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广州”又有大动作!未来6年,最有“广州味道”的老城区将这样华丽转身
大洋网讯 人们常说“食在广州,味在西关”,在很多人眼中,荔湾可谓是广州最有粤味的地方。
为了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推动老城市焕发新活力,26日,广州印发《岭南文化中心区(荔湾片区)发展规划(2019-2025 年)》,提出通过打造荔湾岭南文化示范区,规划建设以荔湾为核心的岭南文化中心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岭南文化。
《发展规划》提出以珠江为纽带,北岸突出岭南文化传统风貌,南岸着重岭南文化创新发展,构建“一江两岸”荔湾岭南文化示范区空间总体格局。到2025年,岭南文化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各类“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基本形成传统格局、时代风貌和岭南特色有机融合的城市景观,基本建成岭南文化传承展示中心、创新发展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
广州市岭南文化中心区(荔湾片区)总体规划图
目标:2025年基本建成岭南文化传承展示中心、创新发展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
人们常说“食在广州,味在西关”,在很多人眼中,荔湾可谓是广州最有粤味的地方。的确,荔湾区是广州传统历史文化风貌保存最集中最完整的区之一。近年来,“文化荔湾”品牌价值日益提升。省级文化工程“三馆合一”项目(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以下简称 “三馆”)落户白鹅潭中心商务区,粤剧艺术博物馆建成投入使用,荔湾区汇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力进一步增强。此外,荔湾也初步形成了文化产业集群。不过,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荔湾仍存在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不够,在内容、形式、业态方面创新不足,岭南文化的时代特征不明显,影响力和辐射力有待加强。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偏小,在地区经济中比重与作用较弱。
《发展规划》提出,到2022年,荔湾区基本建立有利于岭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岭南文化与现代文化更加融合,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更加契合的发展格局。打造一批功能完备的文化载体,集聚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和品牌。岭南文化影响力、辐射力不断增强。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65亿元,占GDP比重达4.5%。到2025年,岭南文化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各类“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基本形成传统格局、时代风貌和岭南特色有机融合的城市景观。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90亿元,占GDP比重达5.5%。基本建成岭南文化传承展示中心、创新发展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新时代的岭南文化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广州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区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格局:珠江为纽带,北岸突出传统风貌,南岸着重创新发展
在构建空间新格局方面,《发展规划》提出,将充分发挥荔湾区位和文化资源禀赋优势,以珠江为纽带,北岸突出岭南文化传统风貌,南岸着重岭南文化创新发展,构建“一江两岸”荔湾岭南文化示范区空间总体格局。
北岸岭南文化传统风貌区将以西关历史城区为核心,活化利用历史街区、建筑,保护开发岭南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博物馆文化,重点发展荔枝湾西关民俗风情区、恩宁路粤韵创意文化区、陈家祠民间工艺文化旅游区、沙面欧陆风情岛、十三行商埠历史文化区、上下九-华林禅宗文化商贸旅游区、西门瓮城城市历史文化区等七大特色功能区,构建文化创意产业、文商旅融合两大组团,打造“一核七区”岭南文化传统风貌传承展示区。
北岸岭南文化传统风貌区
南岸岭南文化创新发展区依托珠江南岸岸线,串联近现代岭南文化资源,以工业遗迹的保护与利用,创新创意产业导入和传统特色岭南文化的创新发展为主,构建总部经济、文化创意产业、文商旅融合、岭南文化特色产业等四大组团,打造岭南文化创新发展区。
在区域联动方面,广州将推动形成“一核四廊”岭南文化发展布局。以越秀、荔湾为核心,进一步凝练岭南文化的核心精髓与时代价值,强化全市岭南文化资源的空间链接以及与自然资源、人文历史、科技应用与时代创新的有机融合,形成脉络清晰、故事鲜明,集挖掘、保护、传承、创新于一体的岭南文化发展走廊。东向发展轴加强与天河区、黄埔区、增城区岭南文化资源的链接和特色文化元素的整合。西向发展轴充分发挥广佛同城、地缘相邻、文化相亲 的“南(南海)、番(番禺)、顺(顺德)”特色岭南文化优势,积极打造无行政边界的岭南文化西向发展轴。北向发展轴加强与白云区、花都区、从化区岭南文化资源的链接和特色文化元素的整合,进行田园乡村岭南文化主题策划。南向发展轴加强与海珠区、番禺区、南沙区岭南文化资源的链接和特色文化元素的整合,进行现代商都、岭南美食及岭南山水等主题策划。
建设岭南文化传承展示中心、创新发展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
广州将以荔湾区为核心,立足国家中心城市及岭南文化中心城市定位,深入挖掘传统建筑、曲艺、民俗、宗教、中医药等岭南文化时代内涵和资源价值,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一步展现岭南文化独特魅力,彰显广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功能区地位,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岭南文化传承展示中心。
为建设“最广州”风情文化展示交流平台,荔湾将以文商旅融合发展、活化利用传统岭南文化资源为主线,融合“网红”元素,打造超流量 IP,推广永庆坊(一期)成功经验,着力将恩宁路打造成岭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的精品标杆工程。
西堤码头曾被称作是广州的“外滩”,在规划中,广州将借鉴上海外滩历史建筑改造经验,推动邮政大楼、南方大厦等沙面、西堤一批历史建筑群活化提质,引入现代商业、酒店、金融、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重树广州文化地标。深入挖掘十三行兴盛时期西关作为“湾区门户”的深厚历史文化资源,重现“一带一路”历史节点上的广州故事。广州还将在此打造特色文博品牌,推动西门瓮城广州城市建设历史博物馆、茶文化博物馆、花文化博物馆等一批特色岭南文化博物馆建设。以文化为带动,荔湾还将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以“三馆”为核心,贯通芳村白鹅潭临江大道、各创意园区等,把临江路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艺旅游大道”。依托广钢厂区大量工业建构筑物和文化遗产,打造“广钢之路”遗迹公园。
为打造岭南文化创新发展中心,在推进岭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之上,荔湾将借力深厚岭南文化资源优势,推动荔湾区“文化+” 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如鼓励支持国内外电影企业在荔湾区投资电影拍摄基地、电影后期制作基地、电影产业园区和电影企业孵化空间,建设广州影视拍摄区,创作推出体现岭南文化特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影视、网络游戏、网络文学作品。结合广州商贸特色,推动十三行、康王路、中山七路和中山八路等传统商圈升级改造,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商圈。加快老字号一条街建设,打造具有浓郁广府风情和商业氛围的老字号集聚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对“三雕一彩一绣”等传统文化产品二次开发支持力度。随着夜间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广州也将优化提升荔枝湾水幕灯光秀、泮塘五约及荔枝湾游船等文化旅游项目。此外,广州还将积极发挥荔湾“粤文化+”发源地的独特优势,推动与港澳共建文化交流创新中心。
为打造岭南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广州以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挖掘岭南文化的优势潜能,充分发挥毗邻港澳优势,高水平打造文化交流平台,提高岭南文化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建设世界知名的岭南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其中,粤剧艺术博物馆将打造成以广府戏剧曲艺为特色、有国际影响力的公共文化活动综合体,搭建全球粤剧粤曲文化交流平台,探索建设大湾区 文化交流示范基地。以高端时尚为定位、以中西文化交融为特征,沙面将打造城市“艺术岛”,成为引领华南高端时尚与文艺的地标。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申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