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故宫开放面积已达60% 慈宁宫将首度开放

31.08.2015  12:42

  

故宫博物院内的倦勤斋,是乾隆花园四进院落的最后一进,就其体量和规制来说并不起眼。但要将它修复,挑战巨大:倦勤斋地面以苏州产的金砖铺就,梁架 是紫檀木制成的双面绣片,梁架上还镶嵌了2460块和田玉;院落中的戏台上,竹子制成的篱笆与亭子构成一派江南风光,按照古建修复“原材料”、“原结 构”、“原工艺”、“原形制”的原则,故宫博物院用6万4千多段金丝楠木替代竹子,“还原”了亭子与篱笆。

“因为竹子在北方会裂开,所以用金丝楠木替代。”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曾在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获得工学博士的他,对故宫古建修复有着深入而细微的关注。在他的视野中,御花园的石子路、屋顶的杂草、盆景前的围栏,甚至地上的窨井盖都与古建保护息息相关。

8月28日,2015(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博览上,单霁翔在为时2小时的主旨演讲里,从200年前英、法、意三大流派关于古建修复的尖锐争论开 始,谈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古建保护专家对中国文物修复的看法。“中国古建筑是木质结构,与西方砖石结构建筑非常不同。它本身具有脆弱性、整体性和延承 性。”单霁翔说。

“对于中国古建筑,如何贯彻《威尼斯宪章》,我们一直在彷徨。”单霁翔这样表示。在文物古建保护的案例中,曾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他讲述了对应县木 塔,以及郓城、临汾、长治等地密集排布的明代以前古建筑保护修缮的看法。当然,作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故宫古建的修缮与保护是他讲述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