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珍藏的这些国宝你知道吗

12.10.2015  14:00

故宫博物院不仅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而且拥有数量庞大的独特藏品。文物藏品包括两部分:不可移动文物——紫禁城古建筑,可移动文物——珍藏的各种文物。

截至2010年年底,故宫博物院统计藏品总数为1807558件(套),其中93.2%属珍贵文物。这种以珍贵文物为主、普通文物为辅的倒金字塔式藏品结构,在全国乃至世界博物馆中都是罕见的。

或许是中小学历史课上学过,知名度较高,所以提起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很多朋友都会说到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宋定窑白釉孩儿枕。其实,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够“镇院之宝”级别的国宝太多了。记者就挑几件自己见过的、曾经或正在展出的宝贝,给您简单介绍一下吧。

大玉龙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曲长60厘米,直径2.2~2.4厘米

这件C形玉龙,是目前所见同类器中最大者。此玉龙,因其吻前伸,前端凸且翘,因此又称玉猪龙,是史前红山人的神灵崇拜物,也是中华龙文化的起源之一。

2012年8月15日一11月11日曾在午门展厅举办的“山川菁英一一中国与墨西哥古代玉石文明展”中展出。

冯承素摹兰亭卷(局部)

冯承素摹兰亭序卷

唐冯承素摹

纸本,行书,纵24.5厘米,横69.9厘米。

此本用楮纸两幅拼接,纸质光洁精细。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后纸明项元汴题记:“唐中宗朝冯承素奉勅摹晋右军将 军王羲之兰亭禊帖”,遂定为冯承素摹本。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先生曾评点:本帖点画种种特点,我以为可能大都是保留原帖中的原样而仿摹下来,不能是凭空胡造的,所以它有一定的“存真”的优点,高于传世各种其他摹刻本。本帖神气又比较生动,细看乃是摹临结合,将字形先勾一轮廓,再依勾形对看原迹临写,其细微末节特点之处——如贼毫、叉笔等,则再仔细描补而成。所以一方面细节特点不失,一方面又较生动。2010年9月21日—12月5日午门展厅举办的“兰亭特 展”中曾展出,10月13日—11月8日将再次亮相“石渠宝笈特展”二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