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杭甬嘉 对标提品质②|看浙江如何破解“成长的烦恼”

28.06.2019  04:31

▲墙头镇溪里方村村容村貌

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以上这段话,摘自季羡林的散文《月是故乡明》,但在东莞市党政代表团成员的眼中,每词每句都可用来描绘他们在浙江行看到的农村,包括宁波市象山县的高泥村、溪里方村等等。

自2003年起,浙江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载体,探索走出一条美丽乡村建设新路,成功破解了经济发展中“成长的烦恼”。特别是近年来,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一时美向持久美、外在美向内在美、环境美向发展美、形态美向制度美转型,成功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正视现实,东莞在这方面短板明显。东莞的乡村振兴,要向杭州学什么,如何破题,这不仅仅是此行的党政代表团成员们思考的问题,更是在东莞生活的所有人共同考虑并齐心努力提升我们的家园的问题。

▲象山县黄避岙乡高泥村居家养老会所

海归博士眼中的“世外桃源

粉墙黛瓦的浙派村居错落有致,远山、翠竹、石径、清溪、荷花交相掩映,宛如一幅美轮美奂的原生态画卷。6月24日,当东莞市党政代表团一行踏入宁波市象山县黄避岙乡高泥村时,被眼前的乡村美景所惊呆。

在村口,代表团通过栅栏,就能看到高泥村第一户“美丽庭院”,干净整洁的庭院里,绿油油的小菜和墙壁上的藤花让大家羡慕不已。庭院的外面的菜地里,竖着一块“幸福菜园”,户主看到有客人前来,热情地打起了招呼。一条清澈的小溪从山上缓缓流下,环绕着高泥村的家家户户,为干净整洁的村庄增添了几分柔和之美。每一条村道上,都有精心培养的花草,每一块石板,都沁入了村民辛勤的汗水。

在村里,记者遇到了一位海归博士,他的名字叫朱文荣,是一位研究“海藻”的专家。2009年,他来到高泥村,成立了生产和加工浒苔的公司。“2008年,我回国调研了很多城市,发现这里的海水的品质是最好的,于是就来了。”朱文荣说,当时这个村子和传统农村没什么区别,从宁波市区过来又比较远,“我妻子一年就来这看我一到两次。

2017年,朱博士抓住乡村振兴的契机二次创业,创立农旅文融合发展项目,开发经营精品民宿“安澜别院”,民宿与“里海荷塘海上田园综合体”项目相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渔体验区。荷花节、黄鱼宴、花田旗袍秀、大黄鱼捕捞体验……高泥村充分利用“山、海、田”资源,把特色民宿、美丽庭院、田园风光和人文历史四大要素有机组合,村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提升。全村现有民宿10家,去年共接待游客4万人次,光是荷花节期间,每天都会涌入上千名游客前来赏荷。

感觉到高泥村慢慢变靓,应该是在2010年之后,没有什么大拆大建,先是一两户改造,其他村民看到变漂亮之后,大家慢慢重视了,小村被打造得像‘世外桃源’。”朱文荣说,环境好了,乡村美了,他的妻子现在一年来多少次,也数不清了。

安居才能乐业。”高泥村党支部书记朱中华说,通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村里党员干部带头,从洁净乡村、环境整治入手,到现在推行垃圾分类,同时大力培育文明村风民风,提升村民生活品质,从而增加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墙头镇溪里方村村容村貌

村里曾经破败的晚清古建成了“香饽饽

象山县墙头镇溪里方村,清清河水依村流,蓝天白云映水中;巷弄曲折幽深,连片的古建筑诉说着厚重历史;农家房前屋后绿树环绕,庭院深处有绿意。古朴建筑、洁美环境、美丽庭院……溪里方古村焕新颜,让来访的人们流连忘返。

除了美如画,东莞市党政代表团成员对于溪里方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地方:一是宗祠、恭房等古建筑多,二是精品民宿有特色。

溪里方村共有 252户670人,村东西两侧有溪,自源头蜿蜒而流过,村民大多以方姓为主,故得名“溪里方”。该村也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原来,村里遍布的是破败的晚清古建,但村民们发现,外面的人对这些古建筑很感兴趣,反而成了“香饽饽”。

在积极打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过程中,村里积极编制完成《溪里方村古村落保护与利用规划》,邀请了宁波市古建筑维修专家来村里指导,遵循“修旧如旧”“复古如古”的原则,通过市、县规划部门扶持,镇政府配套,村集体及农户自筹,累计投入950万元保护修缮古建筑15栋,建成浙江省首家村级方志馆、村级美术馆,中国美院实践基地、宁波市规划设计院乡村振兴工作室相继落户。

如此一来,溪里方村不有了生态外观,也有了文化内涵。随着游客一天比一天多,溪里方村看到了古村发展的潜力。其中,通过创新“三权分置+古迹保护”模式,盘活利用集体用房、居民住宅等闲置资产,引进上海乡伴文旅合作打造精品民宿,成立浙江省首个“乡村文旅中心”,全年接待游客约8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0万元。

▲墙头镇溪里方村村容村貌

【思考】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推进共建共治共享 打造美好家园

浙江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源于2003年。

据新华社的报道,当时的浙江,经济发展迅速,但面临“成长的烦恼”: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环境脏乱差,群众生活质量没有得到相应提升。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深入调研、亲自擘画,浙江省委作出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战略决策——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一任接着一任干,浙江久久为功,15年推进“千万工程”不断深化。整治范围不断延伸,从最初引领示范的1万个村庄,推广到全省2.7万个村庄,村庄整治率达到98%。整治内容不断拓展,从道路硬化、垃圾处理、卫生改厕扩展到生活污水处理、面源污染整治、农房改造,形成农村人居条件和生态环境同步建设格局,探索走出一条美丽乡村建设新路。现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浙江落地生根,深刻改变乡村面貌,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推进。

对于现在的东莞,遇到了和当初浙江一样的“成长的烦恼”,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位置的城市,城乡建设是个短板,急需通过环境治理,提升品质内涵。浙江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给我们的启示,一是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最忌“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最需久久为功、驰而不息,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要系统治理、长效治理;二是坚持贴近各村的实际,不一定要大拆大建,注重修旧如旧,保留原有的乡村风貌,保留乡村的历史文化,保护好优美的自然生态;三是需要统一思想,上下联动。实际上,我们东莞有山有水有湖有海,生态本底不错,但东莞的人口倒挂严重、流动人口多,通过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大家形成共识,才能携手打造出我们更美丽的家园。

▲象山县黄避岙乡高泥村村容村貌

【声音】

这次浙江考察之行,给我们的触动很大。在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坏境这方面的工作,既要久久为功,又要立杆见影。

久久为功,除了我们党员干部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干,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全市上下要有一个统筹的理念,比如,要把乡村振兴和城市精细化管理高度结合在一起来推动。另外,我们要学习浙江既有政府的推动,包括出台政策、资金投入等,也有基层的发动,共同把理念、意识统一起来,把平时的生活习惯提升起来,让政府的推动和基层的发动相得益彰,形成上下的良性互动。

立杆见影,就是接下来我们将会全面铺开农村人居环境的干净整洁的工作,今年要创建80%以上的干净整洁村,同时通过这次考察学习,市里也明确要求我们选择一批人居环境示范试点村,在干净整洁的基础上,再往更高层次和更高质量来打造美丽乡村。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永忠

这次学习考察,浙江的城中村改造和美丽乡村建设等经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带来了很多启发。

接下来,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大格局下,清溪将充分借鉴、吸收此次学习经验,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努力让城市环境呈现出“环境美、产业强、管理精、群众满意度高”的新面貌。开展环境大整治行动,是清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手棋”。

目前,清溪已出台了《清溪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社区)清洁行动方案》《2019年清溪镇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要点》,挂图作战,将环境大整治作为全镇重点工作加快推动;我们成立了清溪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社区)清洁行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4个专责小组,促使各方协同推动、系统实施;我们形成了对全镇21个村(社区)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进行奖优惩劣的考评机制。

接下来,清溪将以东莞创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市为契机,结合“洁净城市”专项行动部署,以整治数个“脏乱差”典型问题为切入点,切实强化执行,狠抓落实落地,把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作为主攻方向,全面推进“三清三拆”工作;把环卫保洁、市政管理、绿化建设结合起来,按照“一路一策、一街一方案”要求,实施道路综合保洁管理,推动环境整治从点上示范向全面带动发展,确保年底前全镇100%的村(社区)达到干净整洁村的标准。

——清溪镇党委书记范燕彬

这几天,我跟随市政协农村农业委员会也到浙江考察美丽乡村建设,两天考察了桐庐、安吉、海宁等六市县辖下的七个村庄,虽然时间紧凑,但每到一处都有很深的触动。

浙江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起步早,成效十分显著,所到的村庄,村村皆景,处处如画。村居白墙黛瓦,修葺得富有江南风情特色,庭前院后,植绿修篱,花果飘香,错落有致,可见在整体规划和细节打磨上都下了功夫。且所到村庄都已实现污水截流处理,并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环境治理工作走在了前面。除了环境整治,当地还十分注重结合本地的名人文化和区域的特色优势,来发展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可见美丽乡村建设跟乡村经济振兴,是可以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目前东莞市提出了“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目标,我们在提升城乡品质内涵方面,还是很值得借鉴浙江乡村振兴经验的。

——市政协委员、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五庭副庭长李瑞峰

▲象山县黄避岙乡高泥村村容村貌

【他山之石】

象山县黄避岙乡高泥村

黄避岙乡高泥村位于象山县西北部,临近西沪港畔,是浙江省最大的网箱养殖黄鱼第一村,又称“浙东黄金港湾”。村域面积 3.4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691 亩、山林面积 3722 亩,农户 260 户 860 人,党员46 名。2018 年,村集体经济收入 150.8 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02 万元。

近年来,该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网箱养殖这一强村富民产业,创新“村民说事”,推行“渔排说事”,以乡村治理为统领,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为主抓手,大力发展低碳养殖,引育集聚高端人才,高标准建设富美和谐的现代渔村。

目前,全村有 160 户从事黄鱼、鲈鱼、真鲷、包公鱼等 21 个品种网箱养殖,其中黄鱼、鲈鱼养殖年产值超 1.4 亿元,产品远销日韩。紧紧抓住宁波市建设“斑斓西沪”精神文明示范线这一有利契机,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改善村庄治理,全村庭院美化率达 95%,十余年来未发生一起上访事件,先后荣获全国“无邪教村”示范村、浙江省 3A 级景区村、省文明村、宁波市美丽乡村示范村。

墙头镇溪里方村

墙头镇溪里方村因村东西两侧有溪蜿蜒而流,村民又以方姓为主,故得名“溪里方”,是方孝孺从弟后裔居住地。该村位于县城西郊 10 公里,村域面积 1.7 平方公里,山林面积 1800 亩,耕地面积 501 亩,下辖4 个村民小组,有农户 252 户 670 人,党员 38 人。

近年来,溪里方村以“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理念为引领,以深化“村民说事”为主抓手,积极探索红白理事会、家庭联盟会等新做法,持续召开以“整治古村风貌、发展乡愁产业”为主题的专题“说事会”,全力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江南田园村落,先后获评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省 3A 级景区村、省首批传统村落名录、宁波市最洁美村庄等称号。注重环境治理塑形,盘活古迹资源兴村富民。高标准实施“道路硬化、庭院绿化、水源净化、村庄美化”等村庄梳理式改造,腾空中心地带建设村庄中心公园,修建停车场、休闲长廊、旅游厕所等公共设施,打造宜居宜游宜养的人居环境。

全媒体记者 李金健 李健武/文

全媒体记者 郑琳东/图

全媒体编辑 贾庆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