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援藏医生李敏的第一台高原手术

21.08.2014  03:27

今年6月,北京援藏医生李敏在尼木县霍得村义诊时和当地孩子合影。

2013年11月,李敏在拉萨市尼木县雍组义诊时给群众看病。

  过去的一年,来自北京的援藏医生李敏为这个拉萨市最贫困的县城操作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例大型手术,并累计参与、指导63例手术。在她离开时,一支稳定的手术团队已建立了起来。

  今年8月,李敏结束援藏。这正是尼木县最美好的时候。冰雹和泥石流频发季节已经过去,青稞与油菜就要成熟,藏民们忙着准备庆祝丰收,好日子就要来了。

  藏民骑马请医生

  尼木县政府对面一个混杂在民居的安静小院儿里,坐落着两栋白色小楼。三层小楼是住院部,对面二层的小楼是门诊和藏药部。这是当地最大的医院——尼木县医院。

  去年七月,来自北京上地医院的产科副主任医师李敏、北医三院海淀院区骨科副主任医师许猛子、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儿内科的副主任医师刘向梅。他们是北京第7批第1期的援藏医生,和他们同期抵藏的,一共14人。

  来到医院时,医院的楼很新,谭申权院长带着参观医院的时候,李敏发现连婴儿床还都没拆封,“感觉这里百废待兴。”医院里的医护人员看到他们的到来,都很热情。

  尼木县医院的院长谭申权说,如果是十年前来,人们会觉得这里连内地的诊所都比不了。

  2002年,谭申权刚来到尼木县医院时,住院部还是一排土坯房,有15张床位。病房科室没有科室之分,妇产科、儿科病人都混在一起。

  医生们常用的仪器是听诊器,“超出听诊范围的就不能作诊断了。”谭申权说。医院里最常治的病是腹泻、感冒,其余的都要转到拉萨去。

  尼木县续迈乡霍德村的米玛记得,那时候村里人生病了,要骑马出山去请医生,医生赶来的路上,病人也往外走,在哪个山坡上遇到了,就坐下来看病了。“这样节省等待的时间。”米玛说。

  “唯一能做的手术是绝育手术。”谭申权说,器械消毒要自己烧开水,一台绝育手术都要忙一天。2006年前后,因为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手术室规范标准,唯一能做的绝育手术就此停止了。至于大型手术,从县医院建立起,就从未操作过。

  “做手术的人来了

  李敏等人来到医院不到一个星期,谭申权带他们去参观了手术室。

  尼木县医院能够独立操作手术,是谭申权一直以来的愿望。这不仅解决当地人的看病难题,也是对医护人员们的莫大鼓励。

  随着北京市对拉萨的对口援建投入不断增大,尼木县医院十余年来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谭申权觉得自己这个愿望离实现越来越近。

  2005年开始,国家投入了700多万,医院兴建了新的门诊楼。住院部,也在2010年重建,各个科室的病人也开始分开住院。医护人员也不断补充进来,现在医护人员有69人。

  北京的援藏项目也不断将掌握最先进医疗技术的医生送到这里。过去的20年,北京共派出7期78名援藏医生到拉萨各级医院工作。

  谭申权介绍,北京医生的技术、经验比当地先进很多,尤其是妇产科。使得住院分娩的孕妇也不断增加。2007年以前每年是100多例,去年达到500多例,而全县死亡孕妇去年是0例。妇产科开放床位有31个,几乎总是满员。

  过去的几年里,医院手术室的设备也得到了更新,意大利进口的高频电刀,手术专用的心电监护仪,全麻机等先进的设备。

  但令谭申权发愁的是“没有能做手术的人”。

  当李敏在手术室里看到包裹手术器械的包布的生产日期还是上世纪70年代时,她顿时明白,这里已经很久没有手术了;也明白了谭申权带他们参观这里的用意。

  李敏也注意到,手术室采用先进的层流净化系统,一切都是新的,连房中央的手术床还包裹着塑料膜,呼吸机、全麻机都没开包装,大的硬件设施基本到位。李敏开了个单子:剖腹产手术需要的各种器械、纱布、手术衣等近20多项。

  李敏告诉谭申权,这些都备齐后,一台剖腹产手术就没问题了。

  谭申权高兴万分:“做手术的人来了。

  第一例手术

  第一例手术是在还没有充分准备好的情况下到来的。

  去年10月下旬,医院来了一名高血压产妇,这已经是她的第五胎了。医生们前期诊疗判断她需要剖腹产。但产妇高血压且生育多胎,危险度很高。

  以往,遇到这样的孕妇,县医院都是先处理一下,帮助孕妇降压后送往拉萨的医院。但李敏决定让这位产妇在县医院手术。孕妇血压太高,一时降不下来,去拉萨三四个小时,路上颠簸,且孕妇已经足月,随时可能出现意外。

  当时的援藏医疗队队长问李敏,“你行吗?

  李敏重重地点点头。她已经把产妇的情况在脑海里过了无数遍,虽然有很多危险因素,但病人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很好,胎儿也不是很大。

  因为这是尼木县医院十年里的第一例手术,为了给医护人员们鼓劲,县里的领导们和产妇家属一起守在手术室外。

  这也是李敏第一次在近4000米高原上进行剖腹产手术。缺氧,加之紧张,她发现自己的手竟然有点抖,这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比李敏更紧张的是县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他们都是“新手”,只有一个医生在北京培训过,而护士只去过拉萨的医院做过短期培训。

  整个手术过程中,李敏都绷紧了神经。比起她在上地医院做过的近2000例手术,这算是比较简单的。但在偏僻的尼木县,再简单的手术也可能有变数。李敏担心麻醉出问题,也担心手术过程中出血,因为“尼木当地没有血库”。

  当李敏将婴儿从母亲腹中取出,双手捧出来吸羊水后,孩子哇的一声哭了,她顿时感觉自己快要站不住了。

  母女平安的消息从手术室里传出来时,守在门口的家属和县里的领导干部们都欢呼起来,他们给孩子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卓玛——意思是仙女。

  看到粉嫩的婴儿,那晚李敏格外想念自己的儿子。

  到西藏后,李敏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儿子。由于爱人经常出差,父母年迈体衰,李敏只好把儿子托付给一位退休的阿姨。

  一直都是李敏负责督促儿子学习中提琴,她走后,儿子成绩一度下滑,有了放弃的念头,老师多次打来电话责备她。她在电话里急哭了,恳求老师多照顾下。

  “这一年亏欠家人很多。”但李敏觉得在西藏的一年很值得。每次出去义诊,李敏看到藏民们期盼的目光,使命感油然而生,“他们太需要我们了。

  援藏医生的牵挂

  第一次手术的成功,不仅令一位高危产妇渡过难关,更重要的是李敏帮助县医院建立起自己的产科手术团队:一个麻醉师,两个主刀医生,还有两名护士。在随后一例例手术锻炼下,他们学到了技术,也建立起了信心。

  李敏说,以前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普通医生,但是在尼木县医院,要时时充当领导者的角色。即使一台最简单的手术,李敏也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麻醉,手术中递器械,术后护理,一个点都不能放过。

  尼木县医院的医生常说:“有李老师在,我们什么都放心了。”李敏笑着说:“他们是放心了,可我心里一直在打鼓,生怕出了问题。

  县医院的医护人员非常尊敬李敏,“李老师你教教我们吧”是李敏听到最多的话。

  李敏要教的东西很多,甚至很多基本的常识也要从头开始教,例如如何穿无菌手术衣,如何刷手。“他们从前没意识到这些很重要,我就要一遍遍叮嘱,几乎都是从零开始。”李敏说。

  最开始几场手术,护士找钳子要半天。李敏每次都亲自数器械,并示范如何摆放。

  对于医生,李敏培训他们从一针一线的缝合开始,再到如何识别高危产妇。

  “他们很聪明,学得很快,也很上进。”李敏评价说。在她的带领下,一年里,尼木县医院完成了63台手术。

  但李敏也有隐忧。一方面是医护人员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经验;另一方面是医院硬件设施还需要加强,全院仅有两台胎心监护仪,有一台从李敏到西藏就拿去修了,但直到她离开,还没修好。

  在送别李敏等医生时,谭申权非常不舍。他说现在自己最大的愿望是,能够有更多北京来的医生指导、培训这里的医护人员。

  但令他欣慰的是,目前,尼木县医院不仅有援藏医生一批批到来,也开始将越来越多的本院的医生输送到北京学习。谭申权说,这给尼木县医院带来了过去几十年从未有过的发展。

  □新京报记者 范春旭 拉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