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政府改规划升密度 多管齐下增房屋供应

17.01.2015  05:40

  中新社香港1月16日电 (记者 李启玮)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16日表示,当前香港房屋问题严峻,除了持续加大加快供应外,别无快捷方式,必须官民同心、多管齐下增加房屋供应。

  张炳良16日在记者会上阐述2015年房屋措施时表示,由于过去的规划和开发追不上经济发展和新增住户的增长趋势,导致近年结构性供不应求。现在楼价、租金高企,政府需多依赖资助出租和出售房屋,解决中低收入市民的房屋需要。

  特区政府将全力加快兴建公营及资助房屋,预计未来5年落成公屋单位达7.71万个,居屋则超过1万个。除增建公屋外,政府会增加资助出售房屋供应、丰富资助自置居所形式、善用其他公共及非牟利机构以至私营机构的力量,以增加资助出售单位。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14日在2015年《施政报告》中建议,房委会要在兴建中的公屋选择合适项目售予“绿表”人士(租住公屋人士),定价较传统居屋低,以进一步完善房屋阶梯。

  张炳良指出,计划暂名“绿表置居先导计划”,既可协助居于公屋的绿表人士自置居所,又可腾出公屋单位给轮候家庭,是“一换一”的双赢方案,并不会减少公屋供应。

  开发规划土地和建屋皆需要时间,张炳良表示,面对当前的短缺,“没有魔术棒能点地成屋,即时解决所有问题”。他说,特区政府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逐步扭转供求失衡情况。

  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陈茂波则表示,房屋问题的燃眉之急是短、中期土地供应,政府主要通过更改土地用途,增加供应,包括将部分“政府、机构或社区用地”与“绿化地带”改划为住宅用地,和将未落实用途的土地用作兴建房屋,并将提高发展密度,即通过提升地积比增加单位数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