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多措并举推进产业扶贫 引领群众脱贫

11.07.2017  21:45

棚顶发电、棚里种菜,这是梅西镇引进广东丰年盛景生态有限公司建设的光农互补项目。

  去年以来,梅县区积极开展新一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共筹集各类帮扶资金3.79亿元,通过充实帮扶力量、发展扶贫项目、举办技能培训和完善基础设施等方式,有效改善贫困村落后现状,提高贫困户收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精准识别全区扶贫对象

  自新一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启动以来,梅县区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户机制,对挂镇、挂村、挂户的干部进行网格管理,做到全区有分散贫困人口的18个镇有帮扶工作组,32个相对贫困村配备工作队和“第一书记”,20多个区直部门落实脱贫攻坚“1+N”举措,确保精准扶贫无死角。

  扶贫必先识贫。该区狠抓精准识别这一精准脱贫的基础,做好贫困人口识别、管理、退出等关键环节,完善统一规范的建档立卡工作链条和运行体系,实现扶贫对象精准锁定、动态管理、有进有出。该区按照“四看、五优先、六进、七不进”的方法,发放3.5万本《贫困户帮扶记录簿》、1.2万本《贫困户帮扶手册》和9000多张帮扶联系卡,对贫困对象进行严格把关,符合帮扶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经过三榜公示确认后登记造册,做到“户有卡,村有册,镇有簿,区有数据库”,并不定期对建档立卡工作进行“回头看”,组织民政、人社等相关部门开展贫困人口经济状况信息数据比对工作,确保真扶贫、扶真贫。

  措施得力推动精准脱贫

  去年以来,梅县区共筹集各类帮扶资金3.79亿元,实施种养项目21003个、光伏发电项目20个,引进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64家,发展乡村旅游项目16个,建立电子商务平台30个,举办农民适用技术培训9756人次,举办非农技能培训1460人次,帮助转移就业397人,帮扶贫困户子女上学703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40户,完成200人以上自然村道路硬底化改造35.96公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5060户,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49宗,建设村文体休闲场所46个。

  在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下,该区在培育特色产业、促进转移就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去年全区共筹集各类帮扶资金3.79亿元,帮扶贫困户子女上学703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40户,解决农村饮水安全5060户。下一步,该区将围绕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农民持续增收、社会和谐稳定等要求,继续抓好32个省定贫困村建成新农村示范村工作,并建设完善扶贫大数据平台,将每月贫困人口增减比例(特别是终止帮扶人口比例)努力控制在2%以内,确保如期完成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该区从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加强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及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制度及慈善力量的有效衔接,教育助学、住房改造等民生底线入手,制定帮扶项目51232个,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扎实开展。

  产业帮扶提升造血功能

  在梅县区南口镇金声村的梅州金蔡光伏发电项目现场,一片片太阳能板整齐成排铺开在高耸的钢架上,正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从立项、建设到并网发电,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项目负责人邹挺方介绍说,金蔡光伏发电是梅县区的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2.43亿元,建设装机容量为18MW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预计年发电量2200万千瓦时,所发电力主要在梅县区电网区域内消耗。据了解,该项目已纳入梅县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采取贫困户入股分红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贫困户根据区政府制定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从合作银行贷款5万元全部投入到发电企业,贷款利息由政府全额补贴;贫困户与企业签订分红协议,每年可得到固定分红5000元,目前已有542户贫困户入股。“贫困户不花一分钱就有这样固定的收入,对他们帮助很大。”邹挺方说。

  在梅县区,还有许多这样的产业帮扶项目,其中光伏发电项目就有20个,种养项目更是达到21003个。为提高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参与组织化生产的积极性,该区建立了种养殖、电商、金融扶贫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有效解决贫困户增收问题,同时通过开展技能技术培训,转移就业,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内生动力,实现脱贫奔康。

  (王雅  翁尚华  许国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