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8支队伍武装巡逻市区人流密集场所

03.06.2014  13:41

  动中备勤组队员在执行巡逻任务。 记者付巨晗 通讯员唐乃国 摄

  “女士您好,轮胎爆掉了?我们帮您。”昨日,市民张女士从市区天虹商场购物出来,赶到停车场开车时却发现轮胎瘪了。正当她在发愁时,几名全副武装的公安民警、武警战士及时赶到,帮她换了轮胎。

  这些公安民警、武警战士是我市公安机关刚刚组建的“动中备勤”组之一,由三名武警战士、两名特警、一名派出所民警组成。与此同时,同样的另外一组人员正在另外的方向巡逻。两组队员共同担负着天虹商场附近区域的安保任务。

   每个备勤点配置24名警力分两班滚动式巡逻

  为贯彻落实公安部、省公安厅“屯警街面,动中备勤,武装处突”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我市公安机关应急处突快速反应能力,市公安局从今年端午假期起开展武装巡逻工作,全面加强我市社会面治安防控,确保我市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真是太贴心了。看到他们在附近巡逻,感觉特别安全。更没想到还能主动帮我解决这种小问题。”轮胎换好后,张女士连声向巡逻队员道谢。

  像这种在同一地段实行交叉武装巡逻的 “动中备勤”组在市区共有8支,分布于火车北站、华贸广场、吉之岛广场、高榜山正门、平湖门、汽车总站、天虹广场、时代广场,这8个备勤点均为人流车流密集地段。每个备勤点配置1个动中备勤组,每组配置警力24人,分两班滚动式备勤巡逻,每班12人。每组队员配有长枪、短枪,以及防暴钢叉、防弹盾牌、长警棍、急救箱等应急装备器材。在执行安保任务的同时,可以零距离服务群众。

  所有动中备勤点以屯警街面、动中备勤、武装巡逻的方式展开,采取“静态驻勤、动态巡逻”相结合的勤务模式,即由特警、武警和派出所民警驻守,并在备勤点周边200至500米范围武装巡逻,主要任务是对辖区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处置,并随时接受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的调警指令。

   巡逻队员快速帮市民找到走失小孩

  5月31日12时,市区江北华贸广场处的“动中备勤”组正在巡逻。一名女性市民突然找到巡逻队员,称其小孩在商场内走失,请求帮助。巡逻队员立即向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报告,联系保安人员通过视频监控寻找,并会同家长在商场及周边寻找,最终在20分钟后将走失小孩找到。

  “对走失小孩这种紧急情况,时间和速度是最重要的。”正在带队巡逻的江北派出所所长李剑平向记者介绍说,动中备勤组在起到震慑作用的同时,还可以随时无条件接受群众求助,第一时间以最快速度为群众解决困难。

  市公安局按照“覆盖全城、突出重点、以快制快、高效处置”的原则,大力推进武装巡逻、动中备勤常态化机制,努力提高我市动态管控、快速反应、高效处置三大能力,形成动静结合、相互呼应、整体联动的全时空武装巡逻动中备勤防控网络,确保做到快速反应,重拳出击,高效处置。

   每人携带手枪每组配备微型冲锋枪

  除一些必要的警械装备,每个备勤点还配备流动警务车1辆,武装处突车2辆;每辆处突车上配备防暴钢叉、防弹盾牌、长警棍、执法仪、反光背心、灭火器、强光手电、警戒带、急救箱等应急装备器材;特警队员着特警作战服全套,每人携带手枪,每组配备微型冲锋枪。各动中备勤组以屯警街面、动中备勤、武装巡逻的方式展开,采取“静态驻勤、动态巡逻”相结合的勤务模式。动中备勤组作为屯警街面的一线警力,随时接受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的调警指令。

  市公安局对动中备勤组实行 “点对点”指挥、“垂直式”用警的指挥机制,建立起指挥与处置直接对接的扁平化指挥体系,通过高效指挥,达到快速反应、快速到位、快速处置的要求。一旦遇有突发事件,各动中备勤组在周边200米范围、2分钟之内赶到现场处置,在屯警点所在派出所辖区5分钟之内赶到现场处置情况;辖区派出所、巡警中队巡逻人员5分钟之内赶到现场,市局、分局机关巡逻人员10分钟之内赶到现场处置情况;特警支队机动备勤组在车组巡逻辖区范围内5分钟赶到,跨辖区15分钟之内赶到现场处置情况。

   民警到汽车站讲解反恐器材使用

  惠城区公安分局圆通桥派出所和巡警大队民警日前赶到市汽车客运总站开展以“时刻牢记安全知识,增强自我反恐意识”为主题的安全知识讲座,并向全市各汽车站相关人员、保安人员共100多人讲解反恐知识以及各类反恐器材使用。

  今年以来,圆通桥派出所联合巡警大队特警中队,以“屯警街面、动中备勤”的巡防模式,在汽车总站重点驻守,武装站岗,开展“全警上路大巡防”工作。

  “有他们在这里,我们总感觉背后有个强大后盾,执行任务时信心更足了。”市汽车客运总站保安员小王对记者说,车站人流量大,治安防范难度大,但是自从有了动中备勤组,在工作中出现任何处理不了的问题,可以马上与巡逻队员联系向他们请教。

  除了治安防控,动中备勤组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随时向保安员提供业务指导培训,并且与他们相互配合,做好巡逻防控。(付巨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