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思想大解放推动创新大发展 年内推动350家企业技改
惠州仲恺高新区国家级孵化器
策划:孙爱群 马勇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骁鹏 实习生 黄家祥 张宇红 李海婵 黄婉秋 黄雅涵
图/羊城晚报记者 王磊
“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创新,已成为南粤大地的“风向标”,在全省创新驱动“总动员”号角下,惠州将全面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核心目标。
羊城晚报记者深入采访发现,如今惠州各地各部门正在打开思想解放的“开关”,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大解放正引领着惠州的创新大发展和经济大发展。
大力解放思想
推动创新驱动落到实处
3月1日,惠州市召开创新驱动发展暨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惠州市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对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和总抓手的认识,推动惠州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
去年,惠州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等“1+6+N”一系列政策,在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下,惠州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惠州GDP以9%的增速达3140.03亿元,增速居全省各市第2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39%的增速达255家,R&D占GDP比重约为2.45%。
然而和周边的珠三角城市相比,惠州差距明显,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深圳和东莞去年分别有5500多家和近1000家。和惠州发展水平接近的中山,前年的高新技术企业是221家,去年增加了200多家。会议分析,惠州最大的短板就是创新能力不足,而最大的问题就是思想还不够解放,在主观上、思想观念上还不够新,认识还不到位。比如,在谋划一些规划的时候不敢想,在面临一些政策的时候不敢用,在攻坚的时候不敢闯、不敢冲。问题就是导向,短板就是方向,也是这项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如今,惠州各地各部门正掀起一场解放思想的潮流,进一步强化对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和总抓手的认识,全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构建创新体系
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惠州将创建多层次创新体系。根据《惠州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惠州将按照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1+7”的建设格局,聚焦智能制造、“互联网+”、绿色低碳等高端产业发展,大力培养和集聚高端人才,加快形成惠州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空间布局上,惠州显得颇有章法,惠州将构建“一基地、双平台、五大抓手”的创新体系。
潼湖生态智慧区作为惠州市创新驱动发展的“绿色引擎” 被列入省“十三五”规划,是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广东城市经济社会转型实践区、珠三角创新要素集聚区和惠州智慧城市引领区,打造惠州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基地;而仲恺高新区和环大亚湾新区作为两大平台,是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的主阵地。其中,环大亚湾新区作为全省重大区域发展平台,是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以大亚湾区为中轴,辐射惠阳区、惠东县,提速产业升级步伐,建设创新载体,集聚创新要素,着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蓝色引擎”。而仲恺高新区是惠州创新驱动的“龙头”,去年11月被纳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其对外承接创新资源,对内带动创新发展的纽带作用愈显突出。
建创新示范区
融入珠三角创新一体化
惠州仲恺高新区的8.8平方公里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和利用备受外界关注。围绕示范区的建设,仲恺高新区将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重点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新型研发体系和孵化育成体系建设、产学研结合与多层次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精准发力。
仲恺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现在已经启动了示范区摸底调查,研究调查示范区8.8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土地使用、产业布局、产业形态等情况,利用毗邻深圳、东莞的地缘优势,全面对接两地创业资源,先后赴深圳科创委,以及深圳固高科技、组合科技等创新型企业考察,并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为示范区建设提前布局。加快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示范区的核心带动作用。
此外,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建设创新平台是惠州建设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的重中之重。通过产学研合作,惠州建成了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中科院自动化所先进制造研究中心、广工物联网协同创新研究院已正式运营。目前,惠州暨南大学生物环保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惠州研究院也正在加紧推动落户建设。此外,惠州也将深化与以色列、乌克兰、德国等先进国家的国际合作,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交流,实施“走出去”计划,输出技术和产能。这些科技专项以及创新平台的建设,正在加速各种高端创新资源的聚集,惠州也随之加速融入珠三角创新一体化体系的建设中。
设定创新目标
年内推动350家企业技改
创新驱动的主体在于企业,近年来,惠州不断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今年1月29日,国家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公布了新版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认定条件中取消了30%的大专人员比例和放宽了获得知识产权年限的要求,并允许高企跨管理区域整体搬迁并继续保留资格。这给惠州高企的培育目标有了较大的提高空间,惠州以此为契机,今年大幅度增加了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力争到2016年、2017年和2020年惠州的高新技术企业要分别达到400家、550家和1000家,比原计划目标提高了10%-25%。
为此,惠州也将推动落实《惠州市加快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工作方案(2016—2020年)》和各项配套优惠政策。从科技项目、知识产权、科技服务、辅导培训等方面扶持企业快速成为高企。对于从深圳等外地引进高企整体搬迁至惠州之后,将及时帮助企业办理备案手续,使其继续享有高企资格和优惠。落实知识产权示范市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抓好知识产权申请和授权对高企的支撑。
此外,在工业技改外面,惠州将积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为适应“机器换人”、转型升级需要,还将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打造高端先进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加大力度引导企业开展生产工艺改进,购买先进生产设备,加快机器换人步伐,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继续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年内推动3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改,技改投资增长20%以上。
专家建言
清除与创新相悖的体制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竞争力中心主任丁力教授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惠州解放思想推动创新驱动需要从政府入手,其核心是清除与创新相悖的体制。
对此,丁力指出必须做到两点,第一应该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第二建造一个法治社会。他认为,惠州目前在这两方面做得比较好,已经走在整个珠三角地区的前列。
此外,丁力表示,工业4.0是时代的大趋势,但对于工业4.0的认识不能单纯将工业4.0认为只是机器人制造,而是智能化技术的运用。例如,深圳跨入工业4.0时代是IT产业的延伸、更新换代,以及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而以电子信息和石化产业为支柱产业的惠州,通过推动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和发展,也一样可以进入工业4.0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