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教育部门回应:从未与开发商签学位协议

06.04.2015  15:21

  多位教育部门负责人均称,教育局从来没有与房地产开发商签订过关于学位的协议,家长购置学位房须慎重考虑风险。

  距离广州公办小学网上报名不足一月,海珠、天河、荔湾3区率先公布了今年的公办小学招生地段信息。从公布的地段来看,3区并未受到“学区化”改革部署的影响,只是在个别门牌号的对应学校上作了微调。

  教育部门负责人表示,地段划分是根据适龄儿童的实际分布数据,结合相关学校的服务承载能力而定的,每年都会根据当年情况进行调整。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多位教育部门负责人均称,教育局从来没有与房地产开发商签订过关于学位的协议,家长购置学位房须慎重考虑风险。

   变化

   天河海珠地段微调荔湾变化较多

  记者看到,尽管今年实行网上报名后,家长只需输入实际居住地信息就可自动弹出地段学校,但各区依然按照往年的做法,在网上和学校、街道张贴招生信息,让家长们做好心理准备。

  如往年一样,今年上述3区的公办小学招生地段都较往年有一些微调。其中,海珠区调整的范围涉及同福中路第一小学、镇泰实验小学、菩提路小学、新港中路小学、绿翠小学的5所学校和7个社区。

  不过家长可以放心的是,海珠今年调整的学校的服务地段只有扩大,并没有缩小或交换了地段。以名校同福中路第一小学为例,其如今对应的是“宝岗大道以西的海幢街寺前社区”,而原来寺前社区一半是划入滨江西一小、一半是划入同福中一小,调整之后整个社区绝大部分都已划入同福中一小。

  而在天河则对6所公办小学的报名地段有所增减。其中,棠下小学在原有地段基础上增加了华景锦苑。华成小学增加了峻林住宅小区。天府路小学增加了天园街翠湖社区:翠湖山庄小区(天河区翠湖街2—14号);天园街环宇社区:翠苑小区、易丰大厦等小区(天河区翠园街2—56号(双号)、翠华街27—111号(单号))。上述地段原本属于华融小学,今年则相应减去。

  相比之下,荔湾区的变化较多。该区今年有超过10个社区的地段划拨有所调整。如西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增加了宝石社区和周门社区,西关培正小学减少了新风社区,增加了宝源社区。而广雅小学、环市西路小学等热门学校的地段则没有变化。

   依据

   综合适龄儿童分布与学校招生容量

  “凭什么这样调整?花了几百万元买房竟上不了家对面的学校!”报名地段发布后,多个楼盘业主的论坛里炸开了锅。莫先生去年花了400多万元买了峻林小区的一套物业,为的是孩子能成为华阳小学的地段生。

  为了买房,莫先生和妻子集两家、两代人之力,又向亲朋好友借了款,本以为能一劳永逸,让孩子顺利读上名校。可没想到,自己“砸锅卖铁”买来的房子竟然不是华阳小学的地段房。“孩子明年读书,现在把这房子卖也不是,不卖也不是。

  同样大呼“上当”的还有华景锦苑的业主余先生。他去年也以35000元左右的单价购买了该物业一套约140平方米的房子。余先生告诉记者,开发商从开盘到销售整个过程,都是以华景小学为卖点的,而且称跟教育局谈妥了,没有问题。“我们查询了一下,近两年华景楼盘都属于华景小学地段,加上楼盘确实离华景小学最近,因此也就相信以后能读华景小学了。”余先生一脸无奈。

  而让家长们疑惑的是,小学的这些地段是如何划分出来的呢?为何会出现房子对面的学校竟非地段校的情况?天河区教育局解析,华景锦苑和峻林住宅小区都是新增楼盘,楼盘最近的小学已经没有学位提供,根据楼盘周边学校学位情况及相对就近原则,划分地段对口小学。

  多个教育部门的负责人均表示,公办小学地段的划分有两个重要依据:一是前期摸查的当年适龄儿童分布情况,二是各校的招生容量。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招生文件规定,小学招生必须以“就近入学”为原则,家校之间的距离不超过3公里。因此,综合学校的区位分布、均衡等因素,每年各区的小学地段都会有所调整。

   提醒

   学位房对应地段学校并非每年固定

  值得关注的是,有不少家长都提到,不少楼盘都打着某名校地段的广告销售,更有房地产销售人员称,开发商与教育部门签订过有关协议。对此说法,多位教育部门负责人均明确否认。天河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强调,从来没有与开发商签订过关于学位的协议,也从未有过开发商所称的“谈妥”的情况。

  业内人士提醒家长,买学位房有一定的风险,“即便该门牌号连续多年都是A校的地段,但教育部门当年的地段一天不出炉,都不能确定该房产还是否划归A校地段;相反,该门牌号今年不属于A校,有可能明年又重新属于A校,这都是有可能的。”从事多年小学招生工作的袁雨桥分析。

  计划购置学位房的家长还要特别留意,广州教育部门负责人近期曾公开表示将开展“学区化”探索。假如未来以“学区化”招生取代地段录取,房产的入学地段所属将进一步增加了不确定性。

  举个列子,地段招生的模式是门牌号与地段学校有“一对一”关系,但按照深圳、南京等地目前的“学区化”招生模式,区域内的房产和学校将为“多对多”关系,市民需通过填报志愿、积分、摇号等方式入读小学。如此一来,“购房入名校”这条路将越走越窄。(毕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