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潮汕工夫茶与商道
潮汕人最大的特色有两个,一个是“会做生意”,而另一个就是“喝工夫茶”。这两者表面上看来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可是,如果在潮汕地区生活久了,就知道茶道、人道、商道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工夫茶香浓得怪”,是潮汕十八怪之一。汕头虽然不是茶叶的主要生产基地,但却是重要的茶叶消费市场。常言说:“家家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全国被列在末位的茶,在潮汕可谓是第一位的。潮人称其为“茶米”,不说喝茶,而是“吃”茶,可见其“一日不可离此君”的地位。
潮汕人喝工夫茶,以“浓”、“苦”出名。因为地处亚热带,热天最解渴的要靠“水”和“甘”。但是水喝多了,会加重肾脏负担,不利健康。长期的经验积累,潮汕人认准了工夫茶,水少而甘,以少胜多。
冲泡工夫茶有十道关键的工序:活火,讲究用橄榄核炭火;水开要蟹目水;茶要乌龙茶;装茶,要粗细分开;然后是烫杯、热罐、洗茶、高冲、低洒、淋顶、刮沫,加上“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的洒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尽量提高茶具的温度,使茶叶中的化学物质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散出来,饮后口中余甘,才能达到以少胜多的目的。如果说:北方喝茶是以“水”解渴,功夫茶则是以“甘”解渴,而同样源于中原的日本茶道只能说是以“意”解渴了。
工夫茶也有写成“工夫茶”的,也通,但多是外地人的理解。“功夫”多指体能方面的修炼,如“中国功夫”、“少林功夫”之类。工夫茶中,以三指滚杯,动作娴熟而不怕烫,“功夫”的确了得。还有那“品”的过程:一观其色,二闻其香,三用舌尖品其味,四以喉咙享其甘,五闻余香,六赏其器。每个过程都很认真,才算行家里手。但品茶,毕竟不是练手上功夫,更多的倒是注重心灵的修炼。
工夫茶的“工夫”,也不是说时间长短的那个“工夫”。“工夫”,在潮汕话中是圆满、周到的意思,像阿庆嫂一样,说话办事,滴水不漏。潮谚曰:“合得主人意,才是好工夫。”此之谓也。潮汕地区自古以来,就以天然的市场经济为基础,海洋文化居重要成分,信奉“人情练达即文章”。而工夫茶的第一要义就是“和”。商家讲究和气生财,“和”是维护人缘与地缘的根本,自然就成为经商致富的基础。
这种“练达”、“和”的功夫,就要从无处不在的茶道中开始修炼。茶道其实有三个层次:初级的体现在技术层面:浓、香、甘、细、烫。这是工夫茶的外在特点。深入一些到学术层面:古、雅、化、诚、谦。最高达到艺术境界,体现:和、爱、精、洁、思。其中许多要素都与经商有关。
诚 。指诚敬,诚恳,诚实。潮汕人让茶是诚恳的,毫无虚假成分。即使在大街上、素不相识的商店里,主人让茶,都可以真喝,喝完说声“谢谢”即可。使你虽然处于商肆之中,却犹如在朋友家。顿时消解了买卖双方的对立关系。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潮人做生意却把商场作为交朋友的场所,认为你进他的店,就是对他的支持,帮衬了他的“人气”,买卖不成仁义在。 “寒夜客来茶当酒”,表达的就是朋友间的诚挚。做生意需要的也正是这种诚实。
谦 。潮汕一向有“茶三酒四”之说。来几个客人,都是三个杯,茶冲好后,冲茶人自己不取,其他人也互相谦让,先长后幼,先尊后卑,谦让之声,不绝于耳,君子之德足矣。品工夫茶的人大多不事张扬,深知“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
和 。喝茶讲究品,不会比谁喝的多少,不助长竞争意识。和,就是喝茶的目的,求人际的和气,求茶入胃中对食物的调和作用;追求喝茶氛围与自然的和谐,最好是和风细雨、鸟语花香的环境,很难想像在暴风骤雨、恶语批判中能品出茶的滋味来。因此,茶行天下,就能和平天下。
爱 。友爱,爱人。“仁者,爱人。”有爱人之心,就是善。恶人多酗酒,少喝茶,就缘于他缺少个“爱”字。爱,也包括对生活的热爱。在历史上,每遇到食不果腹的时候,北方人戒茶以减少消化;潮汕人则靠茶维持对生活的一点留恋,坚持下来。
在潮汕城乡,到处都可以看见许多男人不干活,围在一起喝工夫茶,那可不是闲的。那就相当于现在的“信息网吧”。潮汕的海洋文化孕育了市场经济,重机遇,重信息,是由来已久的传统。喝功夫茶时,交流各地的信息,探讨各种“以小搏大”的发财机遇。潮汕人的口号是:爱搏才能赢,就有工夫茶在垫底。
推想这工夫茶,一定是古代中原士大夫阶层创造出来的。在田里种地的劳动人民嫌它太耽误“工夫”,而改喝大碗茶了。相反,擅长做生意的潮汕人,就需要“工夫”来讨价还价,自然这功夫茶就派上了用场。
茶道造就了人缘,人缘滋润了商道,成为潮人特殊而有效的生意经。
来源:潮汕风情网