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奇人蒋寒秋
朋友推荐,珠三角水乡深处,有一私人博物馆,非常值得一看。周末,按图索骥,驱车前往,终于在中山市阜沙镇,找到“寒秋博物馆”。
转下高速公路,穿过低矮厂房,陡然间,一栋飞檐飘角、临水而立的徽式建筑出现在眼前,让人有点猝不及防。门楣“映辉梨园”几个漆金大字,提醒进进出出的人:“这是一个古人演戏、看戏的场所。”
绝无仅有的清代大戏院
跨过门槛,只见夕阳掠过檐角,照在石铺天井,耳边仿佛传来戏台开场锣鼓声。热情的主人告诉我,这是一座清代大戏院,长约70米,宽约25米,包括前后三重院厅、左右两层厢房,房间多达80间,堪称当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清代戏院。
然而,这座巨大的戏院并非当地“土产”,而是从千里之外的江西婺源迁来的。一座占地3亩多的巨型古建筑,如何实现整体搬迁、异地重建的呢?
早在2008年,“寒秋博物馆”的主人路过江西,偶然见到这座清代康熙年间的大戏院。此时,它已被人收购拆散,孤零零躺在荒草丛中。对古建筑情有独钟的他眼前一亮,一见如故,立即斥巨资盘下,并决心整体搬迁复建。
这是一项考验意志、耐心与财力的浩大工程。这座大戏院除了“体型”庞大,工艺也极精致。戏院内共有石墩大梁112条、斗拱飞檐36个,预计需要100工人、5年时间才可完成复建工程,总耗材约3000多立方米。随后几年,馆主雇专业老工匠搬迁、复建、装修,以及协商用地,总耗资约2000万元。
如今,这项“宏伟”工程接近尾声,整体框架基本修复,只有室内装修仍在继续。十几个老工匠操斧抡锯,满头大汗地忙碌。预计,全部工程竣工要到明年。但是,馆主心里总有点不踏实:“毕竟这块场地租期只有10年。租期满后,大戏院能否继续拯建在这里,还得打个问号。”
“走一步看一步呗!我想,车到山前必有路。就是困难再大,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烂掉、毁掉!”不过,馆主自称还是很幸运的:“因为它已被人拆掉、急于转卖,我才有机会买下。否则,我就是花再多钱,恐怕也买不来。”
也许有人会说,老房子不应该异地复建,应该原地保护。“问题是,一座日晒雨淋、年久失修的老屋,如果无人整修,它就会彻底消失!如果收购复建,还能保留下来。”他坚信自己做得对:“中国的文物中国藏,熊猫去了世界照样是国宝。为了保护正在消失的古建筑,筹集资金、异地复建,恐怕是唯一、无奈的选择。”
包罗万象的私人收藏馆
典雅的清代大戏院,令人叹为观止。但是,它只是“寒秋博物馆”的一部分。
与大戏院隔水相对,是几年前拯救回来的一座青砖灰瓦、画梁雕栋的明代官宅。这座古宅建于明代弘治年间,前屋主是一位二品官员。历经岁月沧桑,展示在现代人面前的它,已经衰老疲惫,残破不堪,仅剩一个基本框架,被人抛弃,闲置在村头空地上。
幸运的是,它遇到了识货的“伯乐”。“寒秋博物馆”主人听说它的故事,先后10多次前往江西,了解情况,洽谈收购。之后,他在江西、中山两地设置工地,聘请能工巧匠参与修缮,先把构件按尺寸建好,然后编号、拆卸、装运、组建。整整花费3年多时间,投入700多万元,他硬是把这个“庞然大物”从江西“请”到广东。
囿于场地狭窄,这座明代官宅复建时因地制宜缩小了面积。但是,当这座气势恢宏、纯木结构的古建筑重新“登场”,参天古木,亭台楼阁,雕虫画鸟,古色古香,人们仍然可以看出其当年的富贵与奢华。
明代大官宅内更是别开洞天。这里,展示了许多罕见的“宝贝”:牌匾、圣旨、雕版、活字印刷、铜器、衡器、兵器、电话、钟表、书法、字画、农具等包罗万象,美不胜收。中华收藏家联合会主席、广东省收藏家协会主席陈少湘评价:这里“打造了一个精神家园,一座文化宝库。”
这些“宝贝”,都是“寒秋博物馆”馆主一年年、一点点从各地搜罗来的。一幅康有为书法——“独立乾坤大,徐行杖履轻”,是他6年前在北京拍得。他自豪地说:“当时只觉得,康有为这个人很有名,书法本身也有市场潜力,就买下了。早年市场估值不高,现在可能翻了两三倍。”
“寒秋博物馆”所有藏品中,有八道圣旨被视为“镇馆之宝”,轻易不示人。此次,馆主走进内屋,小心翼翼地捧出几道圣旨,慢慢展开。这些清朝光绪、道光、咸丰年间的圣旨,多从江西、福建、浙江等地收藏爱好者或传承者手中取得。
据说,圣旨分为“诏书”和“制书”,前者是皇帝口述旁人代写,后者是皇帝亲自书写。专家鉴定,这八道圣旨都是“制书”。
特立独行的文化传播者
由书法家刘谦强撰写的“寒秋博物馆”,以人名命,馆主叫蒋寒秋,一个地道的湖南农家子弟,黑肤、壮实、矫健,言谈举止之间透出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小时候,他受家族影响,热爱传统文化,喜欢收藏老东西。上个世纪末,蒋寒秋外出打工,慢慢从打工仔变成老板,在中山开起了塑胶厂、家具厂,并经营宾馆等生意。
生意做大了,收藏更有条件、兴趣也更浓,家里系列性藏品堆积如山。他萌发了办一个私人博物馆的念头:“藏之于己,赏之于众,与大家一同分享研究、见证时代的进步!”
几经周折,他终于选中了中山市阜沙镇,买下几亩地,建起私人博物馆。随后,又租下旁边一片鱼塘、菜地,复建清朝大戏院。这些年,蒋寒秋一门心思迷上扩建博物馆,生意反而很少过问。
“父亲自从玩‘博物馆’之后,好像着了迷,对其他的事情就不感兴趣了。他把其他产业赚来的钱,大多投在文物收藏上。”开始参与家族生意的蒋业这样介绍父亲。
这份执着与追求,源于一份责任心、一种使命感。几十年,风雨兼程。文化程度并不高的蒋寒秋,耗费万贯家财,收藏无数珍宝,既是出于个人爱好,更多是“不想让博大精深的传统建筑文化断根”。
他遗憾地表示:“这些年走南闯北,看到乡间那么多美丽的古建筑逐渐腐烂,或被人拆毁,真是心痛!我只要有经济能力,就尽量多收购点,能保护多少算多少。”
香港电影明星成龙曾以捐古建到外国的行动,呼唤国人对古建被损毁的重视。蒋寒秋也想用杯水车薪的实际行动,联系一些志同道合者,共同建造一个中国古建筑群文化产业园。
10多年前,蒋寒秋和妻子去福建,见到一份家传的圣旨,爱不释手,费尽口舌,花了几万元从主人手里购得。没想到,坐火车回来,随手放在行李架上,下车忘记拿了,再也没有找到。夫妻俩提起,至今有些懊恼。
为给后人多留点文化遗迹,蒋寒秋收藏没有“条条框框”。哪种东西稀少,他就收藏什么;遇到什么文物,他就筹钱买下。从粮票到瓷器,从电话到唐卡,从家具到铜器,林林种种,“千载古风一馆藏”。如此“开放式”胸襟,造就了今日兼存并蓄的“寒秋博物馆”。
强烈的文化传承使命感,让蒋寒秋人生路上多了一份传奇,多了一份精彩。“寒秋博物馆”门上不少娟秀题字,都出自蒋寒秋之手。偶尔,他还写写诗歌、随笔,抒发自己的情感。
“寒秋博物馆”规模越来越大,名气也越来越大,跻身于“广东省10大民间收藏馆”。蒋寒秋把它当做一种公益事业来经营,“重注人品轻看名”。近年来,他担任“一心基金”助残筹款委员会主席,一有空就参加红十字会慈善服务活动,服务大众,回报社会,个人累计捐物折款200多万元。
由此,47岁的蒋寒秋逐步实现了人生“蜕变”——从一名普通商人成为一位气质儒雅的民间企业家、实力超群的收藏界“黑马”、热心公益事业的慈善家。
他真诚地希望,在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下,再用3到5年时间,将“寒秋博物馆”建成一个知名文化旅游点,让祖国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