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参事黄伟宗:大埔是“青花瓷敦煌”

21.12.2014  11:20

  梅州网讯 “大埔是中国青花瓷品种最集中的地方,也是陶瓷出口海上丝绸之路数量最多的地方,堪称‘青花瓷敦煌’。”连日来,省政府参事、省“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开发项目组组长、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深入我市各地调研考察,继发现松口是梅州客家人走向印度洋之路的第一港后,他在大埔实地考察后又得出这一观点。

  年届八旬的黄伟宗是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课题研究的权威。17日至20日,他和省政府特聘参事、珠江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暨南大学教授王元林一行,在市文联负责人的陪同下,冒雨深入到中国客家博物馆、梅县松口镇、大埔三河镇和百侯镇考察。

  黄伟宗对大埔近年来高度重视陶瓷产业发展,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给予肯定。通过此次考察,他有了重要发现:大埔可谓“青花瓷敦煌”。“海上丝绸之路也即陶瓷之路。大埔是青花瓷敦煌这一历史地位对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在文化贸易上的交流将有重要意义。”他表示,三方面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第一,大埔陶瓷历史悠久,早在宋代便开始制作瓷器。大埔余里古窑群是广东境内已知最早的仿龙泉青瓷窑业遗存,且是同类窑址中罕见保存较好、规模宏大的明时期龙泉系青瓷窑场。广东省第一间陶瓷学校和第一间陶瓷研究所都设立在大埔,且大埔有“中国青花瓷之乡”美称。第二,大埔濒临韩江,自宋元时期开始,其陶瓷便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畅销海内外,是中国最早出口青花瓷的地方。第三,大埔陶瓷品种齐、数量多、品质高,以其“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特色饮誉世界。黄伟宗表示,接下来将组织专家进一步考察论证。

(记者李少凤 通讯员谢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