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产权数据看广东持续增强区域创新动力
经济下行压力下, 广东 专利申请数量不减——2015年广东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40%,发明专利授权量接近50%。去年广东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的53%,连续五六年来占全国的半数左右。
“我们不能再走不为创新付费的老路。只有让 知识产权 创新者得到丰厚的回报,才有可能持续创新的动力。”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马宪民说,经济下行压力下,广东发明专利申请量还大幅增长,体现了企业持续创新能力。
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规模最大的ATM(自动柜员机)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随着公司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意识到发明专利的重要性。在2009年后,该企业国内专利年申请量远远超过了主要国际竞争者,并已拥有包括取款、存款和现金循环在内的全套现金处理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广电运通总经理叶子瑜说,近12年来,广电运通一直坚持走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内生式驱动路线,力求以自主创新的专利技术持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中国的世界品牌。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广东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广东省2015年专利申请数量为355939,其中,企业专利申请量为205675,占比57.8%。广东省内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占全省的70%以上,5家企业跻身世界PCT国际专利申请50强,华为和中兴通讯PCT申请公布量分别排名全球企业第1和第3位。
缘何创新型企业重视知识产权?马宪民介绍,专利对经济和创新的贡献并不直接体现在某一个数字上,但却对整个产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是可以增强企业自身的创新的能力,较好地运用了专利信息的企业,可以在别人创新的基础上做更高层次的创新,这样可以提高创新能力;二是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因为知识产权制度对企业产生法律的保护,这样企业可以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在市场上提高竞争力,跟竞争对手在PK的时候可能更具优势。
马宪民认为,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的投入大大增加。创新的投入增加,创新的活动增加,那创新的成果必然会增加。“在产业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要数量布局质量取胜,在企业之间以及产业之间知识产权的较量不仅仅是创新质量的较量,只有在数量有了一定的优势以后,才有资格和其他企业竞争谈判。没有数量上的优势,很难参与竞争。”马宪民说,有一些产业是知识产权密集型或者说是专利密集型产业,必须靠数量形成优势。有的产业可能就需要高质量就可以取胜,例如药品,一两个专利就可以垄断。
某些领域科研与经济“两张皮”,一直为业内所诟病。为避免专利无法落地,广东省不断探索专利运营机制,加强知识产权的运用转化。
截至2015年底,广东累计投入 专项资金 3905万元,支持高价值专利技术转化实施,不仅如此,广东还建立了“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活跃了知识产权转让、许可、交易市场。与此同时,广东推进知识产权质押及投融资,缓解部分创新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去年,广东创新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2.5%,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比例。创新成果正在寻求知识产权化,使它的创新能力转化为市场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