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妇联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撑起一片天

19.06.2014  16:35

  “我天天都来这里玩,这里有我的朋友。”近日,正在揭阳揭西县塔头镇里厝寮村儿童友好社区看书的宇彤小朋友告诉前来采访的记者,她的父母亲在外打工,尽管她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但大部分时间仍然感到很孤独,自从村里有了儿童友好社区后,她就不再觉得孤独了。
  自2011年5月开始,揭阳市妇联在全市开展创建“儿童友好社区”项目活动,将家庭教育及儿童关爱职能纳入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利用、整合、挖掘社区资源,为家庭、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提供教育、保护、发展等多方面的专业化、个性化服务,逐步在社区建立起以家庭教育为核心的儿童关爱、保护和促进儿童发展的支持系统。截至今年5月份,全市各级共创建儿童友好社区87个,其中省级儿童友好示范社区5个,塔头镇里厝寮村便是其中之一。
  儿童友好社区设在祠堂里
  里厝寮村有常住人口879人,儿童186人,其中留守儿童112人。该村儿童友好社区负责人吴文狮向记者介绍,本村儿童友好社区设在村里的祠堂,分设婴幼儿区、儿童区、监护人区、图书区。除了项目所配备的电脑、书箱、户外活动器械外,村里还通过募捐扩充电脑、图书、文具、玩具数量,并将室外活动场地扩建成农村儿童乐园、乡村小公园。
  儿童友好社区设在祠堂里,充分发挥了场地作用,同时也为潮汕古老的祠堂文化注入了新时代的气息。
  友好社区成为孩子学习生活乐园
  里厝寮村儿童友好社区有不少促进儿童早期教育开发的玩具和游戏项目。每天下午放学后,孩子们来到儿童友好社区,可以玩游戏、看书、做作业,工作人员为孩子提供学习辅导。
  吴文狮介绍,儿童友好社区天天开放,孩子们可以自由活动。假期,社区还举办儿童书法、美术、音乐、象棋培训班,让儿童学到更多知识。同时,社区开设安全知识、家庭教育知识和反对家庭暴力讲座,让留守儿童与在外工作的父母进行视频对话,增进亲子感情。社区还建立由6人组成的家教讲师团,挑选9个家教指导员,组建3个“家教互助小组”和5个“父母支持小组”,经常到留守儿童家里开展家教互助活动,不定期召开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座谈会,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去年寒假期间,里厝寮村儿童友好社区抓住留守儿童父母返乡的时机开展亲子活动,邀请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吕军生赴项目点进行亲子活动示范教学,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及临时监护人家庭教育的能力,改善亲子关系。
  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儿童成长
  在里厝寮村,很多留守儿童通过参加各类活动,消除与家人、同伴的隔阂,变得开朗、外向。村里的外出乡贤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们纷纷捐款捐物,进一步完善儿童友好社区配套设施。村里的大学生也利用寒暑假回家的机会,到社区担当志愿者,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除了乡贤的捐助,儿童友好社区的日常管理还需要一批热心儿童事业的人员参与。在里厝寮村,吴文狮既是该村儿童友好社区的项目负责人,也是该社区志愿者。他的妻子以及85岁的母亲都参与到社区的服务管理中。此外,还有无私奉献的热心人吴文光、带头捐书的好老师吴映、尽责的管理员吴映花。
  里厝寮村儿童友好社区是揭阳市儿童友好社区的一个缩影。自全市儿童友好社区项目实施以来,已逐渐在各项目覆盖社区发挥服务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的作用,相关服务功能还辐射到周边村、社区,为留守儿童教育、学习、交流、娱乐提供了一个安全、功能齐全的场地,从而促进当地社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揭阳市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