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将修缮抗日将士墓

17.08.2014  08:36

曾参与掩埋抗战将士遗骸的老人展示当年的工作袖章。

  埋有超过2200具将士遗骸 3年前因开发建设被全部迁至深山

  本报揭阳讯 (记者陈正新 通讯员包雪摄影报道)昨日是日本投降纪念日。而揭阳大脊岭抗日战场曾经就发生过长达三年的抗日战争阵地战——超过2200名将士扼守国土阵亡埋葬在当地。

  记者了解到,揭阳市揭东区政府在近日发函称,已经过调研并形成具体方案,将对该处“抗日将士墓”进行修缮保护。

  搬迁:

  现子弹和抗战将士服饰

  1939年,日本侵略者在汕头南澳岛登陆后进犯大潮汕地区,汕头、潮州相继沦陷。为阻止日军西进揭阳,1940年秋天开始,当时的国民党驻军独立二十旅将士开始在大脊岭一带与进犯者进行了长达三年的阵地争夺战。

  记者在揭阳官硕采访到了当年一名参与打扫战场的老人——当地有百多年历史的普庆善堂一员。他回忆说,战斗停止的间隙,战斗双方各自修整备战,而官硕乡普庆善堂则组织了30多名青壮年男子到战场上突击掩埋那些战死的将士尸体。从风门径到大脊岭,从马母岭、龟目到大坪,从悬崖峭壁到荆棘丛生的山沟里,寻找、搬运,选择低洼地方就近掩埋。“有些尸体都烂了,没法搬,只能先埋了,撒上石灰标记一下。”老人说,那场战斗打了三年,他们就忙了三年。

  2011年年初,因原揭东县城东扩及开发区新区建设需要,玉滘镇政府将原“抗日将士墓”迁移至桥头村红山水库西北侧。

  “抗日将士墓在迁移过程中,发现大量子弹、弹壳和抗日将士服饰等,因遗物都已彻底腐烂无法收集,共迁移遗骸逾2200具。”当时参与该墓迁移、安葬、修缮的桥头村人李鹏心介绍说。

  新址:

  荒山之中野草遮蔽

  日前,记者重访了当年在牛头岭村的抗日将士墓旧址。如今已年过九旬的老人站在抗战将士墓处,原有山坡已经被开挖成为平地——这里被规划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园区。

  据悉,抗日将士墓被搬到的地方是一个三面是山的山坳,旁边有一个小水库。野草疯长,一米八大个的人站在墓碑前也只能远远看见脑袋。大热天的,疯长的野草也使得站在墓碑前的人感觉尤其的酷热。墓碑前有散落的金斗瓦罐碎片。

  “这里,可以遥望当年的大脊岭,当时战斗打响的地方。”关爱老兵志愿者曾健鹏说。

  保护遗址

  市民:致市委书记公开信获重视

  曾健鹏说,大脊岭战场遗址、抗战将士墓的保护现状都令人忧心。于是,曾健鹏决定写一封信给揭阳的主政领导。“正是这些长眠在大脊岭山下这2200具等抗日英魂的牺牲,才换来这场卫国战争的胜利……如今抗日将士墓所在地方荒芜偏僻,野草丛生,抗战遗迹保护迫在眉睫。

  “很快一位市领导向我表示,这封信已经得到了揭阳市委主要领导的重视。”曾健鹏说。

  政协提案:保护修缮将士墓及抗战遗址

  揭阳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49号提案是《关于对大脊岭抗战遗址和抗日将士墓进行修缮和保护的建议》。

  揭东区人民政府在给这份政协提案的答复函中说明了将采取的保护、修缮措施:其中包括了对墓体增加围墙、加高墓身;对墓碑墙体洗石处理;对墓前地板统一加宽加厚处理;搞好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