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政协新闻发言人:尽量回答公众关心问题

01.03.2016  16:03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记者熊争艳)一名多年报道政协大会的老记者,一位中国 新闻 发布制度的推动者,今年成为全国政协大会第14位新闻发言人。

对于这份工作,尽管不陌生,但还是诚惶诚恐。”曾在媒体和新闻主管部门深耕近四十载的王国庆1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这样看待新的角色。他将于2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亮相。

政协新闻发布会是每年全国两会的首场重大活动,曾有政协新闻发言人笑称这是他“一年一度的高考时间,在第一个新闻发布会率先面对媒体。

政协是一个参政议政机构,由34个界别组成,涉及政党、 经济 、教育、科技、文化、民族、宗教、港澳台等方面。国计民生各领域的事务,都可从政协的角度提出看法,因此媒体的提问涉及广泛。

确实是很大的挑战。记者的提问范围广,难度大,发言人必须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广博的知识面、良好的沟通能力。”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委员王国庆接受采访时不疾不徐,语调平和,时常与记者目光交流。

63岁的王国庆说,为了首场发布会,他已准备一个多月,经常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已收集1400多个问题,听取60多个部门介绍情况。

王国庆透露,最近他还与主流媒体、都市媒体、网络媒体、外国媒体等沟通,了解他们关注的问题。“我把这些看作是‘供需对接’,毕竟发布会只有1个多小时,要尽量在有限时间,回答更多公众关心的问题,释放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事实上,对于办好一次成功的新闻发布会,王国庆很有经验。本世纪初开始,他担任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13年,见证了中国新闻发布制度的建立完善。

2003年之后几年,每逢一些重大事件发生,部长们被请到国新办开新闻发布会,王国庆都是发布会主持人。

在王国庆眼中,新闻发言人是政务公开和媒体公众获取信息的一个随时敞开的窗口。“比如,政协大会新闻发言人,不是代表自己,而是政协大会的代言人,同时也是保障公众知情权的维护者。

新闻发言人和媒体记者是什么关系?“合作关系。我不觉得记者提问是找麻烦,相反,我对记者提问持欢迎态度。”王国庆说,希望记者的提问尖锐而不极端,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发言人的思维,引发精彩的回答。

王国庆40多年的职业生涯多元丰富,从下乡知青到英语翻译,从媒体记者到国新办领导,既在黑龙江建设兵团等基层工作过,又留学过加拿大、做过常驻美国的首席记者。

每一段经历对发言人都很有帮助。我常开玩笑说‘有北大荒那碗酒垫底,什么酒都不怕了’。”王国庆说。

王国庆与政协结缘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他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多次报道政协大会。“政协是座新闻的富矿,汇聚了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他们思维开放,见解深刻。我当年就喜欢跑政协。

这位记者出身的发言人坦言,他不怕敏感问题,“越是敏感问题,越要想办法说清楚。只要不影响国家安全和大局,一些问题为什么不能说?

长期从事对外宣传工作的王国庆,一直在思考怎么用国际语言表达中国故事。“作为政协新闻发言人,我不仅是对中国媒体、中国公众说,也是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希望通过与记者的问答,讲出一个真实的中国。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
端午节假期出游人次破亿 文旅产品服务丰富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徐壮)文化和旅游部24日公布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新浪广东
深中通道完成海底穿针 深圳和中山在海底实现牵手
  新华社广州6月11日电(记者田建川、齐中熙)1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