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权简政”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19.05.2014  18:51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吴瑕  见习记者  刘宇雄  通讯员  穗民宣)  昨日,由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等单位主办的首场“广州市社会组织讲坛”在羊城开讲。来自北京、香港以及广州等地区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如何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议题展开探讨。多位到场专家指出,要扶持民间组织发展,亟需政府创新管理方式,积极培育“生态”,通过放宽管理权力,激发其发展活力。 
  现状:广州现有6150个社会组织 
  据了解,目前广州地区面向不同服务对象、提供不同服务内容的社会组织很多,截至3月份,在广州市民政局正式注册的有超过5000个,加上备案名单中的694个,共有6150个。今年2月,广州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 
  “2008年至2010年间,广州市社会组织数量年增长率在8%左右,由于近年来降低了社会组织登记门槛,社会组织数量增长速度加快,去年增长率就超过了13%。”广州市民政局一位负责登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说。 
  据了解,广州市政府对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扶持力度也是逐年加大,先后出台了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目录、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社会组织目录。继去年第一批广州市本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达140项,市区两级财政投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经费达3.6亿元后,今年首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资金也高达1500万元。 
  建言:放宽管理权力  积极培育“生态” 
  社会组织数量逐年增加,其发展状况却“良莠不齐”。据了解,除了一部分社会组织是运营良好之外,有相当部分是常年处于“零项目”的状态。如何才能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让其取得良性发展?各方专家提出了各自见解。 
  原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蔡禾教授认为,政府应该放宽权力,不要让社会组织“公益性、民间性”的立场变味。“我认为在管理上第一要坚持‘政社分离’的方向,社会组织作为独立的法人主体,政府的管理权力只有在社会组织的行为违反了国家现行社团、民非、基金会登记法和其他法规时才可以出场,而不应该在这之外附加其他行政介入权力。”他认为近年来出现的“宽进严管”的管理手法是值得反思的。其次,他认为要大胆探索社会监督的方向,“对于社会组织的监督不应该走加大政府行政监督权力的老路,而应该走社会监督的新路,将社会组织的活动充分暴露在阳光下,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他还建议政府要通过分类管理拓宽社会组织发展空间,化解当前社会组织在管理上面临的种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