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单车广州“生存大挑战” 这个锅该由谁来背

22.11.2016  20:36
摩拜单车广州“生存大挑战” 这个锅该由谁来背 - News.Ycwb.Com
来源: img.ycwb.com

 金羊网讯 记者林明锋报道:短短半年时间,摩拜单车就完成了从“无名小子”到风靡全国“网红”的身份转变。在已经推行运营摩拜单车的北上广深,已经随处可见转动的红色车轮。跟传统的市政公共自行车相比,摩拜单车依靠GPS定位、无需定点停放的产品特性,打破了原本依赖于“停车桩”的自行车租赁限制,某种程度上化解了人们从住处到地铁站接驳的“最后一公里”难题,甚至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些人的出行方式。

然而作为一个全新的行业,它无可避免地承受着来自用户或者外界有意无意的“破坏”和“道德阴影”。

其实,摩拜单车自入市以来,曾多次被人为破坏,破坏方式五花八门,有的被扔河道,有的二维码遭喷漆,有的被从楼上直接扔下,有的车胎被割开…… 日前,羊城晚报报道称,在广州,摩拜单车人为损毁率达10%,即目前投放的两万辆自行车中至少有两千辆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有网友直言“再坚固的车也抵挡不住一颗没有公德的心”。

生存大挑战”就是因为“素质低”?

广州摩拜单车被曝损毁率过高之后,素质问题成为了网友们抨击的焦点。网友“长期吃土”说他曾经在科韵路某隧道口,看到两个年轻女子,直接把摩拜停在隧道拐弯下坡处然后下车走人,把人行道路堵住了。直言有些人连这么简单的素质都没有,更别期待单车不被破坏!网友“百万加勒比海”则说:“经营者明显太高估国人的素质了,敢采取这样的发展模式,肯定是人傻钱多。”“做这个第一批的蛮吃亏的,就看他们能不能挺到国民素质上升的时候咯。”网友“春梦鸟有痕”同情地说道。

也有网友站出来为网友鸣不平,网友“历史发明家”质疑道:这个10%,谁出的?感觉是在故意抹黑。网友“黑子”表示外来人口那么多,不能把低素质的帽子随便扣。也有网友提出了理性分析,网友“情剑哥哥”认为按照商业运营理念来说,这属于可预见的风险,应该是要尽量完善预防机制的。不能完全把道德的黑锅甩过来。

损毁因素有多方面 不能全部归结为素质低

今天下午金羊网金羊民声记者就此采访了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对于广州摩拜单车人为损毁率达到10%的数据,胡刚对于数据是否被夸大了持保留态度。同时他也承认摩拜单车的损毁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并非完全是人为因素。胡刚认为摩拜单车遭到损坏主要有几大原因。一是广州城区路建设施比较拥挤,这是城市的硬件环境决定的。二是广州大部分区域没有完整的自行车道,这也不利于摩拜单车的使用寿命的延长。三是摩拜单车的质量还有待提高。第四是摩拜单车的便利性因素,使得广州摩拜单车的使用频率比较高。胡刚表示,虽然也不排除有市民个人素质的因素在内,但是不能以偏概全,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为广州人素质问题。

那么应该如何减少广州的摩拜单车的损毁率呢?胡刚建议政府、企业和市民要三方合力,共同来维护好这一便民利民的新生事物,让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胡刚提出政府要采取相关措施,从逐步恢复自行车道等地方入手,支持摩拜单车等共享单车经济的发展。对于企业,则应该从设计入手,提高摩拜单车的质量,同时辅以积分体系等设计,来约束好用户。胡刚认为在创业初期经营者早就把这个风险考虑进去了,所以经营者也一定有相应的应对决策,无需过分担忧企业的盈利问题。而对于市民,他则希望市民能够提高个人素质,自觉维护好这些便利百姓出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不要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