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援藏历史证明西藏农牧民有能力参与市场经济
援藏20年,翻过米拉山口更向前
20年来,对口援藏的领域在拓宽,内涵在丰富,质量在提升。携手再向前,西藏必将更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大道
从川藏公路进藏,海拔最高处是5013米的米拉山口,过了这道关隘,一路畅通,拉萨在望。我们行进至此,顿生豪气,之前盘不完的山、蹚不完的河,几十公里的飞石区、数百公里滑坡带,俱成经历,一行人还能笑谈自若。然而,对援藏干部来说,翻过米拉山口,克服艰险,深入高原,只是一张入学通知单。追梦的人,注定要走得更远。
回首20年援藏路,18个省市、17家央企、66个中央国家机关,近6000名干部前赴后继,实施援藏项目7000多个,带去援藏资金260亿元,不断实现“零的突破”。20年间,西藏经济总量增长了13倍,水电、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取得了长足进步,更深得当地群众赞誉。乡乡通宽带、村村通电话基本实现,孕妇和新生儿死亡率大幅下降,15年免费义务教育普遍推广,普通人的生活水平节节看涨,幸福指数也不断提升。
治国必治边,治边当稳藏。全国支持西藏,是中央的重要战略决策,是西藏过去、现在和未来跨越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对口援藏、分片负责、定期轮换”重大决策。2014年8月25日,中央召开对口支援西藏工作20周年电视电话会议,就是给这些“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追梦人加油打气,添柴加火。
20年来,各对口援藏省市和单位依托西藏实际,广大援藏干部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和西藏各族群众一道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他们是这些巨变的推动者,更是梦想的播种者。一位援藏干部说:“我们不要把援藏资金当‘口粮钱’用掉,要当作‘种子钱’发芽。”
然而,在世界屋脊上搞市场经济,没想象中那么简单,投入产出之间没有快捷键。西藏市场很小,规模效应和劳动力优势在这里需要重新定义,企业又基本没有向外开拓的能力,直接照搬内地的先进经验不一定灵光。比如,同样建一家水泥厂,在内地可能属于弱小产能的水准,在西藏就超过了地区总需求。
援藏,光有八方支援的慷慨和决心远远不够,还要有携手发展的胸怀和智慧。20年来,援藏资金和项目越来越向基层和农牧区、向民生项目倾斜。据统计,“十二五”援藏规划中,安排到县及县以下的资金已超过70%。这种转向,除了带来经济上的实惠,还给了当地群众更多参与村庄治理、拥抱市场经济的机会。从“输血”到更加注重“造血”,受援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20年援藏的历史也证明,西藏农牧民有能力参与市场经济。广东援建的鲁朗小镇,17个自然村几乎户户都在搞家庭旅馆,他们不怕市场竞争,知道错位发展,他们欢迎政策优惠和无偿援助,更渴望一个施展拳脚的发展舞台。正是有这样的基础,广东才敢于打破无偿援建的惯例,引进社会资本,政府投入8亿元搞公共服务配套,吸引了17亿元的企业投资。也正是有这样的成长,一批西藏本土企业和企业家破土而出,西藏藏药厂、5100矿泉水等特色企业快速成长,西藏拉萨啤酒有限公司还成功上市,产品远销台湾。
20年援藏还验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援助是双方共同的事业,从来就不是单方面的赠予。广东省在第七批援建项目中,探索资金管理新模式,原则上以“交支票”为主,把主要精力放到监管上,项目实施交由当地政府部门主导。他们发现,唤醒受援地政府的合作意识,事半功倍,互动越多,效果越好。支援省市与当地干部群众的交流交往增加,经济社会发展上取长补短,从单向援助走向互利共赢……对口援藏的领域在拓宽,内涵在丰富,质量在提升。
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说过一句话:不要以为只是汉族帮助了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也很大地帮助了汉族。援助是一种投资,它是对共享繁荣、集体安全和共同未来的投资。翻过援建的一座座“米拉山口”,携手再向前,西藏必将更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大道。刘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