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全国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学术大会在连召开

31.05.2017  19:55

  7月8日-10日,第十六届全国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学术大会在大连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粒子治疗分会和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辽宁省医学会、大连市医学会、大连肿瘤学会等八家单位共同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放疗、介入、外科等领域的近600名专家就国际前沿的放射治疗手段——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Radioactive seed implantation the--rapy)进行了经验分享,并对发展趋势、临床研究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层次交流,对“小粒子”在肺癌、食管癌、肝癌、胰腺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等不同肿瘤的治疗中“大作为”进行了研讨,对放射性粒子治疗进入肿瘤治疗的主流行列进行了前瞻。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本次大会执行主席王若雨教授介绍,全国放射性粒子治疗大会旨在推动肿瘤粒子放射治疗技术发展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它是全国范围内该领域高学术水平的科技交流大会。

  据介绍,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有100多年的历史。上个世纪80年代,超声技术、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和模板定位技术出现,奠定了近代粒子治疗前列腺癌的标准。使放射性粒子治疗在颅内肿瘤、头颈部肿瘤和前列腺癌治疗显示了非常好的前景。

  随着肿瘤科、放疗科、影像科、介入科医生对粒子治疗的了解越来越多,加入“粒子队伍”的专业人士逐年增多。“面对国内放射性粒子治疗的现状,我们应该一如既往地本着”使患者最大获益“的初衷,从四个方面去努力,一是要积极开展粒子治疗的临床研究,用国际认可的方法证明粒子治疗的优势;二是要加强粒子临床操作的规范,考核粒子治疗资质;三要怀着开放的心态,欢迎更多人了解我们,加入我们;四是要加强多学科合作,促进粒子治疗的MDT(多学科合作)。

编辑: 许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