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顺县扎实推进镇(场)领导干部驻点联系群众工作

01.07.2015  13:38


埔寨镇埔北村驻点领导到农户家中走访。

  自开展镇(场)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以来,丰顺县创新工作方式,以了解群众、学习群众、服务群众为主要任务,实现与群众“心连心”。全县成立驻点工作室298个,组建驻点团队282个,选派驻点干部2300多人,覆盖了所有村(社区)。至目前,共接访、走访群众10.9万多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4700多件。

  “镇村干部经常到家里拉家常,还为我们解决了不少困难和问题。”丰顺县埔寨镇70多岁的村民张大伯如是说。据介绍,该镇驻点干部做到“五个进农家”积极服务群众,已走访农户2500户、走访群众1万多人,解决民生实事50多件。

  这只是丰顺县开展镇(场)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该县注重突出驻点工作的灵活性,创新联系服务方式,以了解群众、学习群众、服务群众为主要任务,深入开展驻点联系工作,实现了与群众“心连心”。至目前,该县驻点团队共接访、走访群众10.9万多人次,召开座谈会732场(次),群众反映问题或意见建议5100多件,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4700多件。

  深入基层听民声

  笔者从丰顺县委组织部了解到,该县实行固定联系时间、固定联系地点、固定联系人员、固定联系方式的做法,驻点干部积极走近驻点村的农户,与群众面对面接触、心贴心交流。“对位置偏远的联系点,每两周安排1次驻点联系,有些镇则安排每周2至3次固定驻点。在驻点联系方法上,灵活采取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微信等多种方式。”该县相关负责人说。

  在迁徙丰顺新区范围内张氏祖坟时,因该祖坟涉及张氏2万多后代子孙,问题比较复杂。该镇驻点干部多次到村、到组、到户与宗亲代表协商,并召开宗亲代表、村组代表和户代表会议。“驻点干部通过与群众深入接触,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最终张氏祖坟得以顺利迁徙。”埔寨镇一名驻点干部说。

  该县驻点团队实行驻点联系工作公开制、记实制、首接负责和联席会议制、督查追究制、定期报告制等五个制度;镇、村两级根据统一规格及时制作驻点联系工作宣传栏,对工作机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办理路线等进行上墙公开,让群众能及时了解。据统计,该县下发驻点工作室牌匾298块,驻点登记本310本,驻点日志3200本,办事线路、流程图564张。

  为更接“地气”,驻点干部常深入田间地头,听民声、察民情、问民计,为群众做好服务。据悉,全县成立驻点工作室298个,组建驻点团队282个,选派驻点干部2300多人,覆盖了所有村(社区)。

  进村入户解民忧

  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该县驻点干部进村入户了解农户家庭基本情况、农村政策落实情况等,掌握群众所思、所忧、所盼,为群众做了一批好事实事。

  在龙岗镇,驻点干部帮助筹集资金150多万元,整治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在汤西镇,驻点干部做到“干部工作在一线、情况掌握在一线、感情融合在一线”,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130多件;在潭江镇,驻点干部通过组织召开村民座谈会,积极向农户宣传惠民政策。同时,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邀请农技人员向群众讲授种植、养殖知识等。还走村入户向群众派发《农村种植技术政策问答》宣传资料4600多份,让群众及时掌握种植技术。

  据了解,丰顺县县镇两级加强协作,整合力量,帮扶单位选派业务精、作风好、能力强的干部作为驻点干部,单位主要领导经常过问工作开展情况,亲自到驻点村搞调研,帮助理思路、解难题。驻点联络员认真履职,积极协调各方因素,努力在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帮助驻点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至目前,该县共为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4700多件。

  (金辉  胜文  珍珍  亮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