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城将成"孤岛"式教育版本?到广州要1个半小时
■占地约30平方公里,容纳24所院校、近27万人的广州教育城已在增城朱村开始施工。
教育城应从大学城镜鉴什么?
选址之忧
■统筹:何姗
■新快报记者 何姗 莫冠婷 实习生 周认 摄影 孙毅
广州教育城一期规划5月通过了广州市规委会审议,目前教育城设计方案及入驻各校校区规划方案正在完善中。占地约30平方公里,容纳24所院校、近27万人的广州教育城将在广州增城横空出世,这座相当于两个广州大学城面积的教育城,将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职业教育用地紧张、场地分散、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使广州职业教育成为我国南方职业教育的龙头和核心。今年适逢广州大学城建成10周年,大学城既承载了广东高等教育在规模上跨越式发展的光荣与梦想,也在规划布局、交通、生活服务、资源共享方面留下遗憾,并在不断提升完善。大学城的得失将为教育城提供镜鉴,教育城亦将在大学城的基础上推进教育理念的更新与探索。
从广汕公路往东出广州萝岗中新镇后行车约15分钟,便进入增城境内的朱村,触目是翠色逼人的山峦与田野,零星散落着几间村舍,路边一排挂着鸡饭招牌的小店,目送着一辆辆标有广州——增城字眼的大巴飞驰而过。公路北边,一块巨大的标志牌特别醒目——“广州教育城指挥部办公室”。
这块牌子的背后,是一望无际的荒野,未来,占地约30平方公里的教育城将拔地而起,后年,这片寂静的乡村将迎来广州首批13所职业院校的13万多的学子。
由于多年受制于校园狭小,无法满足发展需要,大部分职校校长们都强烈期盼入驻教育城,而教育城选址也已充分考虑“交通便利、离中心城区不远”等条件,但是,此地距增城市区仍有30分钟车程,不走高速到广州要1个半小时。从选址始,就引起不少人担忧,教育城会否像广州大学城一样,成为又一个“孤岛式”教育的版本?
一些教育界、规划界专家不约而同指出: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实训、实习,也有大量的社会培训,与大学相比,与社会的结合更紧密。远离市区,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 学生实习、社会调查
大学城遗憾:离城太远,在城中村做商业街调查
早于教育城10年前建成的广州大学城,一直摆脱不了“孤岛”教育的尴尬评价。
大学城坐落在番禺新造镇四面环水的小谷围岛,学生实习、社会调查要到市区,“真是疲于奔命,坐BRT到天河还算顺畅,但至少也要45分钟,到其他地方没有BRT,常堵车,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大学城学习、工作了8年的广州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袁艺峰对大学城选址远离市区、脱离社会有切肤之痛。
建筑学院每一届的学生都会有这样一个社会调查的作业:做一条街区的商业分布的统计调查,包括消费的人群、类型等。“这个调查最好是去老城区或市中心的商业旺地做。”袁艺峰说。可是,这种社会调查不是只去一次两次,而是要反复多次去,但去市中心路途迢迢,最后每个班都有约一半的学生选择不去广州市区,而只在附近的城中村南亭、北亭村应付了事。
“城中村毕竟只是特殊环境下的产物,虽然也有商业街,但所接触的人群、消费类型都有限,显然不具备典型性,应去老城区调查视野才开阔、全面。”
“有些专业显然是不适合放在远离市区的大学城。”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汤国华教授认为,建筑学专业经常要在市区做各种现场实测,比如“城市噪声”对建筑影响的测试,对老街区的调查,对火车东站草坪与人民公园绿地的比较。
袁艺峰还认为:“大学城周围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社区、社会形态,对于社会性很强的专业的学生,不利于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袁艺峰身边有一些在农村长大的同学,即便在大学城从本科读到研究生了,“每次进广州市中心,都像刘姥姥进城,样样感觉好奇新鲜。”袁艺峰为此感到悲哀:“把学生放在一个远离社会的孤岛学习,以为可以更专心,这其实是教育观念的误区。其实像城市设计这些专业,没有城市生活体验,学到的东西只会流于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