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两岸百米一个救生箱 需要时踢烂箱子拿救生圈救人
员村亲水平台已经安装护栏。
总共有500套救生设施 遇紧急情况踢烂箱子就可拿救生圈救人
炎炎夏日到,珠江两岸戏水和游泳的人逐渐增多,两岸的救生设施是否充足呢?记者调查发现,在繁华市区地段,大约每隔100米岸边就安装了一个救生箱,遇到紧急情况,市民可踢烂箱子拿出里边的救生圈和救生绳救人。水务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珠江两岸一共设有500套救生设施。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 杜娟
疑问一:珠江两岸救生设备是否足够?
广州从2013年开始在珠江两岸设置救生设备,起初是在人流最多的几大亲水平台设置,后来逐渐扩大。根据《珠江两岸救生设施方案》,救生设施优先在人流密集的重要区域设置,主要范围包括东至琶洲大桥、西至珠江隧道、南至鹤洞大桥的珠江两岸公共岸线,主河道总长16.88公里,沿岸所在的行政区域有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和天河区,涵盖了白鹅潭周边、天字码头、洲头咀、星海音乐厅、珠江新城临江大道、芳村酒吧街等人流密集地段。
昨日下午,记者在沿江路的爱群大厦到天字码头段行走发现,救生箱的设置还是很密集的,大约100米就有一个。在南方大厦亲水平台的左右两边入口处都设置有两个救生箱,而且沿途的两个码头旁边也都特别设有救生箱。水务部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夏天来了,各个部门都在加强救生设施的配置,仅珠江两岸就大约有500套救生设施。
除了岸上的救生设施,珠江两岸还设置有救生爬梯,不慎落水者可以抓着爬梯爬上岸来。记者看到,在白鹅潭到广州大桥的市中心段,大约每隔100米就有一个爬梯,现在被漆成了绿色,站在岸边就能清晰地看到。
疑问二:救生设施为何要锁进箱子?
在爱群大厦到天字码头的沿江路一带,救生箱的安置很有规律,但有市民发现,这些救生设施都放进了一个木箱子里,箱子还是带锁的,箱子上印有联系电话。市民不禁疑惑,难道救人时还要拨打电话才能把救生圈拿出来,这岂不耽误事?
其实不然,记者仔细观察,发现箱子顶上就有说明:紧急时请踢烂箱子,拿出救生圈。但实际上,救生设施在两年前刚刚设置时,救生圈就挂在岸边,为何现在进了箱子里呢?水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是因为露天放置的救生圈会遭遇风吹雨淋、高温暴晒,会大大缩短救生圈的使用寿命。放进箱子里可以把救生圈保护起来,而且箱子很薄,很容易踢烂。”
实际上,救生圈刚刚放置的时候,就出现过频频被盗的情况,而且还有人因此被公安部门拘留。
为此,水务与公安部门已经进行联动,整合珠江两岸治安摄像头,以便对救生设施进行监控。在珠江边上钓鱼的陈伯告诉记者:“现在救生箱确实比以前多很多,方便市民使用。放进箱子后乱拿救生圈的人也少了,有些人并不是想偷,而是想到珠江游泳又没带救生圈,看到岸边挂着一个就顺手取下来。”
不过记者走访发现,在爱群大厦一带,不到1000米的路段,有四个救生箱的门是烂的,但里边的救生圈和救生绳均完好。水务部门表示,设有专门人员对两岸的救生设施进行巡查,一旦发现被盗或被损坏会及时补上。
疑问三:救生杆和医药箱为何没了?
2013年江边救生设施刚刚开始放置时,还有救生杆和医药箱。现在记者在珠江两岸从人民桥到琶洲桥路段巡查,再未发现这两样东西。此前,在南方大厦亲水平台侧面临近江面的石壁上,挂了数套救生设施,一套包括一个橘红色聚乙烯复合救生圈、一条30米长的红色救生绳及一个红色的救生箱,还两根红白相间的四米长的救生杆。
水务部门表示,现在的确不再放置救生杆和医药箱了,因为“救人用救生绳和救生圈就足够了。救生绳改进后长度已经增加到了100米”。记者了解到,当时是有医药企业捐赠了40个救生箱,里边配备了纱布、创可贴等急救药品。对此,有市民表示:“的确用处不大,放在路边日晒雨淋,药品很快就不能用了。”
此外,还有市民表示,现在亲水平台都设置了和珠江边上一样的石质栏杆,也无法走到岸边去了,“虽然没办法亲水,但的确安全了很多,其实也没什么必要在亲水平台摆放什么救生杆和医药箱。”
记者昨日上午11时许走访发现,南方大厦亲水平台、员村亲水平台,还有琶洲亲水平台,休闲的市民都很少,寥寥几个也是坐在树下的石凳上休息。在琶洲亲水平台,带着孩子在玩的陈女士告诉记者:“过去这里还比较热闹,妈妈们会带着孩子来亲水公园玩,现在下水的台阶都封闭起来了,加上有轨电车从绿化带中间穿过,走到珠江边上都不太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