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教育帮扶,延续扶贫“双到”工作成效

23.09.2015  11:03
  东莞市石碣镇从2013年6月份起正式开展对口帮扶惠来县神泉镇溪东村、文昌村、图田村和华湖镇华宅村的扶贫“双到”工作。其中,改善贫困村较为落后的教育环境和条件成为帮扶工作的重点之一。“扶贫更要扶智”这一工作思路得到石碣镇领导的高度重视。在2015年9月1日的新学期开学之日,石碣镇委书记、人大主席梁荣业又率领党政代表团去到图田小学,为学生们送上了爱心书包和文具,并勉励他们要努力学习,争取好成绩。这也是石碣镇的主要领导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过程中第三次到惠来县镇开展爱心助学活动。

  教育帮扶先要打好基础。三年来,石碣镇共投入了 95.1682万元用于支持对口帮扶村的教育事业。其中,投入21万元援建图田村小学综合楼;投入51万元援建文昌村“育才路”;投入 9.2932万元援建修复文昌村和溪东村小学受损围墙;投入6.9万元更换一批小学教学楼的老旧窗户;投入1万元用于购置设备改善华宅村学校设施。此外,文昌村还通过东莞中学校友的热心帮扶,为小学争取了300 套崭新课桌椅,极大的改善了学校教育条件。

  教育帮扶还要丰富内涵。石碣镇对被帮扶村教育帮扶工作高度重视和极大的热忱时刻感染着家乡的人民。2014年,石碣镇团委发动了镇内学生和热心人士为贫困村学校捐书助学活动,共筹得爱心书本9000余册。石碣镇供电公司团支部积极响应号召,为4个村的学校配套了书柜等一批设施。石碣智高文具有限公司也多次为贫困村捐赠助学文具。石碣镇佳辉小学捐赠给帮扶村小学的1000余套校服彻底改变了贫困村村小学无统一校服的窘境,成为新学期校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石碣镇还通过东莞“助学圆梦”行动,使10名贫困学生得到了支持和帮助。

  教育帮扶更要注重长效。石碣镇以推进“三农三化”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内生帮扶机制,“有制度,有项目,有保障”,让教育帮扶得到长效发展。驻村工作组针对各贫困村实际,相应制定了《对口帮扶村内生长效发展工作制度》,从制度上打造一支“不撤走”工作队伍。文昌村投入10万元入股乡贤企业,每年为村集体固定分红1万元用于教育事业。溪东村投入8.28万元成立扶贫济困基金,支持村教育和农业发展。华宅村和图田村也根据《工作制度》,每年固定从村集体增收帮扶项目收益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支持贫困家庭教育和基本生活,切实使石碣镇帮扶工作从“双到”向“三有”发展。

  在帮扶工作即将结束之际,“扶贫更要扶智”的效果已经初步凸显,各帮扶村的学校教育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师生的教育学习热情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为扶贫“双到”工作成效得到有效的延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石碣镇委书记、人大主席梁荣业到对口帮扶村开展爱心助学活动

石碣镇团委开展“爱心赠书”助学活动

崭新的校服成为校园的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