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挑”起争端 成就学生精彩
●大埔县张云栽实验小学 廖艳梅
在语文教学中,往往需要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有时需要让学生加深印象,有时需要扭转学生的认识,有时需要拓展学生的思维,如何有效地挖掘学生潜在的思考力,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呢?
故意“混淆是非”。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有时可以提出一些混淆是非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质疑,继而激发他们积极思考,激起他们维护真理的意识。在教学《最佳路径》一课时,我提出了这样的异议:“我认为这个最佳设计奖应该颁发给老太太或者游人才对。”学生们纷纷举手争辩。这样的设计,巧妙地引导学生以思辨的方式理解全文,既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故意“装糊涂”。教师有时在关键的地方故意装糊涂,提出肤浅的看法,把问题抛给学生,留给学生思考、探究的空间,反而会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一些独到的见解、精彩的言论就在教师的“装糊涂”中变得精彩纷呈。如《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中,我在关键的地方“装糊涂”:“五壮士不会先假装投降,然后再想办法甩掉敌人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都抢着发言。学生的思路被打开,思维得到碰撞,爱国情感被强烈激发,文本的价值取向得以真正理解和认同。
故意“断章取义”。当学生对课文内容出现理解不清时,教师可在学生学有疑惑处、理解易偏处、思维受阻处等“节骨眼”上,来点“断章取义”,以引导学生讨论甚至辩论,达到质疑释疑的目的。在教学《凡卡》中,我故意大声说:“凡卡写的信爷爷是能够收到的。”学生听后都对我的话提出了质疑:“信封上的地址不详,爷爷能收到信吗?”看到学生们能从我的话中产生疑问,我立即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故意“偷工减料”。有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我会抓住细节之处,故意将句子“偷工减料”,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有关内容的思索,形成浓烈的教学氛围。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他不停地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这句话时,我故意说:“同学们看这句子,作者没完没了地写了那么多时间,真啰嗦,不如改成‘他挖了三十六小时,没人再来阻止他。’多直截了当呀。大家同意老师的改动吗?”学生们在朗读对比后,纷纷发表意见。他们在我的“陷阱”中真正理解了句子的含义,懂得了时间串起的是父亲对儿子忠贞不渝的承诺,演绎的是感人肺腑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