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大数据时代贵阳教育成果丰硕

18.07.2014  21:09

  贵阳,这座森林环绕的西部城市,初夏5月,,散发着爽爽的凉意。记者带着对“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智能课堂”的憧憬探奇,来到了贵阳市第12中学。

  第12中学“智能课堂”见闻

  坐落于贵阳老城区西南郊花溪大道太慈桥旁的12中学,是一所质朴无华、极其普通的老百姓的学校;也是一所长期践行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优秀学校。1987年,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同志视察12中时,挥毫题词“讲究毕业生的合格率和工作后的适应率就是先进学校。”城郊集合部的校园环境,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群集的生源现状,形成了学校宁静、内敛、朴素、为老百姓服务的教学观念。这所默默耕耘的学校,2013年12月,却在贵阳率先进行了“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智能课堂”课题实验。

  下午一点,记者穿过校园草地、操场凉亭,来到学校教学区,校园里飘荡着孩子们快乐的嬉戏声与郎朗读书声。记者依次找到了初一(5)班教室,他们或是三五成群、或是独自阅读,手中除了纸质的教材,少不了的还有一台学习本终端,通过它孩子们可以随时随地进入智能课堂、电子图书馆和自习室。这是12中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智能课堂”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云平台的合理搭建、校园网络的高度覆盖、以及教学课件的全面配合,为学生创造智能化的教学环境,实现了“泛在学习”。下午两点,课题实验组请来南京大学蔡彤老师,对进行“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智能课堂”进行现场观摩指导。

  中央、省、市电教馆领导齐聚贵阳12中学

  2013年12月20日上午,“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智能课堂”贵阳市中小学试点启动仪式暨信息技术推动中小学教育变革论坛研讨会在贵阳市第12中学召开。中央电化教育馆研究部黄天元处长,贵州省电教馆馆长崔华,贵阳市电教馆副馆长张燕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兰桢,南京大学教授蔡彤,北京京师励耘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张昱华以及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谭晓琳女士齐聚贵阳市第12中学,参加启动仪式的还有贵阳市各区、市、县40所学校的校长和各个学科的教研员。

  中央、省、市电教馆领导在此次信息技术推动中小学教育变革论坛研讨会上从国家、省、市层面做了发言,郑兰桢代表详细介绍了广东省《南海区智能课堂(电子书包)项目探索与实践》,南京大学蔡彤老师,南海区英语教研室洪宛芬老师与贵阳市参会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分享了“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成功经验。

  参加信息技术推动中小学教育变革论坛研讨会的学校领导与老师认为,这次论坛中央、省、市电教馆领导与高校专家一线老师齐聚,领导讲话高屋建瓴,经验介绍鲜活务实,12中学的确为贵阳教育现代化发展开了个好头。

  英特尔助力贵阳“智能课堂

  作为优秀的企业公民,有着近45年历史的英特尔公司承诺长期支持各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倡导信息化促进教育变革。英特尔?教育计划是一项长期计划,16年来,每年投入1亿美元已支持超过70多个国家和地区。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是一个全球范围公益性培训项目,已为全球1000多万教师提供了培训,3亿学生因此而受益。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谭晓琳女士介绍了“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推广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她说:数字化教学对教育模式的创新注定其必将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把网络教育跟实际教育连在一起,使得学生创造性新思维的培养和创造性行为习惯的形成不局限在课堂的45分钟里。通过数字化设备,学生们能够把网络社区、论坛、学习软件、思路笔记、创新的想法、动画等带在身边,也可以带入到历史教室或地理教师,把这些知识和教学内容连在一起。这样,当一些很好的思路和一些创新的想法在学生的脑海中闪现时,他们可以及时地做一些笔记并能够实时与同学进行沟通。

  如今,全国都在不断加大教育信息化投资,使用数字化教学模式也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路径之一。我们将助力贵阳“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智能课堂”,为西部地区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服好务。

   大数据时代给贵州教育变革的机遇

  今天,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传统的教育兴盛于工业化时代,学校的模式映射了工业化集中物流的经济批量模式:铃声、班级、标准化的课堂、统一的教材、按照时间编排的流水线场景,这种教育为工业时代标准化地制造了可用的人才。而大数据教育将呈现另外的特征:弹性学制、个性化辅导、社区和家庭学习、每个人的成功。大数据与传统的数据相比,就有非结构化、分布式、数据量巨大、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为用户层、大量采用可视化展现方法等特点,这些特点正好适应了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学习变化。

  ——由此看来,大数据时代给贵州教育变革的机遇已经到来。

   数字化教学带来的教学成果

  贵阳十二中自2014年3月引入“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以来,通过与同年级其他班级的对比,可以看出学生成绩有了长足地进步。

  总成绩分析

  从班级的考试成绩分析,验证实验班的教学成效;进而探讨了实验班的学生成绩分布规律。

   1)实验班总平均分,以绝对优势列年级第一

  实验班“语数英”总平均分,以绝对优势列年级第一。而且比年级排名第二的对照(4)班,总平均分高出了24到25分。

   2)实验班学生,个人年级总成绩排名更显实力

  252位初一学生全部学科总成绩年级排名中,实验班有九名学生跻身年级前十名,有十六名学生进入前二十名,年级后110的学生无一人。即在个人年级排名靠前的优生中,实验班学生占多数,且没有后进生,这反映出实验班学生整体水平偏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学习效果非常好。

   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实践意义

  一是有利于促进我省基础教育公平。贵州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与发达地区比较仍有巨大差距,同时即使在省内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的差距均十分明显。充分利用先进的E-learning平台和信息终端,建立适应我省中小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机制,让城乡广大师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是实现教育公平的路径之一。

  二是有利于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内容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目标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教师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设备现代化,教育制度现代化。“智能课堂”的实施将有效促进贵州省中小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机制,有效落实教育部“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具体实践,将加快贵州省基础教育信息化速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三是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资源开发能力。目前,贵州省广大中小学教师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实行单一课程管理体制,课程资源意识和开发能力比较淡漠,长期教教材,练教辅,专业素养逐渐退化,课程资源意识和开发能力的缺乏。“智能课堂”的实施,必将大大提高广大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内涵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意识的培养、课程资源的收集、筛选以及课程资源的创生与整合的素养与能力。

  四是有利于整体提高贵州基础教育质量。“智能课堂”的实施,将提升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能力、引导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深度利用、推动名师、名校资源的区域辐射,打造优质资源汇聚与共享服务、加强名校、名师的带动作用,强化对名师名校信息化示范项目的支持力度,建立资源共建、共享、共用模式,形成资源建设的长效机制、全省范围内的教育用户提供资源互补、均衡发展的云资源应用环境,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形成生态化的数字资源应用环境,让贵州广大师生(尤其是广大农村师生)享受优质教学资源,整体提高基础教育教育质量。(来源:21CN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