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创新 推进研究 放大效应 评荐一部研究廉洁城市建设的拓新力作

17.05.2014  20:10

时间:  2014-03-01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文玟、符永寿

新年前夕,正当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并审议通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修订稿)》之时,一部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完成的新著——《廉洁城市建设初探——基于廉洁广州建设实践的研究》应运而生。它是目前我国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廉洁城市建设较为鲜见的拓新之作,通览全书,其针砭时弊,立论鲜明,具有两大主要特色:

第一,扎根实际,视角独特。众所周知,城市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是人类逐渐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今之际,我国正在实施新一轮城镇化发展战略,与之俱来的反腐倡廉问题必将更加突出。难能可贵的是,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自两年前接受中共广州市纪委的委托从事相关课题的研究之后,一直在跟踪“廉洁广州”建设。以此为基础,他们对廉洁城市建设作了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了这本专著。

该书借用国际上著名反腐败组织“透明国际”于1993年提出的“廉洁岛”概念(即在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甚至一个公共项目,通过系统地政策投放,切实做到廉洁,然后发生一种示范效应,在其他地方予以推广),率先提出推进廉洁城市建设可以产生的三大积极效应:一是聚集效应。廉洁城市将系统运用反腐倡廉法规政策、文化科技等综合手段,创新工作方式,以形成聚集的合力,有效保证法律法规的落实,及时监测反腐败工作成效,精准打击腐败分子。

二是辐射效应。城市尤其是我国先发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具有全方位的辐射带动能力,城市反腐倡廉建设所形成的示范效应,有利于扩大辐射面,通过一个又一个“小气候”的改变来改善“大气候”,最终推动反腐败的成功。

三是倒逼效应。廉洁是现代城市最美丽的名片,既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城市声誉、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强化城市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会反过来倒逼城市推进科学发展,促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赢得更加科学的顶层设计与发展动力。这样,它既回答了人们普遍关注的思想认识问题,也提供了相关的对策思路分析,是一部勇于创新思考与推动反腐败攻坚克难的力作。作者注重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实例分析,为理论阐述提供了鲜活、扎实的实证材料,富于针对性与现实感,对人们深入进行理论思考和推动现实工作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第二,结构严谨,内容翔实。该书从廉洁城市的基本内涵及指标体系的研究开始,在理论上对“廉洁城市”建设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比较完整地回答了什么是廉洁城市、为什么要建设廉洁城市、如何建设廉洁城市等重要命题。首先,提出并阐释了“廉洁城市”的内涵、目标、基本任务和评价维度,在国内率先尝试对“廉洁城市”进行理论上的概括;其次,分析了廉洁城市建设的环境条件、国内外建设廉洁城市的实践探索及其所取得的成效及经验,提出了廉洁城市建设的战略框架与推进思路;再次,研究廉洁城市的评估框架,提出了测评指标体系及测评方法;最后,对珠三角廉洁城市群,特别是对廉洁广州建设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涵盖了战略设计、发展蓝图、建设规划、调查数据等内容。

然而,同建设廉洁城市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样,对廉洁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也才刚刚起步,属于新的领域。在推进廉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亟待我们开辟新的研究路径。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的通知》就明确提出,作为反腐败工作极其重要的抓手,2014年起将开展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工作。这项工作主要是对报告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核实。每年按一定比例开展随机抽查,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对拟提拔的部分考察对象、拟列入后备干部人选对象和其他需要核查的对象进行重点核查(据了解,广州市南沙区早在2013年初就进行过抽查核实工作的试点)。

今天,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制定并通过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  确立了建设反腐败系统工程的路线图,它标志着我国反腐败已进入新的阶段。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改革纪检监察体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都提出了更为明确的具体要求。它鲜明地体现了我党反腐倡廉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举措更加务实、工作更加具体,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更加严格等三大新特征。我们理所当然地期待着有更多的研究廉洁城市建设的拓新之作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