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拉贾斯坦邦友好大学P.V.S. Raju教授、浙江海洋大学M.V. Subrahmanyam副教授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

05.12.2019  07:22

应南海海洋气象研究院邀请,11月27日,印度拉贾斯坦邦友好大学P.V.S. Raju教授和浙江海洋大学M.V. Subrahmanyam副教授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并于钟海楼03018会议室分别做了题为《Simulation of high impact weather events  using  WRF modeling  system》和《Ocean-atmosphere dynamics in relation to monsoon and typhoons》的报告。会议由刘春雷教授主持,南海海洋气象研究院、海洋与气象学院师生参加了报告会并积极参与交流讨论。

P.V.S. Raju教授的报告从热带气旋的观测资料、孟加拉湾热带气旋天气预报模式模拟、沙特阿拉伯吉达的强降雨事件三个方面展开。他指出,季候风前的热带气旋在印度北部和东北部登陆,而季候风后的热带气旋则会袭击印度海岸。他认为,随着初始条件(资料同化技术)和顶点初始化的改进,利用高级天气研究预报模式(WRF-ARW)对热带气旋的预测还有提高的空间。M.V. Subrahmanyam副教授在报告中首先指出,印度洋上空存在一种与其他赤道海域不同的独特的风场分布:季风季节性地在北印度洋上空逆转,夏季风的风力比冬季风强得多。之后,他从季风开始时海气通量和蒸发变化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他还强调了海气相互作用在台风的发生、移动、增强和登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会后,在场师生与P.V.S. Raju教授和M.V. Subrahmanyam副教授就台风模拟和预测、印度夏季风的爆发、以及整个分析过程应用到南海区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进一步的交流合作达成了共识,对研究工作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专家简介:P.V.S. Raju教授现任拉贾斯坦邦友好大学海洋、大气科学与技术中心的主任。1996年于印度安得拉邦大学获气象学硕士学位,2004年于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获大气科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亚洲夏季风、中尺度天气预报和区域气候模拟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Raju教授曾在1997年和1999年参加了阿南德地表过程实验和孟加拉湾季风实验。2004年,被印度政府科技部授予“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会青年科学家”;2005年,被国际理论物理中心授予“初级研究员”。

M.V. Subrahmanyam博士现任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海气相互作用动力学、亚洲季风、台风活动、气候变率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Subrahmanyam副教授分别于1994年和2006年在印度安得拉邦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中国科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08-2011年)。

 

 




(新闻主编: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