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经常化、专业化

02.02.2015  19:48

  近年来,我省十分重视发展志愿服务事业。省民政厅作为志愿服务的政府职能主管部门,积极协同省文明办、团省委等有关部门,立足顶层设计、强化平台建设、着力品牌打造,引导全省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积极投身改革创新和社会治理工作,有效发挥了志愿者的先进作用,大力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有力推进了我省志愿服务事业向制度化、经常化、专业化发展。

  一、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

  一是推动志愿服务立法。2010年,在原《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的基础上,在我厅的推动下,广东省人大制定和颁布实施《广东省志愿服务条例》,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了广东志愿服务工作格局,提升了广东志愿者、志愿者组织的法律地位,清晰界定了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的各项权利义务,为广东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二是发展行业志愿服务。2012年,出台《关于发展广东行业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全省各行业各领域在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的框架下,率先推动文化、卫生、体育、消防、环保、媒体等20多个行业建立行业志愿服务组织,强化对全省各行业、各领域志愿服务活动的统筹和协调。三是出台规范性文件。2014年6月,我省文明委印发了《关于推进广东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意见》及《分工方案》,对推进我省志愿服务制度化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明确了各部门的具体责任。省委组织部还起草了《广东省共产党员带头开展志愿服务暂行办法》,对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志愿服务中的示范带头作用进行了明确规定。四是建立健全志愿者激励机制。2012年,设立了全省志愿服务最高荣誉奖项——南粤志愿服务“红棉奖”,联合团省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文明办共同举办首届南粤志愿服务“红棉奖”评选表彰活动,培育了一批杰出志愿者和优秀志愿服务组织。2014年,出台了《广东省星级志愿者资质认证管理办法》,授权省内各级志愿者组织按照管理权限和操作规范开展星级志愿者资质认证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我省志愿者星级认证机制。目前,广东已经构建起包括星级资质认证、省级金银铜奖评选表彰和全省志愿服务最高荣誉“南粤志愿服务红棉奖”等多层次表彰激励机制,对彰显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的榜样力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强化了社会各界对志愿服务社会价值的认同。2010年至今,全省共认证9557个广东省五星级志愿者,评选广东志愿服务金奖集体26个、个人30名,银奖集体86个、个人98名,铜奖集体254个、个人328名以及南粤志愿服务红棉奖集体和个人各10个。

  二、加强平台建设,推动志愿服务经常化

  一是推广志愿服务信息平台。按照2013年下发的《《民政部关于全国志愿者队伍建设信息系统试运行的通知》要求,我厅在全省推广应用“全国志愿者队伍建设信息系统”,扎实推进志愿服务记录制度试点工作。同时,积极与团省委协调沟通,着力加大志愿服务信息资源整合力度,推动志愿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对接,做好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互享,逐步实现志愿服务数据的互联互通。目前,通过该系统注册志愿者数量超过2.7万人、志愿服务组织数量162个、志愿服务总时数4159;通过该系统实现志愿服务供需对接的项目数量122个。二是搭建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平台。2011年以来,广东团省委、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联合广州团市委、广州市志愿者联合会连续三年在国际志愿者日期间举办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借鉴“广交会”的模式和理念,搭建“志愿服务供需对接”、“项目与社会资源对接”、“项目与志愿者人力资源对接”的三大平台。三届“志交会”共汇聚志愿服务爱心资源达3507万元,3届志交会共筹集社会资源3507万元,资助了749个社会组织的1058个优秀项目,实现了志愿服务中“人、资源、项目、需求”等要素的无缝对接和有效配置。2014年,团中央、民政部将其从广东的区域性活动上升为全国性青年志愿者活动,广泛发动国内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及机构参展,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的社会影响力,将其打造成全国性志愿服务交流盛会。三是建立志愿服务组织培育平台。2011年以来,我省各级民政部门、共青团组织积极建立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基地,为志愿者核心骨干搭建分享交流和能力提升的平台,推动和支持民间志愿服务组织向承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专业社会组织转型。2014年,我厅联同团省委、省文明办、省残联、省志愿者联合会联合开展2014年“益苗计划”——广东志愿服务组织成长扶持行动暨项目大赛,以公益创投模式,在社区、农村、高校等分领域、分类别遴选推广一批示范项目,扶持一批培育项目,通过项目资助、培训指导、督导评估等支持我省约150个优秀志愿公益组织发展壮大。

  三、加强品牌打造,促进志愿服务专业化

  一是推进社工与志愿者联动。2013年,我厅联同省文明办、团省委出台《关于推进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联动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按照“项目+站点”的工作原则,将志愿服务站点建设纳入社工承接街道(镇)或城乡社区社工服务的工作内容,委托社区志愿者组织负责日常管理、维护和运营工作;推动社工组织积极承接并推广“朝阳行动”、“稻草人”计划、“健康同行”、“志愿在康园”等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推动在志愿者组织中设立社工岗位,选拔专业社工进入志愿者组织,在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培训等方面进行业务督导;鼓励社工组织设置相关志愿服务岗位,招募具有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志愿者进入社工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工作,打造接力服务的志愿者骨干队伍,推行志愿服务社会化和岗位化运作;鼓励优秀志愿者报考社工资格考试,成为专业社工。并依托广东青年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广东省社工和志愿者合作促进会,为推进社工和志愿者的联动提供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持。二是打造志愿文化品牌。自2010年来,广东团省委、省志愿者联合会连续举办4届广东公益志愿文化节,通过开展广东志愿文化长廊、志愿文化节目展示和志愿服务广交会等活动,提升全社会的志愿文化氛围。自2012年来,广东省社工委、省委宣传部、省直工委等单位把每年的3月确立为广东省“学雷锋全民志愿服务行动月”,以全民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向全社会普及志愿服务“时时可为、处处可为、人人可为”的文化理念。2012年,我厅积极协同团省委、省文明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等单位在省内各地巡回举办20期“南方公益志愿大讲堂活动”,传播了国内外先进的志愿服务理念和经验。三是推动专业志愿服务发展。大力推动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科普环保、法律援助等专业志愿服务的发展。省卫生厅、广药集团等单位启动“幸福广东·健康同行”广东青年医疗卫生志愿者扶贫济困健康直通车行动,自2011年起利用三年时间在全省组织千支志愿服务队伍、动员万名青年医疗志愿者,为3409条贫困村的66万贫困户义诊体检、普及健康知识、结对帮扶农村卫生站,筹集价值4000万元的药品为66万贫困户配置健康药包,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从2005年开始,“健康直通车”连续九年走进西藏、连续七年服务新疆,免费义诊近6万人次,实施手术超过400例,向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免费赠送药物及各种医疗设备价值近千万元,捐建了希望小学、图书馆、卫生室、希望家园和医务室等场所。在应急救援领域,广东应急救援志愿者、广东社工应急队积极参与玉树地震、云南鲁甸地震救援,省内特大洪涝灾害和台风灾害救援等行动,向灾区捐赠各类医疗物资超过100万元,链接资金近100万元,涌现出广东救援辅助队、广州蓝天救援队、深圳应急救援志愿者服务队、中山市应急志愿者总队、广东社工志愿服务队等一批训练有素、响应快速的专业应急救援志愿者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