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东莞铁腿郎 昔日抬脚破千钧

11.07.2014  12:48

  开篇语:东莞篮球在全国的影响力自不必说,但中国举重、斯诺克、蹼泳等运动的发源地都在东莞,你造吗?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石龙成为全国的举重之乡;在非奥运项目蹼泳中,东莞女孩曾三破世界纪录;水濂山附近建起了李永波羽毛球学校,李宗伟、蔡赟、傅海峰等名将都成了东莞的球员……东莞不仅是世界工厂,也是一座体育之城。即日起,南都推出“莞体外传”系列报道,细数东莞的体育故事。

  一座篮球城市,她的足球项目会不会比烟花还寂寞?翻翻老黄历,东莞足球原来也曾叱咤风云。20年来,这座快速发展起来的世界工厂,滋养过不少职业足球队。广州太阳神、宏远足球俱乐……是中国足球史上最早的豪门。在足球经济里,东莞人比许家印更早信奉金元政策,早在20年前就开始烧钱搞足球。

  发轫12支甲A球队两“”在莞

  今年端午节的第二天,傍晚雷雨来临之前,麻涌华阳湿地公园进行了一场足球比赛。场上22人是一群身体明显发福的中老年人,不过他们的名号可都不小。黎兵、马明宇、池明华、谢育新、区楚良、彭伟国、胡志军……这些90年代叱咤中国足坛的明星20年前都为东莞踢过球。

  东莞职业化足球开始于1992年。就在邓小平南巡深圳的几个月后,东莞一家乡镇企业宏远集团进驻足球领域。彼时,足球8冠王大连万达、申花等传统豪门都还没出世,宏远成了中国足球俱乐部元老。

  “宏远每年提供100万支持赞助,90年代初的100万已经很了不起了”。广东足球名宿岳永荣是宏远俱乐部的经理,时任广东省足协的领队。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去深圳的路上,“媒婆”岳永荣心血来潮在东莞停了车,拜访他在宏远集团的老友陈建枝。现任麻涌镇委书记的陈建枝,当年被借调入宏远兼任集团副董事长。在宏远的办公室里,岳永荣和他喝了2个小时的茶后,敲定了一桩“婚姻”,宏远俱乐部成立。

  宏远俱乐部组队一年后,黄江一家名为太阳神的保健品企业也蠢蠢欲动,她的亲家是广州市足协。财大气粗的太阳神,是当时保健品行业里第一家上市企业,主打的太阳神口服液,几乎每个80后孩子都喝过,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元年,全国12支队伍,广东占了俩,宏远和太阳神都是东莞人赞助的队伍。

   巅峰背着“巨款”场内看球挑人

  1994年4月17日,甲A开赛。宏远俱乐部经理岳永荣腰间挂着B P机,腋下夹着一个黑皮包,气宇轩昂地坐在观众席位置。邻坐正忙着疯狂呐喊的球迷们一定不知道,岳永荣拿着的那个边线已经开裂、包身有点掉漆的黑皮包里,装着6万元现金。这是他去成都前一天晚上,宏远老总陈林在东莞的家中,给他的第一笔款项,好让他在甲A赛场上招兵买马用。

  6万元在当年绝对是一笔巨款,相当于一个球员10年的收入。如果说甲A赛场是一个足球大超市,岳永荣就像采购员,每次背着一笔“巨款”,场内场外看球挑人。1995年,宏远的一次买人举动轰动了全国,俱乐部以64万和42万签约2名球员,这不仅是国内第一桩职业球员转会,100万的转会费创下了当时足球俱乐部的最高纪录。签约的黎兵和马明宇都是当时国内最炙手可热的明星,黎兵是大连队一号主力,第一届甲A先生;马明宇来自四川,也是一位锋霸,曾经是国足的队长。

  受惠于改革开放先机,宏远当年根本不差钱。高工资、分房子,是宏远吸引球员的两大法宝。1995年,在签订转会合同之前,黎兵、马明宇在宏远集团工作人员江叶能带领下,到宏远花园小区看房。“他们最后选定的是两套80多平方米的三房,刚好门对门。看完房子后,黎兵和马明宇就都签约了。

   衰败失控的金元政策

  招“”买“”后,宏远锋线上不仅拥有黎兵和马明宇的“兵马”组合,区楚良、谢云新、池明华先后加盟。1994年宏远只获甲A第七,第二年一跃成为第四。同城的太阳神战绩更加瞩目,职业化联赛开始第一年,就获得甲A亚军。甲A的初期,东莞滋养的两只球队在赛场上齐头并进,与申花、大连等北方球队分庭抗礼。

  宏远虽然没有问鼎过甲A冠军,却一度被认为是最具有冠军气质的球队。多少归结于出手大方的土豪气质--买最好的球员,开最高的年薪。俱乐部二线教练江叶能说,“当时宏远名气大,很多家长教练都想把孩子送到东莞来练球。

  在足球市场化尚不健全的90年代,用金钱砸出来的成绩并不能长久。宏远每年大量投入却无生财之道,球队无以为继,很多球员萌生退意。随着一线主力黎兵、马明宇、谢育新纷纷出走,宏远的超豪华阵容不再。在一次对阵上海申花的比赛中,宏远居然无人敢上前罚点球,最后门将区楚良只能硬着头皮上阵。联赛结束,宏远降级。

  1999年,岳永荣把球队主场迁出东莞,去柳州、南宁、贵阳等地寻出路,结果并不理想。2001年,球队一二线主力连同甲B资格一起卖给了青岛,宏 远王朝就此结束。这一时期,东莞另一支队伍太阳神日子也不好过,球队运转资金困顿,队员新老交替,当彭伟国、胡志军等人离开后,太阳神在1998年遭遇了与宏远同样的命运,降级退出。13年后,曾经的太阳神队被许家印以1亿元买断,改名广州恒大。

  宏远和太阳神用大手笔的金元完成了豪门球队的梦想。成也金钱,败也金钱。衰败的道路上,宏远和太阳神并不寂寞。90年代末和新世纪初,四川全兴、武汉光谷、八一,甚至包括8冠王大连万达也难以避免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

  挣扎“南城模式”之死

  宏远足球俱乐部解散后,东莞也做过复兴足球的尝试。2003年,现任麻涌镇委书记陈建枝在南城区担任一把手,在他牵头下,南城区政府联合10家房地产商成立了南城地产足球俱乐部,从沈阳、武汉、贵阳、南宁等地挑选足球苗子,带到东莞学习训练。

  经过6年的训练,南城地产俱乐部的“娃娃军”们终于在2009年成长起来,帮助东莞获得当年省运会的冠军。2011年开始参加中乙联赛,可惜成绩并不太理想,因为冲甲失败,南城地产队仅踢了2年的职业联赛,就转让给了梅州。

  如今,广东日之泉俱乐部是目前唯一一支有东莞元素的职业足球队。这支甲A球队在2007年成立,主场先后设在广州和佛山,赞助商却是中堂的东莞日之泉集团。

   “宏远”足球缘何衰败

  1992-2012

  宏远和太阳神的王朝崩塌之后,不论南城地产还是日之泉俱乐部,都是东莞政府和企业复兴足球的尝试。宏远当年的豪掷一如今日的恒大。宏远缘何衰败?江湖中流传着多种说法。

  1

  “缺钱

  “甲A年代,很多球队背靠大型国企,而宏远作为一家民营上市企业,不可能为了玩足球每年投入几千万上亿元,因为董事会不可能通过”。岳永荣说,随着内地各种投入规模不同、体制不同的俱乐部相继诞生,如山东鲁能、云南红塔集团等资本雄厚的国企进入足球了,球队运营成本成倍翻涨。宏远模式就逐渐不适应了。岳永荣还认为,东莞企业不差钱,但东莞足球氛围并不好。不管太阳神还是宏远,当年主场都设在广州,队里的东莞本土球员也不多。资料显示,宏远只在1997年有一位地道的东莞籍球员,林志峰,身高180厘米,司职门将。

  2

  “政府不重视

  “东莞是篮球城市,政府不重视足球。当年宏远打甲A时,体校里连个足球培训班都没有。没有青少年梯队的建设,足球发展哪那么容易。”南城地产足球俱乐部的领队覃东是宏远足球俱乐部10年风雨的见证人。在他看来,当年宏远被迫转让,除了企业资金问题,政府没有出手相助也是一个原因。如今带队出走梅州,覃东对扎根了几十年的东莞足球颇为失望,他觉得中国的足球不职业,领导喜欢就能发展好点,领导不喜欢,足球就没有出路。恒大成不了巴萨,宏远成不了恒大,都是这个道理。

  覃东的政治足球之说或许能在东莞足球发展中找到一些轨迹。19 9 2年,宏远足球俱乐部成立,得力于时任宏远集团副董事的陈建枝。宏远解散后,陈建枝担任南城区委书记,于是南城地产足球俱乐部成立。2 0 12年,陈建枝调去麻涌。今年在U 14全国青少年足球比赛中,麻涌少儿组球队夺得亚军。

  3

  “陈林不喜足球

  资深球迷阿超认为,“陈林不喜欢足球,觉得投入太大了,没有几千万几亿下不来。篮球几百万就可以搞定,所以他就专心搞篮球,让宏远足球自生自灭。”在东莞一些足球论坛里,常有老球迷把宏远的落寞归咎到陈林身上。陈林在一次接受媒体的采访中坦言,个人对足球并不了解,也不喜欢足球。他解释当年卖掉足球队的原因,足球市场差,上座率低,一年上亿元的投入太大,力不从心。

  东莞两球王

  78年前出征柏林奥运

  78年前,东莞人撑起了中国足球的半边天。1936年中国首次派团参加了柏林奥运会,两名球王孙锦顺和黄美顺全来自东莞。

  孙锦顺 人称足球场上的“铁腿

  孙锦顺出生于长安,是上世纪20年代名噪一时的球王,人称足球场上的“铁腿”。1926年,谢锦顺代表南华队征战在中国香港足球甲组联赛,在与英国陆军连队的比赛中,距离球门16码处他的一记凌空抽射将球网射穿,第二天登上香港各大报纸头条。孙锦顺后来从香港移居上海,解放后担任解放军海军足球队和上海足球队教练,培养出了陈家根、李传琦、王后军等一批中国足球民宿。首届全国足球锦标赛,孙锦顺率队为上海夺得冠军。

   黄美顺 柏林奥运归来离奇失踪

  黄美顺出生在横沥田坑村,早年和家人跑到香港闯荡,苦练球技,主打后卫。1936年作为中国国足参加柏林奥运会,这支球队被认为是百年来中国最好的足球队。黄美顺和同乡孙锦顺、李惠堂、谭咏麟父亲谭江柏并肩出现在赛场上。相比同乡孙锦顺,黄美顺的 命运 则 有些 离奇 。从柏林奥运会回来之后,国 脚 黄美顺莫名失 踪 了 。有一种说法是他在抗战时期被日军俘虏到海南岛做日本足球教练,也有传闻他因拒绝为日伪表演足球技艺惨被杀害。

  1992年

  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

  1993年

  广州太阳神俱乐部

  2003年

  南城地产足球俱乐部

  2007年

  广东日之泉足球俱乐部

  1992年

  广东宏远集团与广东省足协共同组建宏远足球俱乐部。

  1994年

  从香港引进几名英格兰籍球员,系全国首次引进外援。

  1995年

  以6 4万和4 2万签约黎兵、马明宇,完成了国内首次职业足球的转会。

  1997年

  黎兵、马明宇、谢育新等一线球员转会,球队降级甲B。

  1998年

  宏远集团买断俱乐部全部股权,球员档案也迁入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俱乐部。

  1999年

  球队主场撤离广东,迁入桂林、贵阳等地。

  2001年

  所有一二线球员和甲B资格转让给青 岛 海 利丰,仅留三四线球员。

  2003年

  南城政府重整三四线球员,成立南城地产足球俱乐部。

  2005年

  南城地产足球俱乐部首次 参 加 中乙。

  2011年

  二次再战中乙,获得第四名。

  2012年

  冲甲失败,球队转让给梅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