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密集推出价格改革 纵深推进理顺市场关系
“‘小药’们又回来了!”近来,在北京多家药店里,复方甘草片等民众使用量大却一度销声匿迹的廉价“小药”再度现身,变得好买起来。
让人惊喜的小变化源于中国价格改革的大浪潮。从铁路到电力再到农资,近年来,中国官方一直致力于将价格形成机制由政府行政定价这一“看得见的手”调整为市场机制这一“看不见的手”。
基于这一思路的改革日前在医药行业推开。从今年6月1日起,官方取消了绝大部分药品的政府定价。药品实际交易价格开始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
从理论上说,价格改革有助于打破垄断,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让好的企业、产品更好地成长;而市场化定价机制也可以让消费者对产品、服务有充分的选择,从而获得更为长远的利益。
不过,当改革走入民生相关领域、当相关产品的定价不再受到行政力量的“压制”,民众亦担心药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大涨而自己手足无措。
在专家看来,政府定价表面上似乎是在保护消费者,但实际上,在多数领域,受到保护的并不一定是消费者的利益。
这一判断在药品价格中得到验证。本次改革前,中国官方对药品价格的行政干预是通过制定最高限价的方式来实现。
业内人士透露,这种药品价格“天花板”看起来控制了药品的价格,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导致了一个明显的问题:成本高、疗效好的药品因价格更靠近“天花板”,其在药价中用来宣传公关的空间就少;相对的,成本低、质量差的药品因价格远离“天花板”,反而获得更大的运作空间,使得药品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小药”的消失也是这种“天花板”定价模式的负面效果之一。中国药科大学医药价格研究所所长常峰表示,在药品成本价格倒挂已经十分严重而价格无法调整的情况下,生产企业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考虑,很有可能停产,这将造成市场供给的短缺,甚至是低价药的消失,受影响大的是老百姓。
虽然目前,改革已成功让消失的“小药”重回市场,但“一改就涨”的担忧在坊间依然普遍存在。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刘恩国告诉中新社记者,中国此前之所以对药品价格进行管控,是因为在没有实现全民保险情况下,药品的需求端缺乏一个集体谈判平台和药品制造商进行博弈。
他指出,伴随着政府主导的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险越来越完善,医疗保险已经可以通过集体谈判的方式在药品需求侧形成力量,代替行政管制与供给端的药品生产商进行博弈。
除了上述手段,官方的监管也并没有随着定价的取消而消失。中国官方表示,未来将建立跨部门统一平台,对价格变动频繁、变动幅度较大的药品在必要时开展成本价格专项调查。此外还将加大力度对价格欺诈、价格串通和垄断行为,依法严肃查处。
值得注意的是,既放开价格管控激发市场活力,又做好监管维护正常市场秩序的“双重”要求绝非只在药品价格改革的进程中存在。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透露,下一步中国价格改革将进一步向纵深推进,输配电价天然气管道运输、医疗服务、棉花、大豆目标价格等都将成为改革对象。而如何在“放”的同时做好事中事后监管,将始终是官方需要做好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