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双胜利”奋进㊷|全力推进精细化管理,“绣”出城市新品质
■道滘小河沥江围滨水景观项目一期基本完工
“咔嚓……”到社区巡逻的长安城管分局工作人员拍下眼前出现的环境卫生问题,上传到“长安精细化管理考核系统”App,接到信息的环卫公司随即派环卫工人到现场清理解决。
这是长安本月初探索的“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模式,也是当前东莞镇街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生动缩影。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各镇街迅速行动,着力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各项工作上新台阶。
从常平新建高标准星级公厕、企石新南村建设中心公园,到塘厦出台解读城市精细化管理办法(试行)、大朗推出“包村入格”工作机制,再到清溪启动“30分钟”垃圾处理机制、莞城对3000多个停车位智能化改造等,各镇街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探索城市精细化管理新机制、新模式,力争在城市精细化管理取得新成效,为“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贡献镇街力量。
迅速行动
拆、清、建并举 “绣”好城市形象
4月9日,塘厦城管分局对塘龙东路违法设置的户外广告牌进行整治,拆除大型违法广告牌2个,面积约250平方米。此前两天,塘厦已在此拆除大型违法广告牌2个。4月6日到9日,塘厦对镇内21处违法建筑依法强制拆除。
连日来高频次整治行动,确保市容市貌整洁有序,也展现了塘厦大力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坚定决心和迅速行动。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一场城市精细化管理“攻坚战”在各镇街打响。
广深高速沿线环境品质提升项目之一——道滘小河沥江围滨水景观项目复工以来,保质保量加速建设,“项目一期基本完工,二期计划今年5月动工。”项目相关负责人透露,随着工程项目建设的推进,这里告别了过去沿河违法搭建的时期。家住在附近的村民点赞,环境变好了,住得更加舒适。项目建成后,将打造高品质的滨水空间,为市民提供休闲散步好去处。
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推进,要抓住痛点,适应城市发展同时关切群众感受,努力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时,优化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企石镇新南村,投资1700万元的中心公园已动工,预计今年9月完工,致力打造成一个集休闲观光、文化体育于一体的公园,全面提升人居环境。
公厕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的高低,一直被认为关乎城市形象、关乎群众切身感受。常平城管分局督导组围绕常平镇“厕所革命”主题,深入常新公园、铁路公园检查公厕管理情况,初定在铁路公园新建一座高标准星级公厕,还将提高公厕管养标准,新建或升级改造25座公厕。
疫情防控不松懈 城市精细化管理加码推进。
推进“两违”治理、整治公路铁路沿线环境、开展“厕所革命”、打造镇村公园……当前,镇街拆、清、建并举,如火如荼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让环境更整洁,景观更美丽,生活更方便,提升城市颜值气质,让市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变化和便利。
创新机制
从“包村入格”到奖惩有方
“提高了群众对环境卫生的参与度,社区环境卫生有了明显改善。”大朗镇求富路社区工作人员陈沃辉说的是大朗镇“包村入格”工作机制带来的成效。
2月以来,大朗创新城市精细化管理,以大朗城管分局组成28个督导组,每周至少一次深入村(社区)现场督导,协调解决问题,助力“六乱”整治,共整改环境问题1985宗,整治城市“六乱”行为964宗。
多个镇街结合此前实践经验,通过建章立制、细化标准、奖惩有方,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更科学化、精准化、长效化,提升精细化管理的实效。
4月10日举行的塘厦镇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会议上,城市精细化管理办法的解读备受瞩目。办法明确了城市精细化管理职责分工、考核方式等,如塘厦将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镇21个社区(工业园区)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检查考核,实施“以奖代补”措施,分档次实行城市管理支出资金奖励,每个社区一年奖励上限为500万元,资金用于社区环卫保洁、绿化管养等方面。对于考核分数或排名较低的社区,将对相关负责人提醒谈话、约谈甚至问责处理。
横沥则在社区深入推进“路长、巷长制”,城管、监督人员日常巡查的联动机制,形成多方齐抓共管、“横向到边,竖向到底”的日常管理机制。
聚焦精准治理,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已成为镇街创新机制的方向。
近日出台的《茶山镇公共厕所管理实施办法》就对公厕规划、建设和维修管理、保洁和使用管理、罚则等多方面逐一明确,如推出“星级厕所”评选,投入350万元完成6间公共厕所的建设,重罚损坏公厕设施行为等,进一步提升公共厕所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
■长安探索“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模式 通讯员 麦伟强 摄
探索新模式
智能化探索破解管理难题
城市三分建、七分管,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水平,关系着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也事关群众感受与利益。面对城市发展需要、群众的期待,如何精准发力探索城市精细化管理新模式,成为摆在东莞各镇街前的一道考题。
长安城管分局拓展研发“长安精细化管理考核系统”功能和手机端App,解决社区人手不足、环卫保洁脏乱差等问题。
“以前如果发现社区某个角落有环境卫生保洁不到位的问题,通过社区转达给相关的责任单位进行处理,过程烦琐,处理不及时,群众意见大。”长安城管委办公室工作人员王能政告诉记者,如今,工作人员巡查发现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问题,会通过App上传照片、位置,及时反映到责任单位、责任公司,他们通过App接单完成处理,更见成效。
接下来,长安还将推动全民参与城市管理问题信息采集,提高发现问题能力和群众参与度,全方位智能化管理,真正发挥“细”的作用。
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正成为镇街探索方向。
在清溪,市民发现未处理堆放垃圾,只需打个电话,30分钟内就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来清理。这是该镇启动的“30分钟”垃圾处理机制,线上通过接入公安视频监控系统开展市容环境管理动态监控,线下在镇内主干道、重点路段设置公示牌,公布服务热线,发挥群众监督作用。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探索新模式正在多个镇街形成。如莞城通过对3000余个停车泊位整体规划和智能化改造,通过无人值守、平台监控、线上收费等方法实现辖区停车管理的智慧化、精细化和规范化,解决老城区停车难的问题。
如何以“绣花”功夫把城市精细化管理做实做好,从镇街的探索中可以看到,智能已然成为一枚“绣花针”,仿如一针一线,穿透破解精细化管理的难题。
记者 邓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