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抗战故事:大岭山百花洞战斗持续两天一夜

13.10.2015  16:13

■百花洞战斗(油画)

■百花洞战斗要图

■叶黄稳 记者 陈帆 摄

■百花洞战斗战场遗址

■第三大队大队部遗址

东莞时间网讯 百花洞是隐蔽在大岭山东面一片荔枝林中的一条村庄,随着大岭山抗日根据地的诞生,它像一把尖刀插进敌军的腹地,直接威胁着日军的交通线和占领区。

1941年6月10日晚,日军长濑大队400多人和伪军200多人奔袭大岭山区百花洞村,11日清晨战斗正式打响。百花洞战斗持续了两天一夜,我军毙伤日军大队长长濑等官兵五十多人,缴获枪支弹药一批。这场战斗,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战后,日军哀鸣:“这是进军华南以来最丢脸的一仗。”

根据地建立威胁日军  日军偷袭阴谋被识破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日军深感震惊,调集大批兵力向大岭山根据地扑来,企图一举将其摧毁。

1941年6月10日晚,驻莞城的日军长濑大队400余人,纠集200多伪军,分两路奔袭百花洞村,一路从厚街桥头经大迳、大环扑向百花洞;另一路由长濑率领从莞城经上下山门、髻岭,向百花洞合围,敌人误认为这里是游击队的主力和指挥机关驻地。

敌人这个秘密行动,早已被我情报人员所侦悉,于当天晚上便送到了正在百花洞主持召开民运会议的大队长曾生手上。他立即率领百花洞抗日自卫队迅速抢占百花洞西南的小山头制高点,准备迎敌。

同时,曾生派通讯员去大王岭村向总队长梁鸿钧和政委林平报告。他们接获报告后,当即命令副大队长邬强率领跟随大队部活动的第三中队急速赶往百花洞支援曾生,又命令驻大环村的二中队和驻大沙长圳村的一中队迅速抢占有利地形,待机出击进攻之敌。随即,林平和梁鸿钧便率领大队部机关人员从后山转路来与曾生会合。

日军做梦也没有想到,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军民正张开口袋,等待他们钻进来,陷入了一个反包围圈之中。

一场剧烈的战斗在百花洞周围打响了。

日军出师不利被包围  指挥官被毙敌军大乱

当日军出现在北面通往百花洞的小路上,曾生一声令下,指挥百花洞抗日自卫队猛烈射击。日军出师不利,没料到还未进村就惨遭突然打击,顿时阵脚大乱。

枪声一响,驻大沙长圳村的一中队在中队长彭沃率领下,赶到百花洞东侧的太公岭,占领村头阵地。

此时,日军主力一部分占领百花洞西北的山地,一部分沿着田埂向百花洞左侧的荔枝园移动。我军马上以密集的枪弹向日军扫射,用一道道火力截击日军继续向前移动。

刹那间,枪声四起,杀声连天。

日军队伍中,有一个军官骑着高头大马,骄横地挥动军刀指挥作战。第一中队机枪手吕苏,用机枪对准那个骑马的日军军官,“哒哒哒”,一排子弹射过去,日军军官连人带马栽了下来,滚到路旁。

“打中了!”“打得好!”游击队员不约而同地高呼。

日军失去指挥,顿时惊慌失措。

第一中队抓住战机,掩护第一小队穿过日军封锁的开阔地,在荔枝园与日军展开白刃战,撂倒了日军军曹和几个士兵。日军被迫退向荔枝园北面的小高地。第一中队和太公岭抗日自卫队占领了荔枝园和百花洞北角,用火力压制敌军。

百姓敲锣打鼓吓唬日军  “笼中”日军突围失败

随着我军的猛烈进攻,日军被困在村边地头里,不敢动弹。

附近村庄老百姓一听说日军被围住了,纷纷拿起看家护村的各式武器,爬上百花洞山头,敲锣打鼓助威,还在铁皮桶里燃放鞭炮,发出机枪般的响声吓唬日军,并不断地高呼:“日本鬼子被围住了!”“日本鬼子走不掉了!”阵阵锣鼓声、鞭炮声和喊声,震天动地,山鸣谷应。

中午时分,被围困在百花洞的日军几次企图突围,向北面山地的主力靠拢,都被抗日军民打了回去。

下午,困在百花洞山岗上的日军组织突围,疯狂地向四周射击,掷弹筒一个劲地乱轰,并且不断地施放烟雾。在北面日军的接应下,被困的这股日军才狼狈地爬上北面山头与主力会合。

被困日军飞鸽传书求援

空投物资落入我军手中

两路日军会合后,企图强行冲出包围圈,但抗日军民牢牢把守住阵地,击退了日军一次次冲锋。

日军迫于无奈,只好在山岗上挖掘堑壕,固守待援,并放出军鸽向日军联队部求援。

碰巧的是,那只军鸽飞到数里外的大沙乡时,见到鸽群便停下来栖息,正好被大沙乡抗日自卫队员看到,一枪将其击毙,缴获了日军的求援信和简易地图。

入夜,抗日军民组织小分队轮流袭扰被围困在山头的日军,枪声此起彼落,打得日军心惊胆战,彻夜不宁。

第二天上午,日军出动飞机,空投干粮和弹药给被围困的日军。抗日军民向敌机开火,敌机不敢低飞,匆匆投下东西就逃了,结果不少空投物资落入抗日军民手中。

此后,日军又组织几次突围,都没有成功。直到下午4点多钟,日军1000多人从广州、石龙前来增援。日军支援部队开抵战场后,先集中野战炮等重型武器轮番进行了轰击,随后步兵才向纵深搜索前进。

被困的两路日军听到援军的浓密炮声,知道援军已至,便乘势在烟幕弹的掩护下,夺路冲出重围,这才躲过了全军覆灭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