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前总理对他们这样说
9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及优秀乡村教师代表并作重要讲话。这是李克强同10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和15位优秀乡村教师代表合影。中新社 杜洋 摄
西藏自治区聂荣县完全小学的乡村教师琼色,曾经用牛车驮着帐篷,在海拔4700米的牧区间流动教书。而在9月8日上午,这位65岁的西藏老教师,被邀请到中南海紫光阁。他当场向李克强总理敬献哈达,并讲述了自己艰苦的从教经历。“你辛苦了!学校现在有教学楼了吧?现在住得离学校远吗?”李克强握着琼色的手问道,并连连感慨“真不容易”。
与琼色一同受到邀请的,还有76岁的江苏省南通市汽修中学教师李庾南。从教58年间,她培养了20余届、数以千计的优秀学生,并指导成立“李庾南数学教学研究所”和“李庾南实验学校”,培养了数千名优秀教师。“你不仅自己教书,还向更多老师传授经验。”李克强与她微笑握手,“感谢你年复一年的辛勤工作,你辛苦了!”
在第3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李克强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门前会见25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及优秀乡村教师代表,与他们一一握手,关心询问他们的工作情况,并向他们致以节日问候。
李克强表示,中国之所以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有1500多万老师的支撑。他说:“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文明的传承者!”
这是来自西藏自治区的65岁藏族乡村教师琼色向李克强献上哈达。新华社 李学仁 摄 教师是国家大厦的“基石”
海南省澄迈县永发中心学校儒林小学教师曾维奋,是拄着双拐来到中南海的。14年前,他因为一次意外事故造成腰椎骨断裂、下半身瘫痪。但他依然坚持用双拐支撑身体,站上讲台教书育人。
他的故事令总理“深受感动”。“我们的老师,哪怕拄着双拐也要坚持站在三尺讲台上,给国家、给人民、给孩子们带去希望。我替孩子们感谢你们!”总理说。
李克强表示,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从根本上说,要靠知识和人才。中国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每年大学生毕业生就有700多万,如何把各层次的人力资源充分挖掘出来,这是我们实现现代化最重要的“本钱”,各位老师可以说肩负着“千钧重担”。
总理进一步阐释道,所谓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要我们所有老师齐心协力,通过两代人或三代人的不懈努力,一定可以广泛培养起一大批专业人才,涌现出众多拔尖人才。”李克强说,“教师是国家大厦的‘基石’,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力量。”
这是李克强总理同今年已76岁、仍活跃在教学第一线的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庾南亲切交谈。中国日报 武治义 摄 要把教育和社会发展进步紧密连接起来
在与每一位教师握手交流之后,李克强现场对他们提出几点希望。他说,希望各位教师在坚持教书育人同时,更加注重在讲台上传播“创新”的种子。
“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就是在继承中不断创新的结果。”他说,“坚持不断创新,既能为当前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新的火种,也能在世界彰显中华文明的力量。”
李克强说,希望各位教师要有“超前的责任感”,紧跟时代社会前进的步伐,要把教育和社会发展进步紧密连接起来。
他明确要求,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塑造学生人格操守,还要有信心和责任将他们培养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李克强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及优秀乡村教师代表并作重要讲话。中国日报 武治义 摄 教育经费不能削减,只能增加
此前两周,李克强总理刚刚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他在9月8日会见25名受邀教师代表时表示,这项制度改革后,小学老师也有机会评定高级职称,这就是要向全社会发出一个明确信号:“基础教育”十分重要。
总理说:“在重视高等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同时,我们必须要更加重视基础教育。”
李克强指出,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中必须始终处于优先地位。尤其是对那些在贫困地区、偏僻乡村坚守教育岗位的老师们,应当给予更多关照和更多尊重。
他表示:无论财政遇到什么困难,都必须把教育摆在最优先的位置。教育经费不能削减,只能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