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深圳客“企随人走”的效应

27.01.2016  19:40

本报报道,上周,临深片区房价持续上涨,其中黄江、凤岗、樟木头和松山湖上涨幅度较大。另外,大朗、沙田、清溪也呈现不小的上涨势头。随着深圳客持续不断的到来,基于他们的出行规律,临深片区部分小区能否变成“睡城”和“空城”的疑虑也在上升。

去年,东莞房地产销售过千亿大关,其中,一半以上为深圳客所付出,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东莞目前去库存压力不大,今年两级政府不必再关注去库存化问题,深圳客当是最主要贡献者之一。而且,根据深圳土地供给局促、居住用地去年入市不多、城市常住人口自有房率不到37%在中国城市最低的现实,今后若干年内,即使达不到去年那种大举入莞的情况,但深圳客到东莞购房还是会或多或少地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针对性加大深莞某些公共服务的同城化,不仅可以避免某些建成小区沦落为“空城”“睡城”,而且还会放大“企随人走”的效应。

在前不久东莞举办的一个活动上,深谙东莞市情的广东 经济 学家林江和东莞房地产专家、中原策略研究中心总监车德锐都表达出一种忧虑:临深片区收楼的时候出现七八成空置的空城怎么办?在他们看来,最怕的就是“空城”,好一点的变成“睡城”,过来睡一晚再去上班。基于深圳客目前的就业状况和出行规律,出现“睡城”和“空城”的可能性不是没有,而在“睡城”和“空城”的情景下,东莞接纳深圳客房地产 投资 的最大化效应便难达及。

其实,早在去年三四月间深圳客进军东莞的时候,我们就预测到一种可能,深圳客的到来有可能引发附带效应,即“企随人走”,而如果这一大场景出现,那么,像上世纪九十年代那种力度的企业迁移潮,未必不能在深莞之间发生。深圳土地成本和购房成本的上升,如今似乎已经达到一个临界点:某些公司的收入较高的白领阶层也难承受高房价成本,倒逼公司白领员工到东莞购房,因此,某些这类白领员工居多的公司就有可能迁移到东莞,生成“企随人走”的效应。

若要避免“睡城”“空城”的出现,并增大“企随人走”的效应,东莞应主动加大莞深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进程,如可尝试教育、医保等方面同城化,提升深圳客在东莞的入住率和消费水平,并以深圳客在东莞的留住为契机,从另一个方面拉动深圳创新型企业在东莞的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