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人:新黄埔前夜喧嚣的萝岗舆论场

18.07.2014  11:28
若处理不当,合区后编制人员的骤然增多,非但不能产生“鲶鱼效应”,反而陷入冗员低效的病灶。

  值得一提的是,从公开舆论来看,萝岗、黄埔合并所谓“优势互补”,更多侧重于经济层面,比如,两区合并有利于“富帮穷”,有利于改变黄埔城市建设欠账太多的局面;不过,坊间舆论则认为,机构臃肿、冗员太多的原黄埔区并入以机构精简、行政效能高著称的萝岗,如果处理得当,有望能带来“鲶鱼效应”。但若处理不当,合区后编制人员的骤然增多,非但不能产生“鲶鱼效应”,反而陷入冗员低效的病灶。

  萝岗、黄埔两区合并的过程,如果用数学公式来描述,可以说是解决两道算术题的问题:“1+1>2”、“1+1=1”。第一道题,所谓优势互补,有利于区域经济更快发展、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第二道题,所指主要是人的利益问题,这里既涉及组织人事岗位的调整,也包括人心的聚拢。

  显而易见,人的利益问题是区划调整的重点,也是难点问题。这道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影响着第一道题的成效。而眼下,新黄埔区牌子未挂之前,有关人事调整及待遇、行政效能、非编制人员去留等诸多方面的争议与顾虑,在两区特别是萝岗舆论场中,不绝于耳。

  此次黄埔、萝岗两区合并,与2005年荔湾、芳村并区,有着颇多相似性——比如均有较高的区域认同,以萝岗、黄埔为例,虽然在经济上两区悬殊明显,但两区原本就是一家。兄弟分家多年,于今又走到一起,利益问题也就显得十分敏感。在坊间,一度戏称黄埔傍上了一个“富亲戚”,而在萝岗的舆论场中,黄埔则被视为是一个分食蛋糕、动了自己奶酪的不受欢迎的角色——根据过往惯例,可以预见的是,原黄埔的干部编制和待遇,必然遵循“就高不就低”原则,涨薪势在必然;这对于萝岗干部来说,则担心待遇会否降低。

  乐观预计,合区后的干部待遇,必然不会遵循“损有余以奉不足”逻辑——也就是说,尽管合区后黄埔干部待遇将“就高不就低”,但不会以萝岗干部降薪为代价,所以萝岗干部的担心显然是多虑。但是,由于两区编制干部或者说吃财政饭人员相差巨大(据传黄埔人员编制是萝岗的两倍多),萝岗干部担心其上升空间,有可能因合区吸纳黄埔庞大的人员编制而被进一步挤压。

  这并非多虑,回看九年前那一轮年行政区划调整。新增南沙、萝岗两区,尽管两区人员编制均大幅扩充,但新增的编制数仍不能完全消化老城区合并后所削减的编制数。而此轮区划调整,新增的从化、增城两区,均由撤市改区而来,其消化编制的空间应当极为有限。黄埔庞大的人员编制,何去何从,是否主要由萝岗消化,牵动着不少萝岗干部的神经。

  值得一提的是,从公开舆论来看,萝岗、黄埔合并所谓“优势互补”,更多侧重于经济层面,比如,两区合并有利于“富帮穷”,有利于改变黄埔城市建设欠账太多的局面;不过,坊间舆论则认为,机构臃肿、冗员太多的原黄埔区并入以机构精简、行政效能高著称的萝岗,如果处理得当,有望能带来“鲶鱼效应”。但若处理不当,合区后编制人员的骤然增多,非但不能产生“鲶鱼效应”,反而陷入冗员低效的病灶。

  这里面,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是:萝岗非编制员工远远多于公职人员,一定程度上,萝岗的社会发展,离不开雇员及临聘人员的汗水。两区合并,萝岗的很多雇员为自己的去留感到担忧:合区后,会否影响雇员工作?其地位是否更边缘化?

  合区后,随着编制人数的增多,在依然是官本位的社会背景下,雇员还担心:合区后雇员的工作任务会不会更重?在现行体制下,相对于雇员,编制人员多,个个即是有身份的,工作上有可能缺乏活力与创新。因此,合区后,如何激发公职人员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如何防止或解决“领导多,干事的少”?

  此外,萝岗民众还担心,并区后,随着空间资源、土地资源的增多,新黄埔区特别是科学城区域的人口将迎来暴涨期,但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社区服务、外来人口管理等体系上,能否都跟得上?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会出现行政区划过度扩大,而社会管理却日益粗放的状况。

  由上可见,行政区划调整也是双刃剑,虽则可以“1+1>2”——扩大经济和生产力资源,但也相应增加了社会管理责任和财政风险。在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不能夸大有利的一面,而淡化不利的一面。应认识到,上述这些问题,仅是冰山一角,在并区后的相关工作的对接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这些无疑都是对新政府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