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送礼你HOLD住了吗?

07.09.2014  12:04

      9月10日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在忙完了开学“购文具”、“选教辅”之后,许多家长又开始为教师节怎样向老师“表示心意”绞尽脑汁。但前不久教育部出台严禁教师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6条禁令”,让不少家长都在纠结“到底要不要给老师送礼”?

  家长

  送不送礼很纠结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学校已将“老师不得收受家长礼物”列为校规。尽管如此,一些家长为了感激老师或希望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多点关照,总是想送点什么表达“心意”。但送什么,怎么送,又让他们很纠结。

  孩子读幼儿园大班的李女士说,临近中秋,自己买了几盒月饼想送给老师,但是担心老师不收,“送点礼物,是为了感激老师的辛勤付出,同时也想让老师多关注一下自己的孩子,现在是孩子表现欲很强的时候,老师的关注容易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有些家长则明确表示,坚决不以节日为由给老师送礼。张先生的儿子已读到小学二年级,在儿子读书的五六年里,他从来没有想过要给老师送什么礼物。他说:“这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会失去对老师和社会的信任。孩子在校表现良好,学习也努力,老师都很喜欢他,并没有因为不送礼就冷落孩子。”张先生还回忆起自己读书的年代,他说,过去对所有上课的老师深鞠躬,道一声节日快乐,或者送一张画,多么纯真!

  老师

  真心不喜欢家长送礼

  一边是家长们纠结的心,另一边老师是怎么想的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小学老师表示,每年一到教师节这天,她就会收到许多学生送的鲜花或精品等小礼物,“学生和家长的心意我了解,但是,送的花过不了多久就凋谢了,挺可惜的。我跟我们班的学生说,要是想感谢我,可以自己手绘一张贺卡,写下想对我说的话送给我。”

  在梅城某中学工作多年的张老师则表示:“说心里话,我很不喜欢家长送礼,这会给我很大压力。所以,我们对家长的礼物都当场拒绝。其实,老师对于学生都是一视同仁的,不会因为教师节哪个学生送礼了或没送礼,就在以后的教课过程中区别对待,况且,在学习上要取得好成绩,更多的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每个孩子都各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都一样对待。家长只要与我们多沟通交流就好。老师最希望得到的是尊重与关心。”

  记者采访中也发现,真正被老师记住的多是那些饱含深情的礼物:一张自制的贺卡,一个DIY的小发卡,一张孩子的画或小手工……这些礼物虽简单不贵重,但老师们谈起时总是格外感动。

  声音

  一句“老师辛苦”就够了

  本报“家长会QQ群”的老师也纷纷表示,教书育人是老师的本职工作,送礼对彼此来说,都是一个负担。学生在教师节为老师送上一句真心的问候,一个开心的笑脸,一种认真的学习态度,都会让他们得到一种被认可和肯定的满足感。

  @刘如君(教师):一声祝福,一张卡片,一条短信等都足以表达对老师的崇高敬意。所以家长要摆正心态,以一颗平常之心善待每一届教师节,以合情合理的方式表示对老师的崇高敬意。

  @雪儿(教师):学生花的是家长的钱,如果买鲜花或者其他一些礼物送给老师,会给老师带来压力。教师节我最想得到的礼物是:“上课的时候,大家齐声对我说句教师节快乐!”

  张永胜(教师):有些家长觉得老师辛苦了,为了孩子以后更能得到老师的关心,设法给老师送礼,其实大可不必,也违反“六条禁令”的规定。送礼败坏风气,使尊师变了味!学生只要发个短信、画张精美的图画、为老师唱支歌,送上节日的祝福,就是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