兰国家创新委员会前主席汉诺教授,亚洲精密制造协会主席李荣彬教授,美国橡树岭国家重点实验室陶瓷科学技术部主任林华泰教授及他们的团队等,他们已在自主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

如国家“杰青”谢胜利教授团队牵头负责完成的《基于RFID的列车临时限速装置通用技术规范(第一部分装置与接口,第二部分通信协议)》,填补了国内基于RFID技术实现列车临时限速领域的空白。目前,该成果已分别在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济南铁路局等多家铁路局推广应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亿多元。

四、深化科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

学校是广东省本科生规模最大的高校,每年有上万毕业生进入经济主战场。坚持在人才培养上主动与产业升级对接,与市场需求对接,根据广东社会经济的需要调整专业结构。提出“重基础、强能力、宽视野、多样性、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多渠道挖掘校内外创新实践教育资源、多专业融合培养组织教学、多维度评价创新能力等推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成为科技拓路人、行业带头人、产业领军人。

学校依托优势学科开设“创新实验班”,依托科技龙头企业开设“校企联合班”,依托协同平台(孵化基地)开设“创新创业班”。2015年,学校与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联合创办了全新教学模式的 “粤港机器人学院”,面向机器人、智能装备及其现代制造服务业,培养专门人才。与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开办“科技金融创新班”,致力于培养“既懂科技、又懂金融”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学校每年投入1000万元,吸引社会投资机构在校设立基金超过1亿元,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学校拿出万余平米,成立两岸四地大学生创客空间、创新创业学院,成立不到一年已吸纳百余支学生创新创业团队。2013年,学校在第十三届全国 “挑战杯”竞赛总分居全国第五。2015年,学校与香港科技大学联合承办第十四届全国“挑战杯”竞赛,学校总分并列全国高校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