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下山乡 农民进课堂

01.12.2015  11:37
记者日前在辽宁省东部山区的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陡家村青松岭林下种植合作社的食用菌种植基地看到,辽宁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几位教授正在解答合作社带头人庞龙提出的猴头菇养殖的一些问题,并对庞龙合作社的下一步生产规划进行指导。

  记者日前在辽宁省东部山区的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陡家村青松岭林下种植合作社的食用菌种植基地看到,辽宁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几位教授正在解答合作社带头人庞龙提出的猴头菇养殖的一些问题,并对庞龙合作社的下一步生产规划进行指导。

  靠山吃山,守着大山的老百姓都想在山里找点挣钱道儿。庞龙是地地道道的山里人,几年前,他就琢磨着种植木耳、榆黄蘑等食用菌,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原因是他不知道眼前的这座山适合种什么,当然种植技术更是谈不上。

  2013年,辽宁林职院举办“农民上大学,免费学技术”培训班,庞龙和一帮农民兄弟姐妹们第一次坐在大学教室里,听教授讲“园林花木”,讲“林下经济”。庞龙感觉每一节课听着都那么解渴,恨不得马上回到家乡的山上去实践。

  两个月的培训课程结束后,辽宁林职院几位教授亲自来到陡家村,指导庞龙在林下大面积种植香菇、猴头菇、羊肚菌、木耳等食用菌,第一年就大获丰收。随即,庞龙运用在林职院学到的方法,带领乡亲们成立合作社,除了种植多种食用菌,还开发了蘑菇面食、蘑菇调味料、蘑菇酱、蘑菇茶、山野菜、中药材等深加工业务。现在,又开始策划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生产酵素有机肥,以及蝴蝶、萤火虫等昆虫养殖及标本制作。

  农业科技让50岁的庞龙开始了新的人生。同样因为农业科技而改变人生的人还有很多。

  清原县南山城镇朝鲜族村的梁君,因家庭经济困难,母亲早逝,小小年纪就回家放牛种地。但他不甘贫困,19岁外出打工,并用4年时间拓宽了视野,长了见识。回到家乡后种植药材,但因为缺乏技术,产量低、品质差。2014年,他坐在了辽宁林职院的农业技术员培训班的课堂里。从此,农业科技知识为梁君的事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在林职院教授的指导下,他开始野生黄精驯化。今年,梁君带领村民已经把黄精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亩,这是东北第一大黄精驯化栽培基地。此外,他还带领村民种植龙胆草、玉竹、白鲜皮、人参等中药材。村民的年收入至少达到三四万元。

  为做好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这篇大文章,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从2013年起,启动实施“百千万科技富民工程”,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把农民请进课堂,培训农业知识。与此同时,教授们纷纷走进山林,实地指导农民操作。据统计,两年来,辽宁林职院已经培训农民学员543名,其中,287名学员取得了农民科技经纪人证书,35人成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