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理161宗家暴求助 数万人受益

05.08.2014  12:15
家庭零暴力幸福千万家”项目抽样调查显示,鹤山、开平妇女遭受家暴的比例相对最大;家暴主要发生在夫妻之间,并呈现年轻化的特点。据了解,该项目在江门地区共受理了161宗家暴求助案件,数万人直接受益。

近日,“家庭零暴力幸福千万家”项目总结推广会在江门市举行。抽样调查显示,鹤山、开平妇女遭受家暴的比例相对最大;家暴主要发生在夫妻之间,并呈现年轻化的特点。据了解,该项目从2013年7月实施至今,在江门地区共受理了161宗家暴求助案件,数万人直接受益。业内人士称,“家庭零暴力幸福千万家”项目在遏止家暴方面意义深远,项目结束后将面临资金压力,呼吁各界人士继续支持。

抽样显示鹤山开平超过10%妇女遭受家暴

去年底,台山一家庭,妹妹不堪家暴,雇凶杀死哥哥,让人唏嘘不已。反家暴工作一直是社会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速,城乡交界处人口复杂,是家暴的高发区,这在江门也不例外。据统计显示,2011年江门市妇联系统信访数为1422宗,其中家庭暴力信访127宗,占总数的8.9%,而2012年,家庭暴力投诉上升至188宗,占据总数的11.9%.可见本地家暴现状的严峻。

据江门市侨乡妇女法律服务中心公布的全市调研成果显示,在全市抽样调查的1100多名妇女中,有7.8%的妇女遭受过家庭暴力伤害,其中鹤山、开平超过10%,其他市、区均超过5%.面对家暴时,有60.7%的妇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而有10.3%依旧采取以冷战或者不理睬等消极方式解决。

人们普遍对家庭暴力的认知程度较低,除了肢体伤害,还有语言暴力、精神暴力、经济控制和性暴力等,都属于家暴”,江门市侨乡妇女法律服务中心主任林嘉超说,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居民对家庭暴力的形式认知单一,60%的妇女没有认识到无故训斥、取笑对方缺陷和缺点、长期不理睬对方、限制交往以及经济控制等也属于家庭暴力行为。其中,80%以上妇女对于专业心理疏导和法律调节有明显的需求,另外新会有88.2%、鹤山有61%的妇女希望得到医疗服务援助。

家暴多发生在夫妻间显现年轻化趋势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强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根据推行“家庭零暴力幸福千万家”项目中,综合了161宗家暴投诉和41宗深度跟踪案件撰写的《反家暴个案分析报告》显示,目前江门发生的家暴案件主要以夫妻双方为主,呈现年轻化的特点。该报告中显示,随机抽出63个案件调查发现,施暴双方94%为夫妻关系,其中施暴者与受害者在20—30岁区间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总数的41.2%和41.3%.家暴原因方面,有34.6%的个案涉及夫妻沟通,33%涉及外遇问题,30%涉及经济问题,而在性关系、家庭琐事及疑似精神病引起的家暴仅占2.4%.施暴主要以身体暴力及精神暴力为主,分别占据总数77.2%和18.9%

由于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在家庭中通常地位较低,加上受“家丑不可外扬”传统观念的影响,容易在遭受家暴时忍气吞声。林嘉超说,除此之外,男权思想的影响,受害者法律意识的淡薄、夫妻之间缺乏沟通,也是导致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希望受害者敢于面对家暴,积极寻求协助。

项目至今共受理案件161宗

据了解,“家庭零暴力幸福千万家”项目,是广东省人民政府与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出资2000万元启动的大型省级跨部门支持妇女创新公益计划“集思广益幸福广东——支持妇女计划”中唯一获得96万元最高资助金额的项目,其主要宗旨在于宣传、倡导家庭零暴力理念,建立预防家庭暴力的机制和社会支持系统,为受害成员提供帮助服务。该项目的承办机构是江门市侨乡妇女法律服务中心,目前共配备了8名工作人员,其中专职社工3名、法律专员2名、心理咨询专员1名。

从去年7月“家庭零暴力幸福千万家”项目实施开始,就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宣传,营造全社会“认识家庭暴力、抵制家庭暴力、预防家庭暴力”的氛围,并建设了三个反家暴投诉点、一个反家暴伤情认定中心和一个反家暴临时庇护站的“3+1+1”的社会保障网络,同时联动当地妇联,并让公安干警介入处理一些较严重的家暴案件,对施暴者起到震慑,防止家暴行为的持续恶化。

在多种措施并行的前提下,截至今年6月底,“家庭零暴力幸福千万家”项目共受理家暴求助案件161宗,其中深度个案跟踪39宗,伤情认定16宗,入住临时庇护站4人,并完成社会宣传服务31场,招募志愿者442人。目前,39宗深度个案有25个已经妥善解决。项目相关人士表示,“家庭零暴力幸福千万家”项目结束后,继续长期正常运作将面临资金压力,呼吁各界人士继续伸手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