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国考”观察:教师资格“国考”影响几何?
焦海洋 绘
“听说国考很难,是这样的吗?”“今年是最后一次不限专业吗?我以后还可以报考教师资格证吗?”“通过率会控制比例吗?”……11月初,北京教师资格证考生们终于首次见到了“国考”真容,许多人开始忙着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向参加过考试的人和一些咨询机构,打听教师资格证国考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切身影响。随着教育部将教师资格证统考范围扩至全国,国考带来的种种改变,渐已浮出水面。
师范生淡定 社会生疑虑
与外界想象的不同,受国考新政影响最大的师范生群体,对此并没有太大反应。虽然在今年9月以后入学的在京师范生,已经不能像原来一样直接获得教师资格认定,但还有不少大一学生,并不了解这一情况。而在被告知此事后,多数学生也十分“淡定”。
教师资格考试培训机构的咨询师韩思维也证实,国考并没有让师范生们太过紧张。“现在也有师范生来咨询,他们不担心《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更关心《综合素质》会考哪些方面。他们最关心的是面试,也就是以前的‘说课’”。
加入教师资格培训行业4年,韩思维感到,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改为国考,受影响最大的仍然是原本就要参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两学”考试的非师范生群体。“特别是有些机构进行虚假宣传,说什么以后非师范生不能再考教师资格证,明年是最后一届,要进行预报名等,令这群人产生了一种恐慌情绪。”韩思维说。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去年10月北京市的国考政策出台后,不少教培机构都在宣扬国考“难度加大”的说法,也有些以所谓“最后一次”为卖点招揽生意。
他们所说的“最后一次”,除了今年3月北京市举办的最后一次“两学”考试外,还有下半年的地方教师资格认证补考,为此前在“两学”考试中通过部分科目的报考者提供最后一次机会。若未能通过补考,此前曾以“两学”为目标备考的这批人,都将与其他新进入者,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重新接受评判。
已经参加工作的毕沙(化名)就不得不从头再来。他一年多前就参加了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上班后,真没那么多精力好好看书。说是两本书,但考得比较散。我光背了押题,但押得都太偏了!”去年11月,他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考试,都以10分之差未能通过。为了抓住最后一次“两学”考试机会,毕沙专门报名参加了培训班,依旧未能如愿。
与忙碌的上班族相比,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学生欣娅(化名),却立志要跻身国考改革后首批拿到教师资格证者的行列。由于国考只有大纲,她没有买到参考书,而是从网上找到了一些培训机构根据其他省份历年真题总结出的复习资料,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背诵,有时每天背1000字,效率高时则能一次记下好几页内容。
距离考试还有大约3周时,欣娅不再进行任何娱乐活动,连自己最爱的相声也“戒”了,开始闭关冲刺。这也是不少报名教师资格考试的在校生的普遍做法。成绩没有辜负她的辛苦,报考初中数学的欣娅一次就通过了3门学科的笔试。
1234下一页 1234下一页
从韩思维目前收到的反馈看,国考改革之后,笔试并没有比原来更难。“学员们说《综合素质》考试相对简单,就算不复习也能拿到很多分。”而《教育知识与能力》,以及初、高中的各学科笔试,则相对较难。
其实,光从考题看,《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的内容,与此前“两学”考试中的《教育学》比较接近,也融入了小部分原“两学”的《教育心理学》内容。韩思维分析说:“心理学的东西其实是比较难背的,以前这方面花的力气是比较多的。大部分内容都是考一些常识性的东西,比较优秀的非师范生学生反而比以前更有优势。”
在国考改革前,一些教育发达地区,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率始终维持在极低的水平。据《中国江苏网》报道,江苏的“两学”考试,单科通过率在15%—16%,两门同时通过率仅10%左右。《齐鲁晚报》也曾引述业内人士说法称,山东省济南市地方教师资格认定通过率为17%,省内其他城市通过率也在此上下。育德园师则称,其对过去北京教师资格证地方考试数据进行统计后发现,中小学“两学”通过率在10%左右。至于一些此前把关较松的地区,亦在全国统考之前,就逐步收紧了当地的教师资格认定通过率。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布和看来,这种笔试通过率的数据变化,恰与国考改革的目的相符合。国考改革后,一是由国家层面统一把好教师入口的质量关,有助提升困难地区的教师质量;同时也是放开教师队伍入口,让更多合格的优秀人才能有机会从教。
上海师范大学大四学生王天瑶虽然也参加了此次国考笔试,但她和同学们更关注的,却是面试。她所在的科学教育班,共有39名学生,其中有十多人分别报考了小学、初中教师资格证,另有一两人报考高中教师资格证。据她所知,一次性通过面试的最多只有十几人。
经过与同学的交流,王天瑶觉得,要想通过国考的教师资格面试,最重要的就是“像个老师”。何谓“像个老师”?张布和解释,就是更加注重教学实践,“一些想考证进入教师队伍的人,学科知识没问题,但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组织和班级管理等知识方面,都比较缺乏。可是这些也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很重要的因素。需要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后,他们才能慢慢成长为有经验的老师”。
在国考改革之后的面试环节,将原本各地面试中的“说课”改为了20分钟的“试讲”。在北京等地,留给考生的准备时间也有所缩短,对现实中的应变能力要求更高。一位曾在江苏担任教师资格评委的学科带头人回忆说,在原本的“省考”中,面试环节通过率往往可以高达八九成。这一状况在改革后显然已经发生了变化。
参考人数大幅增长
到目前为止,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相当一部分是如王天瑶这样的大三大四在校学生。不少报考者参与教师资格考试,是为了增加就业时的选择余地。在刚刚结束的11月国考笔试中,贵州省贵阳考区贵州大学考点,共有7000多人参考。
在2013年刚开始试点时,是在贵州的9个州市各设了一个考区;但到2014年,原贵阳考区已远远不能满足报名需求。因此,在原有基础上又增设了4个考区。而随着参考人数的进一步翻番,各考区的考点也在日益增加。试点3年来,贵州省参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人数一直在增长,从2013年下半年的1.6万人次,直接跃升至2014年的4万人,再到2015年的7.9万人。
几乎每个参考者,都是冲着这种就业导向去的。韩思维总结了参与国考的三大人群:“有的是确实以后想当老师,或者已经在一些学校开始实习了;还有的是我先考一个,拿到证后,想想当老师也不错;也有一部分是家长希望孩子考教师证,这样的也不少。”
至于想当教师的理由,则是大同小异。多数人都看到近年教师待遇和福利的提升,出于对工作稳定的考虑,希望能够成为教师。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则有不少人希望通过当上教师解决户口问题。也有些特例是希望通过自己担任教职,为下一代求学铺路。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理科实验班的金一鸣,就是在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之后,成为上海实验学校高中数学老师的。他自称在当年9月报名后,只花了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做了几套真题、模拟题,就直接去参加了国考。“第一次考了两门综合和数学,一次就考出来了。第二次考物理,面试第一次没过,隔了半年又去面试,就过了。”
对于求才若渴的中小学来说,来自更多领域的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无疑是件好事。但也有人坦言,在实际招聘过程中,即便在国考之后,教师资格证也只是一道最低的门槛。上海市嘉定区紫荆小学校长朱英强调,只有具备资质的申请者,才能参加学校所在区县的录用考试,然后再进入学校的面试流程。学校的管理者们往往更加看重后两道流程,其通过率也更低。今年2月进行的江苏省南京市新教师招聘考试,有约8700人竞争711个岗位,录取率仅为个位数。
即便教职竞争激烈,仍然不能阻挡教师资格证国考在各地逐渐爆发的热潮。除贵州外,最新公开的数据显示,江苏今年下半年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约7.7万人报名,较上年同期增长78%。山东自试点以来,亦是逐年增长,仅今年上半年,就有12.6万人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比参加公务员考试的8万人还要高。教师资格“考证热”已难阻挡。(见习记者凌馨)
教师资格“国考”影响几何?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按照教育部要求,师范生和非师范生均须通过“国考”才能成为教师。那么,在教师资格改革的过程中,师范生、老师、学校乃至教师队伍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准入门槛更高,打破教师“铁饭碗”
“改革前,教师资格证相比其他的证来说,是比较好拿的一个证书,比较容易就可以拿到。”2014年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的付女士说,只要认真复习,笔试就比较容易通过,而且对普通话的要求也不高。试讲没有要求当堂讲课,只要求在15分钟内把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考教师资格证都很容易。我们班当时参加了试讲的同学,都拿到了教师资格证。”
改革后,教师行业的准入门槛变得更“高”了。
首先是学历门槛。“像以前报考资格是大专以上即可报考,现在多数考试都需要本科以上学历,而在浙江、上海、海南三省市,对报考幼儿园资格证的考生都限制在大专及以上学历。”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罗祖兵说,改革后,部分省份对报考者学历的要求有所提高,多数情况下,只有达到本科学历才可报考相应的教师资格。而在一些沿海发达的省份和地区,中学对入职教师的学历要求为研究生及以上。
其次,考试难度也有相应提升。罗祖兵介绍,以前省考教师资格证笔试主要考《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两学”,现在改为国考以后,把《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统合为一科——《教育知识与能力》,增加了《普通心理学》的内容;中小学和幼儿园资格证笔试还增加了《综合素质》一科,而中学又增加了第三科:《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看来,由专业化教育考试机构,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教师资格考试,改变了过去的考试和认定不分、组织不够规范的现象,能增强教师资格考试的社会公信力,改变教师资格证含金量不高的情况,以提高教师职业准入门槛。
同时,6个试点省分别选取1到2个地级市开展了定期注册试点,18.9万教师申请首次注册,通过率99.2%,不予注册或暂缓注册了一批不合格教师。定期注册办法的实施,则打破了教师“铁饭碗”的旧状。
师范生也要参考,压力变大了
“什么?我竟然不知道!”被问及是否了解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小雯露出一脸的茫然和惊讶。
新政策出来后,身为师范生的小雯同样要参加国家为教师统一举办的资格考试。以前,教师资格考试主要考察《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师范生可在学校选修这两门课程,课程成绩直接得到教育局的认定,不需要另外参加考试。改革后,随着考试科目和内容的增加,师范生也被剥夺了“免试金牌”。不过,在2015年前已在学校选修“两学”且成绩合格的师范生,仍可凭成绩单到教育局相关部门获得教师资格认定。
“教师立德树人的情怀,不是考试能考到的。而这些,正是师范院校的氛围能够带给学生的。在师范生和非师范生同样参加全国考试之后,如何凸显师范办学特色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对师范院校的冲击很大。”重庆师范大学宣传部部长、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陈洪说。
“这对师范生来说,压力变大了。”小雯说,在学校里,有一些师范生仍然是在“混日子”,“他们平时不认真上课,或者干脆不来上课,往往只是靠考前突击,也一样通过考试,修得学分毕业。只要选修过了学校规定的课程,最后也一样能拿到教师资格证。
“而统一考试能避免不学无术的师范生进入教师队伍,从长远来看,这肯定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的。”小雯说。
师范教育应加强实践环节培养
如何将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对于教师培养来说,非常重要。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认为:“我们的师范教育应该加强实践的环节,现在教育实践太少,起码有半年的时间,才能真正培养正确的教育观。”
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分为两部分,笔试和面试,笔试通过,面试不过,也无法最终获得资格认证。有人认为这让考生对于教学实际能力也能给予更多关注。但北师大副教授钱志亮认为,在统一国考的大趋势下,师范学校为求存,必然会调整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课程,但容易使得这些课程的学习应试化,因此要从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这个思路来做工作。
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刘丽群认为,教师资格改终身制为定期注册制的积极意义十分明显,但教师资格进行考核注册,最好交给一个独立而且专业的专门机构或行业组织来进行。这样才能做到既让广大人民教师通过定期注册的敦促,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心里又服气。
“师德应该作为考核注册的首要条件,考核时应该重视师范教育技能,但也不能唯教学成绩、科研论文是从。当然,对于扎根基层的老教师,审核、注册要体现出人文关怀。”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唐德说。(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赵天骄 实习生 黄善灵 李欣樾)
【大家谈】
从县域视角看教师资格“国考”
从县域教育的视角看,中小学教师资格“国考”带来或即将带来的变化主要是:
一方面,将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优秀师资支持。
当前县域课程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三级课程的深度实施,特别是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已使传统意义上的学科教学发生变化,需要更多各门类甚至是模糊了学科界限的专任教师,原先传统师范教育的学科设置有限,在课改的背景下,中小学的课程建设需要更多门类的人才,仅仅依靠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面就窄了,即便师范类院校顺应形势,不断变革,也难满足基础教育多样化师资需求,大量有多种专业背景的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和社会人员,通过考取教师资格证,才能够为基础教育提供更多样化的人才支持,才会弥补师资不足这一短板。
就泰山区情况看,今年新入职教师约有三分之一来自非师范类获得了教师资格的大学生,校长们对综合性大学的优秀毕业生还是非常欢迎的。从更宽广的范围内选拔适教乐教的优秀人才进入中小学教师队伍,这种开放的格局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事实上,“国考”新规后,非师范类大学生报考教师资格的人数大增,就笔者所在的泰安来看,驻泰的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非师范类院校,这两年就有大批大学生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
另一方面,将助推一线教师专业发展。
根据规定,改革后教师资格将打破“终身制”,所有在岗教师必须接受5年一次的定期注册考核,教师资格也不再终身拥有,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从到基层学校调研视导的情况看,这一新规,有利于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学校对教师队伍现状做到心中有数,并科学规划和实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业务能力提升。对教师个人而言,“新规”带来的触动更大。很多教师,特别是年龄稍大些的,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念头开始打消,对教育技术的学习,对远程研修的关注,对课堂的研究都比过去更加倾注精力更加热心。“新规”让很多教师认识到,在教职生涯中,终身学习、不断研修将是教育生活的常态,教师的专业发展永远在路上。(作者朱德民,系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教育局副局长)
“国考”之后我咋选老师?
教师资格统考对我们一线的校长而言,将意味着一大批“来之能教,教之能胜”的合格教师将加入到我们这个大队伍中来,意味着一大批“来之能教,教之能久”的合格教师来从事我们这个荣光的职业。
从“国考”的严肃性、权威性这个角度上讲,“国考”能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我想到的问题是,假如有那么一天,我这个基层校长有权利面对这些准教师们时,我该如何选择他们呢?我心目中的标准是:
有教师相——其必端庄。从教20多年,我发现教师队伍中,一个言行端庄的人,一般而言其思想也是端正的;一个端庄的人,其工作态度也是端正的;一个端庄的人,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学习、模仿对象;一个端庄的人,他带的班也会班风正、学风浓,充满正能量,充满朝气与活力!
有教师味——其必和蔼。教师是一个讲良心的职业,更是一个需要爱心和恒心的职业。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一定是个时刻把微笑挂在脸上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给孩子传递爱;他一定是个和蔼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面对孩子的不足、缺陷时,依然能不急不躁地教育孩子,鼓励孩子;他一定是个蹲着和孩子交流的人,只有这样的人,他心中才能装着孩子,他的内心世界也是和孩子保持一致的。
有教师范——其必有能。教师是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其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程序,也没有固化的量化标准。如何找到有良好专业技能的老师?那就是在其面试(主要指说课)环节中,我一定会在细节中捕捉其“教师范”。这种“范”体现在板书工整,有条理;表现在教学节奏与孩子的思维节奏完全合拍;表现在始终抓住孩子的眼神,不让一个孩子处于游离状态;表现在课堂气氛和谐而轻松,不会让孩子处于紧张的不安状态。(作者柯中明,系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