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改革最高旨归是人民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06.10.2014  06:20

  改革温度 最高旨归是人民(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

  ——来自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的观察与思考之五

  正在全面推进的改革大业,谁是最大的受益者?谁是最终的评判者?答案只有一个——人民。

  轰轰烈烈、大刀阔斧甚至不留情面的改革背后,有一个温暖的指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翻开35年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大写的“人民”二字跃然纸上——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党和政府更是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久久为功,将公平正义融入制度长城

  “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孰轻孰重?答案是不分伯仲,缺一不可。

  35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问题”焦点指向“公平正义”。如果不能带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利益,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这样的改革必将失去意义,必将不可持续。

  “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在追求公平正义的道路上,中国举起改革大旗。

  “国无法则人无矩,法不公则国不稳。”司法被称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守住这道防线,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保证司法在阳光下运行……司法改革的力度越大,公平正义的希望就越大。司法体制改革大幕已开启,公平正义的步履铿锵有声。

  从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速拆除横亘在不同人群之间的藩篱,到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改革招生考试制度,以促进公平公正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到改革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向不公平合理的高薪说“”;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到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啃这些“硬骨头”,彰显一个社会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

  构建公平正义社会,离不开强有力的制度支撑。久久为功,伴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公平正义”,正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长城。

   凝神聚气,把人民福祉作为改革航标

  不促进公平正义,改革没有出路;不增进人民福祉,改革同样没有前途。

  将人民福祉作为改革航标,过时的指挥棒要更换,过时的制度体系要更改,过时的思想观念要更新。鲁迅先生曾说:“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效之后。”改革,从来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推进系统改革就更难——难在众口难调,难在利益博弈,难在赢得民心。

  要金山银山,还是绿水青山?新修订的“史上最严”环保法,在环境规划、环境标准、环境监测、生态补偿、排污许可、处罚问责等方面确立了新“规则”。而打破GDP崇拜,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正成为新的执政追求。

  从推开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让沉睡的土地焕发活力,让沉睡的财富造福农民,到启动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放宽公司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和出资期限;从适时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实行“单独两孩”,到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管住“车轮上的铺张”;从扩大营改增试点到取消和下放审批权力……每一项改革的推进,都牵动亿万群众的心,都关乎亿万家庭的福祉。

  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推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土壤正在瓦解;“八项规定”的严格执行,使节俭清新之风成为时尚。与日益改善的党风政风社风相对应,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正在跃升。

  凝神聚气,握指成拳。把人民福祉作为航标,改革给人信心,给人温暖,给人力量。

   心心相印,让人民群众成为改革主体

  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改革的力量源泉。没有人民参与支持,改革如同无水之舟、无土之木。

  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保护,到化解过剩产能;从大学生创业就业环境优化,到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全国政协的“双周协商会”越开越火。民意在这里汇集,智慧在这里凝聚,高规格的头脑风暴背后,是改革“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生动诠释。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改革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是推进改革的不二选择。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这是从改革中得出的重要经验,更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法宝。

  改革越向前推进,越会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越会遇到阻力障碍。尤其是关系复杂、牵涉面广、矛盾突出的改革,更要深入了解群众实际生活怎么样?群众的诉求是什么?改革带给群众的利益有多少?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改革大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一片土地的历史,就是在她之上的人民的历史。”今天,以人民为最高旨归的改革,正在书写历史,开创未来。本报记者 袁新文 廖文根 张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